五代女性墓志,一窥不一样的五代女性和当时社会流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朝代,或喜爱唐朝的开放繁荣,或喜爱宋朝的清丽浪漫,可很少会有人提到自己喜欢五代。好像一提起五代,便想起那个混乱分裂、战争纷飞的年代。 除了历史书上学习历史,书籍、影视作品中也很少看到关于五代的题材,之前的动漫《画江湖之不良人》倒是涉及了一些,不过与真实历史还是会有些出入的。但是那个乱世还是很真实的,五代十国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本《世变下的五代女性》以墓志文献作为研究材料,以“史学六问”的方式研究五代女性她们的家世、婚姻、身份等等,反映出五代女性图像,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古代女性的同时,还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变化。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想到原来女性还会有这么多墓志记载,有的女性墓志记载甚至快要超过她的丈夫。原先我想着女子出嫁冠夫姓,被别人提起也是某某夫人,好像就是丈夫的附属品,而妻妾之间为了丈夫的争斗,更让我觉得她们是依附丈夫而存活的菟丝花。原来是我的刻板印象太深了,历史有时候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01 五代女性墓志碑文,权威专家结合史实分析 墓志,作为我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墓志可以说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一段历史。忘了之前看哪部纪录片的时候,就是先挖掘关于史实的文物,专家组研究文物之后,再来分析解读。这本《世变下的五代女性》也是如此,先将墓志摆出来,明白它的内容、关键词句是什么,再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从阶级、文家武家家庭生活、价值观、社会流动、丧葬、妇女角色等方面研究分析最后的结论。 四位编者都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博士、研究员,专业素质过硬。领衔编著的宋史专家柳立言曾说:“我们不否定当下的研究成果,我们做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挖掘更多真相。”这本书对五代历史研究的缺乏和成见提出了一些新的议题和看法。作为一名非历史专业的历史小白,这本书的编排上真的非常贴心。丝毫不会觉得枯燥与看不懂,反而会感觉很有意思,但又不失专业性。
02 女性视角,解读不一样的古代女性 我看过的古装剧不少,其中也不乏很多大女主古装剧。但我知道大部分都是改编的,真实历史是否如此我并不清楚。不过对于古代女子我一直有个刻板印象,那就是为了一个男子互相争斗,也是影视剧大多塑造的单一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当然,像《清平乐》中能够上阵杀敌的曹皇后,《知否》中维持家门的明兰,但那样的剧还是太少了。 这本《世变下的五代女性》解读了22个个案,包含不同类型的女性,有出身不高凭借丈夫成为官夫人,负起维持家门的重任,掌管好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也有出身本身不高,丈夫也很早离世,独自一人抚养教导孩子;更有本身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辅佐自己丈夫的事业,劝诫自己的丈夫行好事。 由于古代父系社会,所以女子其实更多的机会都是留在内宅。但是在这本书中,从寡妇、官女子、平民女子到后宫嫔妃等多样身份的女子的身上,看到了不一样更立体形象的古代女性。虽然她们确实不像男子那样,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封侯拜相,实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也不像我们传统认知里那样简单的贤妻良母,除了操持家务,掌管家中内务以外,她们也会帮助自己的夫家。她们不曾建功立业,可从她们身上也可一窥五代的社会流动和文武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