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了解的经典文学指南

文/舒念
人们常说八大艺术类别,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电影八项,但相较而言,似乎只有文学不属于视觉艺术的行列,也正是如此,文学的鉴赏并非是全球共通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文学展示出的魅力也截然不同。《世界文学常识》的作者约翰·梅西在书籍的前言中就格外强调了这一点,虽然名为《世界文学常识》,但这本书更多是针对英语国家的读者而言,对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虽也有提及,但终究是管中窥豹,只能提出一些简单的见解,但相对的,在以英语为代表的文学起源上,这本书可谓是详述了整个世界文学史的演变。
与一般的文学史书籍略有差异的是,《世界文学常识》对古代文学的叙述开始于书籍的制作,文学的传播要归功于活字印刷的传播,当印刷术得以普及之后,文学也从口头传播或传抄的形式变为了正式的记录,也让更多作品得以有机会传世。而在印刷技术发展的当下,如果还有“绝版”的作品,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世界文学常识》讲述的内容是正统的世界文学史,从古老的东方文学开始讲起,一直到欧美国家近代的文学作品,但作者并没有完全使用严肃的学术语言,在行文之间也不乏一些轻松有趣的表达,让这本书更加平易近人。
而对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例如但丁和莎士比亚这样享誉世界的人物——也单独成章,做了详细的介绍,而这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一定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文学认识的差异,除了但丁和莎士比亚这样我们也能耳熟能详作家,作者还特地将弥尔顿单独成章,体现了弥尔顿在欧美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世界文学常识》也并没有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在这里记述的文学史中,几乎涵盖了全部用文字形式展示的作品,于是也包含了宗教作品与哲学作品等内容,同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阶段,也介绍了除绘画和雕塑以外,在文学作品上的重要转变。
略有遗憾的是,作者生于19世纪,在二十世纪文学兴旺发展的时候便已辞世,这本书也未能记录20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发展,否则作者大概会惊讶地感叹如今文学的多样性发展,更多形式的文本出现在了文学的视野中,诺贝尔文学奖也能颁给原创歌手,艺术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但我们回头去文学发展史的时候,还是需要这样一本书,既是正统的文学史视角,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那些晦涩的专业词汇,这本《世界文学常识》毋宁说是一本经典文学指南,在这里我们能更快地获取信息,并发掘出那些真正经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