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热爱却过于矜持——浅谈萧涧秋形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作业是300字,所以囫囵读了一遍书,匆匆写了以下文字,萧涧秋的人物个性还未写得完全详实,比如他对于孤独自由的向往,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等等,还有我所欣赏的陶岚形象也没有加以分析,等到有空重读,再编辑更新吧。
虽然说三十年代出现了左翼文学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思潮,但我认为左翼文学和人文主义本质上都是关于人的文学,两者只是表现其关心人的方式不同而已。左翼文学的作家们“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旋涡中去”,体察中国社会现实,体恤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关心他们的命运,创作出时代所需要的文学,“替被压迫阶级说话的文学”,“表同情于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是革命的人学。
《二月》写于一九二九年,中国不仅处于国民党反动政权统治的白色恐怖下,还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前夕。柔石在这部作品中讲述了知识分子萧涧秋离开家乡数年漂泊后,再度来到貌似世外桃源的芙蓉镇,希望过上清静的生活,但在那里见证了命运被狼咀嚼般妇女的变故,耳边充斥着乡人们含毒似的谣言,遭受着自身孤僻性格和对陶岚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倾轧,极度失望后最终出走女佛山的故事。这部作品并非“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而是“更加莎士比亚化”地显示了个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的脆弱,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愤懑。
萧涧秋是三十年代典型的知识青年。鲁迅评价萧涧秋:“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 萧涧秋以真情待一切,“常要将自己的快乐反映到人类的不幸的心上去”,仅一面之缘,入睡前因想到寡妇母子三人的贫苦便对自己的快乐感到不安,在潇潇雪落的早春二月只身前去探望。在后来出走上海的途中,他看见一对寡妇母子,联想到采莲母女被现实社会捉弄的悲惨命运,呼唤“救救妇人与孩子”,显示了的觉醒和斗争。他将爱奉献给受资本家剥削、受白色恐怖统治的贫苦农民阶级,却不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有所顾惜,过于矜持”。他自诩“是喜欢长阴的秋云里的飘落的黄叶的一个人”,孤独且自由,所以面对陶岚的爱情追求,他一开始躲藏回避,之后以兄妹相称,最后确认自己心意时,却因钱正兴的自杀威胁和寡妇的命途多舛错过最佳时机。用鲁迅的话说,社会像一个死气沉沉的大齿轮,这些知识青年想成为一个小齿轮,推动大齿轮动转,然而他们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出去了,幸而他们还坚硬,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和命运苦斗,到生命最后的一秒不能动弹为止。
柔石运用农村题材,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真实、集中地反映了三十年代贫困破产的农村生活的景象,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显示了的觉醒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