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最畅销的家暴题材经典,意义远超文本本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0年9月14日,网红拉姆在家中直播时,被前夫唐某用汽油焚烧至严重烧伤。这之前唐某也曾多次施暴。拉姆尝试过报警和离婚。两人第一次离婚后,拉姆回家养伤没几天,唐某曾找来,跪下来磕头认错,发誓再也不动手了。见拉姆不为所动,他变得愤怒疯狂,以孩子相逼,威胁拉姆复婚……她最终没能逃出魔爪。9月30日晚,拉姆经多日抢救无效后去世。
上一秒笑靥如花,下一秒人间地狱。抖音上她的那些直播视频,我后来再也不忍多看一眼。当时每天很多人关注此案,大家多希望拉姆能活下来,然而……记得那晚在手机上看到报道,我瞬间泪不可扼。
这样的悲剧还有很多,而且大多数并没有被我们看到。查到了一些数据,虽然并没有更新到当下,但已足够触目惊心。
据调查,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遭受过家暴。联合国2017年报告发现,全球每天都约有137位女性被爱人或家人杀害。面对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选择报警。
在美国,每年有200-400万妇女遭受伴侣殴打。美国医学协会称,1/3的女性一生中会遭遇来自丈夫或男友的暴力。在企图自杀的女性中,有超过1/4的人受到伴侣暴力的影响。每年有1500-2000名女性被伴侣或前任杀害,占了女性被害人数的1/3。
据全国妇联2019年统计,中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每年15.7万女性自杀者中,超过60%是因为家暴,家暴在女性他杀事件中占比高达40%。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殴打。
“此外,家暴还会对儿童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专家估计,每年有五百万儿童目睹自己的母亲受虐,这足以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创伤。生活在家暴环境下的儿童,出现行为和注意力问题、形成攻击性行为、滥用药物和患抑郁症的几率更高,也更容易出现其他童年问题。据了解,在有孩子的离异夫妇中,离婚原因包含家暴的占了近三分之一;而在有抚养权争议的离异夫妇中,有一半的离婚原因包含了家暴。”
……
近些年来,为缓解现状,国内都做出过哪些努力呢?
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近年,民间自发成立了一些反家暴的公益组织。如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反家暴助力计划”、深圳最大的女工服务机构“绿色蔷薇”等。
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郭建梅,致力于维护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被称为“中国女性公益律师第一人”。累计为12万人提供无偿法律帮助,其中有关妇女权益的案件,高达5000多起。2019年,她获得第40届“诺贝尔替代奖”(又称正确生活方式奖)。
……
但是今天家暴现状还很严峻,这些努力还远远远远不够,而举措的落实情况同样令人堪忧。我觉得近两年,公众对这一问题的确越发关注了,不过认知上大概还有不少欠缺,对很多现状会感到困惑不解,比如我自己就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屡屡发生?他们为什么会成这样,到底怎么想的啊?为什么痛心疾首下跪认错然后频频再犯?有什么征兆吗,有预防的办法吗,有事后保平安的建议吗?等等。所以,很有幸能有机会读到这本书,帮我解答了诸多疑惑。
仅摘书中的一段供自测,来看看对家暴问题有没有认识上的误区。
“关于家暴男的错误观点
1、他小时候遭遇过家暴
2、他的前任伤害了他
3、被他家暴的都是他最爱的人
4、他太过压抑自己的情感了
5、他生性冲动
6、他失去了控制
7、他太生气了
8、他精神不正常
9、他讨厌女人
10、他害怕亲密、怕被抛弃
11、他自尊心低
12、他的老板虐待他
13、他不善交流,不善于解决冲突
14、女性家暴者的人数不亚于男性
15、他的家暴行为给他和伴侣都带来了伤害
16、他是种族虐待的受害者
17、他酗酒或者吸毒”
起初我乍一看,觉得这17条都是很有可能的原因,很诧异怎么就是错误观点了。不过书里解释得很细致,也蛮有说服力,我读后以为然。作者都是用事实说话,而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复杂。
本书作者班克劳夫特是美国家暴干预与救济工作的权威,有近30年相关从业和研究经验、6本相关著述。他是全球首个针对家暴男的咨询课程的执行官,行业内的专家。在这本书里,他借助自己经手过的真实案例,帮读者从理论跟实践上对家暴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剖,客观、易懂,条分缕析,也向家暴受害者提供了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书中的内容挺全面,比如家暴开始的征兆、家暴者的心理特征、十种类型的家暴者、毒品&酒精与家暴的关系、家暴对儿童、对社会的影响,如何改变家暴者,如何安全地逃离家暴者……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祛除了我对家暴问题的不少错误认识,相信对其他读者也会大有帮助。故推荐(尤其推荐女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