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诗歌能有些赏析
看完王仲荦先生的《隋唐五代史》了。 这次画的时间比以往都长,恐怕是有最近临近期末比较忙的缘故,当然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最近沉迷于玩游戏摸鱼。 (当然不管怎么说还是看完了。 虽然我曾经说过,这段时间看原文史料为主,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先看断代史,何故呢?严耕望先生说得好,要想研究一个时代,最好对他之前的一个时代和之后的一个时代,都要有所了解,所以严耕望先生虽然不是宋史研究者却把宋书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 虽然我现在谈不上研究,但是我觉得严耕望先生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要了解一个时代,一定要向上追求其源头、溯源,还要向下看这个时代的制度延伸,基于这个考虑,我看完了这本《隋唐五代史》。 要是问我对这本书的最大感想的话,嗯……封建统治者多为独夫民贼——这大概就是我最大的感想。 连过去我认为很光鲜亮丽的大唐,百姓的苦楚,却也远超我的想象。 不论是鼎盛开元时期的大唐也好,还是安史之乱后民生凋零的大唐也好,百姓过的都不好,若生在玄宗的盛世,不仅纳税很多,还要被大批的送去战场,论为不知名的骨堆。 为何文人反对用兵?我想看完这本书你就能明白了,为了所谓的“开疆拓土”,不断地征战到底有多“好”。 到了乱世更不用说,若如敛财狂魔唐德宗,政府不会想着怎么让你好,只会给你不断加税,韭菜而已,死就死了。 可以说,吹捧大唐多美好的,为何不去看看《唐律疏议》,所谓的封建时代盛世,百姓到底如何?如果你是奴隶、部曲,生活又如何?韭菜永远是韭菜,不论过去古代,古代的韭菜可比现在的韭菜可怜多了,还想什么人手胡姬……我只能说祝愿带有这样幻想的人,去南诏安西好好的继续幻想。这是我的最大感想。 当然,这样或许有些拿现在的剑斩过去的官,总体来说大唐鼎盛时期的百姓,横向对比还是可以的,纵向封建时代,比起后面从没把百姓当作人的那群五代十国的丘八们来说,也是好了不知多少,不过向往封建时代的人,脑子肯定是有问题的。 那么第二感想是什么呢?这就要说明我看不下去这书摸鱼的原因了。第十章,基本上全是诗歌……这话可能会有些奇怪,诗歌有什么问题?哪里不好? 是的,诗歌没什么不好,但是基本上都是诗词原文就很有问题了。两百多页诗词,注释基本上可以=没有,而没什么文学细胞的我,看这些,实在是折磨我,以至于那段时间我居然去看《论语》了,而且居然觉得论语很有意思!所以,虽然我对王仲荦先生无比敬佩,然而,我必须得对王先生说一句——您的第十章太水了!全是原文,这样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太不友好了。虽然勉强翻了一遍,可我还是不喜欢诗,不过例如乐天、曹邺、皮日休的诗,我还是很欣赏的,我还是喜欢那种比较简单易懂又能反应百姓生活的作品,可能是我没有文学细胞,但是比起华美的诗文,我更喜欢“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或者“幸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水鸟。”这样的句子,比起什么华美的句子,我还是更在意百姓过的如何。 除此之外还有第九章的宗教。 我只能说,没有哲学爱好,每次看这些绕绕来来的佛教思想,什么阿赖耶识、四重二谛、化仪四教什么的,看的我直犯迷糊,反复看,没有佛教基础,看这些真的蛮痛苦的,所以看到最后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些教义特别麻烦的什么三论宗、华严宗在会昌灭佛后完蛋了,而教义比较简单的禅宗、净土宗却活了下来。 除此之外,就是对于大唐武功的一些微词。原本我一直以为李靖灭东突厥,这是大唐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笔。 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我却觉得……感觉大唐初期真正说得上含金量不错的对外战争,似乎只有是对西突厥那一战,而薛延陀也好,东突厥也好,本质上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被大唐一波踹死,尤其是东突厥,大雪灾,内部到处造反,情况相当糟糕,这样的情况下灭了,似乎也不如网上一些人说的那么厉害。 当然,能抓住时机固然是本事,但是这样来看,能灭东突厥,最重要的还是太宗的战略眼光,但是总之是感觉太宗朝的唐朝,内战含金量还是比外战更高的。这么一看,太宗真的是古代第一帝王,虽然民生也不是没有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政治清明,武功无双,难怪是天可汗了。不过我对于唐朝其他皇帝我是全无好感就是了。 除了太宗之外的君主们怎么说呢,或如玄宗,沉迷开疆,送大批百姓去边疆,无数的百姓战死沙场;或如德宗,不知轻重的敛财。再像是五代的国主们,绝大部分是畜生都没问题,小点的秦宗权、王衍、王延钧之流,大点的李从珂、刘知远之流,还不如陈霸先呢! 其实看秦汉诗歌,再看隋唐诗歌。如果说秦汉的诗歌都是,我要建功立业,马革裹尸,成就万户侯这种基调为多的话。而隋唐的诗歌大多是,百姓苦于徭役征战,战士战死沙场,妇女活守寡,劝君王不要妄开边事。 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进步——至少底层的百姓被注意到了。 总之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是篇幅不够,虽然这书依旧是有不分场合的阶级史观(农民起义什么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本好书,不论何时,我们需要代入的,不应该是王侯将相,而应该是百姓啊! 感想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