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生传》中部分关于此书的段落
手头正在编辑蒲隆先生的全译本《约翰生传》(Life of Samuel Johnson),预计明年年中面世,也是明年最重要的书之一。《王子出游记》(即《阿比西尼亚王子拉塞拉斯》)是约翰生博士唯一的小说,至今重版不断。这里随手摘录几段《约翰生传》中提到《王子出游记》的段落:
一、......已故的印刷商斯特拉恩先生告诉我,约翰生写这本书,目的是用这笔收益支付为他母亲丧事的开销,并偿还她留下的几笔小小的债务。他告诉乔舒亚·雷诺兹爵士,他是在一个星期的每个晚上写的,一边写一边把成稿送去付印,从来没有通读过。斯特拉恩先生、约翰斯顿先生和多兹利先生用一百英镑将书稿买下,但后来出第二版时,又给了他二十五英镑。
二、......这部作品,就算他没有再写别的任何东西,也会使他在世界为文学中名垂千古。他的作品没有一部在欧洲流传得如此之广;因为它被译成了大部分现代语言,如果不是全部的话。这个故事具有东方意象的一切魅力和英语能够表现出的全部力量与优美,它引导我们穿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切场景,向我们展示我们这一阶段的生活充满了"精神的空虚与烦忧"。对于那些只看眼前生活,或者认为人性并没有从它创造的那种状态堕落的人,这个崇高故事的启迪就没有任何意义。
三、然而思想公正、感受敏锐的人将会怀着急切钦羡的心情聆听它的真谛和智慧。伏尔泰写《老实人》就是为了批驳那套乐观主义体系,它获得的成功,光彩多目,罕有其匹。这本书从计划到实施跟约翰生的《拉塞拉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以致于我听约翰生说,如果这两本书的出版不是如此接近,连模仿也没有时间的话,要否认后出的书的计划不是脱胎于前者,也是徒费口舌。尽管两部作品阐述的主题相同,那就是,就我们的现状而言,恶多于善,但两位作者的意图却大相径庭。我以为,伏尔泰的用意只不过是借助肆意渎神,取得对宗教调笑式的胜利,并破坏对一个监管一切的上帝的信仰: 约翰生则通过揭示暂存事物不能令人满意的性质,把人类拓希望引向永恒事物。
四、这部作品包含的思想贮存是如此丰富,以致里面的每一个句子都可以提供一个长期思考的主题。如果一年过去,还没有把它读完,我是不会满意的;每细读一次,我对产生它的头脑的仰慕之情便升高一步,以致我很难相信我竟然在享受与这样一个人亲密交往的荣幸。
五、......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不完善的状况,仅仅是通向一种更好生活的过渡,如果我们遵守神圣的进步改善计划的话;而且它是上帝神秘计划的一个部分: 智能生灵必须“通过受苦获得完善”;将会持续出现失望和不安。然而,如果我们满怀希望走在启示的“正午太阳”下,我们的脾气和性情就会成为那样一种状态,一路上就会品味到舒畅和欢乐,同时我们在耐心地支撑着不便与痛苦。经过几多思考与种种推理,我承认自己相信了伏尔泰结局的真理“Après tout c'est un monde passable”(毕竟这是一个过得去的世界)。然而我们且不可想得过深;
哪里无知成为福气,哪里聪明就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