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学习面对失去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失去,而我们却始终学不会优雅地面对失去。在失去面前患得患失,战战兢兢,惶恐地面对着每一刻,这不是一个从容的态度,但在生命面前谁又能做到真正的从容呢?
我们不断学习着如何面对失去,从至亲的病痛中,直到有一天轮到我们。健康的年轻人总觉得死亡和病痛离得很远,心里也觉得不会轮到自己至亲的头上,不愿早早去做这个准备,但这是早晚要去面对的。如何能有尊严地,安宁地度过重病后的日子,这是本书作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老年人关心的。
作者蕾切尔.克拉克是一位安宁疗护医生,可能仅看名字不知道在说什么,就是我们中文中的临终关怀,只是这是由专业的医生,而不是由志愿者来做的。在《亲爱的生命》里,蕾切尔谈到她是如何走上医生这条路以及为何选择了安宁疗护这个方向。
蕾切尔的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她说,在医生家庭长大的人从小就明白工作和生活是一体的。以前爸爸是全科医生,每次要连续值36小时班,当长长的一天半工作结束的时候,爸爸就像被抽干了所有精神,摊在沙发上,再也不能干别的。妈妈是护士,爸爸和妈妈在谈论工作上的事情的时候,无可避免地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听到一些。虽然爸爸尽量避免讲那些孩子们不能听的内容,但有时候出于愤懑,还是忍不住会让孩子们听到超过她们那个年龄能理解的东西。
蕾切尔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会走上医生这条路,因为小时候她是那么喜欢读书,她为大人们每周可以借到八本书,是八本哦,而震惊,也为天下居然还有写故事赚钱这种好事而惊讶不已,她料不到后来她走上了医疗这条路,当然她还是可以写作,并且她曾经还做过电台记者,然而最终还是做了安宁疗护医生。
蕾切尔在《亲爱的生命》里写到,比起外科医生可以立即救治病人的神奇,安宁疗护看起来没什么神奇的效应,但是被宣判无救的病人难道就只能冷冰冰地等待着死亡降临吗?他们不应该受到很好的照顾吗?即使人生进入了倒计时,人依然有权利享受生命的尊严和自由,得体地度过晚年。正是因为这些,蕾切尔选择了成为安宁疗护医生。
关于爱与失去,也许我们一生都在修行,也依然很难学会。但我们还是要学习面对,即使只从容了一点点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