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别人替你说出来的话
感谢豆瓣,写读后感不必非得打分。因为一些书无法从技法和艺术上去讨论,它有一大部分都很亲切,写出了你的感受和你个人的生活痕迹,让你觉得如同遇见了懂你心情的人,说出的话是你想说而没有办法说出来的,你一下子觉得你们很亲、书很可爱,对你有助益,这也是一本书的大价值。但是若要打分——不知道标准是怎样。推荐,但是不用打分。
这是作为一本书的价值,可能不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
此前在“正午”还有别的地方看到过淡豹的文字,对她写小说没有抱着很高的期待,正是没有把她当作“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看,打开这本书之后惊喜非常的多。觉得她写小说也写得这么好!
我看到一个评价说淡豹很坦诚,坦诚到影响小说技法的程度——然而,这种坦诚已是非常非常难得。可能因为我看了太多技艺乏善可陈、还一副要低调做人的谦谦君子貌的文风了,原本就是除了低调并没有别的选择啊,还作相作得自己都high了。
所以,真正的坦诚、真诚就十分打动人了。——这是一。
二来,文学越来越得不到读者的欢迎,是读者远了,也是文学作品远了,固然不能主题先行,但是写的东西和大伙儿没有半分关系的话,还看个什么呢?做文学研究之外的普通人对之还有什么兴趣呢?有人说淡豹是知识分子式的写作,但是你看她笔下的人物,和电脑前、书前的你我的心情甚至境遇多么相像!
写作者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帮世人表达啊。
和自己有关系的故事谁不爱看呢?PS:单拎出来说一句——这也是不自恋的作家令人喜欢的原因哪!
你见过自恋的作家吗?你该听说过南京大学张光芒关于作家之自恋的那篇旧论文。需知道啊,读者也是很自恋的,谁愿意听一个作家的和旁人无关的个人体验啊!更别说自己那点小情绪了!自己消化消化得啦!
读者也是很自恋的,所以读者想看和自己的体验关联起来的故事,尤其是故事如果都挺好看、不时有句子让人一笑、故事的隐喻让人思考又不至于思考太累的话。
不吐不快的题外话:
虽则同样是女性作者,我也看到一两位被业内人士大赞的,纯文学刊物上了不少,研讨会也一场场的开,那些赞美听起来也是真诚的,文本拿出来也不能说是不好的,但,就是“不好看”。对读者来说,不好看。名字不必提了,一定是大伙儿没怎么听说过的。——想问的是,为什么,行业里的评判和读者的口味差别如此之大?有时代的原因,有读者的原因,那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