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了第二遍,惊讶于自己还有那么多泪水可以流。
这一次看时,一些原本关注的话题被落在脑后,一些之前未留意的事浮上水面,比如:
促使现实主义者产生信仰的不是奇迹。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不信神的话,总有勇气和办法不相信奇迹;即使奇迹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的形式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宁可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器官,也不承认这是事实。……在现实主义者身上,并不是奇迹产生了信仰,而是信仰产生奇迹。一旦现实主义者接受了信仰,那么,正是根据他的现实主义他一定也得承认奇迹。使徒多马宣称,若非亲眼目睹他就不信;及至看到以后,才说:“我的主,我的上帝!”是奇迹使他相信的吗?很可能并非如此,他之所以相信,只是因为他愿意相信,也许,他在说“我非看见……我总不信”时,内心深处就已经完全信了。
从读到奥古斯丁指出科学不能解决心灵应安置何处的问题之后,始终在脑海里萦绕不去的问题就变成了“我该如何让自己安心”,为此试图谋求让自己相信一个宗教或别的什么——如何能相信呢?读到这里时,突然发现自己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我知道我仍然不信是因为我现在不信。既是如此,又该如何相信呢?
第二遍看时的另一个新发现是伊万的态度和他崩溃中的疯狂:
我只要往你身上撒下一颗小而又小的信仰种子,就会长成一课参天大树,你坐在这棵大树上将甘愿成为荒原苦修的高僧和冰清玉洁的圣女,因为你内心深处非常非常向往此道,你将以蝗虫充饥,到荒原旷野去拯救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看时单只觉得伊万是不信的,在这个理解上我会说自己的理想是阿辽沙,但实际更接近伊万,在拒斥信仰和纯粹批判方面。看到了这里才惊悚地发现,伊万同样是希望能相信的。最初模糊地怀疑痛苦是如何强烈才能将伊万逼到癫狂的境地,现在想来,他对于自己的信仰和心灵问题一定就像我能感受到的一样痛苦,于是企图寻求一种安放心灵的方式,但未能如愿。他不能让自己信,反而能强有力地质疑这种信念本身(下学期一定要去旁听另一节宗导,看看他们能对此说些什么)。
直到几天之前,我还感到自己心中对于如何相信毫无头绪,读到最后的最后反而意识到——这甚至不是一个全新的观点,而只是早已获知但始终无法相信的旧识——这个旧识又一次出现在心头时,我变得相信它了。
也就是,佐西马长老在回答一位信仰不坚定的女人时所说的,“您要设法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爱世人”。我知道他这样讲,但先前从未相信过。又一次读到最后阿辽沙和孩子们在大石头边的相聚时,我突然开始相信了这种爱(甚至它是不是带来宗教信仰都变得无足轻重)能带来心灵的宁静,而这是我始终寻觅而不得的东西。就像郭立亚不由得感叹,而我也会向往和感动得留下泪来的“那该有多好哇”,这真的好好。在这一刻发自内心地想做一个好的人,想爱别人,想因此而感到心灵是安宁的。然后也许我就能原谅遗憾、不公和痛苦了——然后我会觉得这一切都多么美好,让我可以在夜里安心入眠。
所以现在应该去躺到温暖的被窝里安心睡觉,在明天的阳光里成为一个更有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