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霸凌不是嘴上说说,那些孤独的孩子是被遗落的天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这本书,我想对玛丽和艾拉说:“你不是孤单一个人!”
这本《荆棘山》讲了一个沉默寡言不合群的玛丽·贝恩斯渴望爱与友情,但是她总是被霸凌,霸凌她的女孩子总是身边围绕着很多跟随者,他们是霸凌的帮凶。但是孤儿院里的有关人员的漠视、自私与不作为,家庭对孩子关爱的缺失,以及社区对周遭境况的无视与不关心,讽刺现状看似平静美好,实则一触就破,不堪入目,引人深思,应当引起社会全体重视。

时隔多年,艾拉·克拉克因一次误入经济山,一次跨时空的意外,艾拉与玛丽产生了某种特殊的联系,她在花园捡到了玛丽制作的洋娃娃,还找到了当年报道玛丽去世的报纸,她很疑惑,想知道玛丽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便只身前往孤儿院......因为母亲去世,父亲常年出差,他们搬往荆棘山地区,一次偶然,让她知道了玛丽的故事,同样孤独的女孩,我想他们会在某个时空做朋友吧?
玛丽被霸凌这件事,孤儿院的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任何人去制止,他们只是觉得是玛丽不合群,不下楼和大家一起用餐,不一起看电视一起玩。只有一个护工凯瑟琳总是会默默关心着玛丽,但是最终凯瑟琳也离开了,这个孤儿院也将被搬迁,玛丽会被送去别的孤儿院,他们始终没有一个归宿,他们就像流浪的小孩,没有家,没有归宿。

而那个漂亮的霸凌者是一位长相漂亮、受大家欢迎,但屡次被收养家庭退回的女孩,她多次指使他人给玛丽制造麻烦,戏弄并嘲笑她。玛丽对她又恨又怕,内心痛苦万分。最终,孤儿院只剩她一个人了,她选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永远留在这里......我想霸凌者应该也是孤独的,但是她的孤独就像是想要去破坏很多她看不顺眼的事情,让她觉得她又被关注感。这种病态的孤独,或许和她的经历有关。总是被收养家庭退订,我想她大概也缺少关爱,她想要人们的关心和爱护,但是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去得到。霸凌者从来都不知道那些被他们欺负的人过得有多么辛苦,欺负他们只是他们的一种兴趣爱好罢了。

这本书的装帧很特别,一本图像小说,以黑色卡纸来区分两个时空线,玛丽的个人经历以玛丽日记的形式展现,艾拉的时空以插画的形式。不管是文字还是插图,都给人一种很大的冲击感。让我看了不自觉心疼这两个孩子,真的,如果快乐很难,我想祝你们平安!
故事最终,荆棘山孤儿院发生了火灾,消防员找到了玛丽的遗体,多年后盾着玛丽的“死亡日记”寻找真相的艾拉也失踪了。我想他们会在另一个时空做朋友吧,在那里至少没有霸凌,没有伤害没有漠不关心。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那个电影《少年的你》,书本《质数的孤独》、《悲伤逆流成河》、《将死未死的青》、《网内人》、《无声的角落》等等,他们的童年只有一次,希望我们都能善待他们,童年遭受过校园暴力的人,我想他们的一生都要去试着去温暖这不幸的童年。但如果他们身边有正确的引导,有人关爱,在他们面对这些被欺负时,能够勇敢说NO,那么我想他们应该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小天使,当然这些童年还需要我们这些老师、家长、社会去守护,但愿校园是他们的伊甸园,而不是回想到会感到恐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