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难以和解的山城旧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饥荒年代里贫穷家庭的情感秘事,少女视角的苦难文学。
那时的重庆还不是麻辣、朋克、立体又迷雾的摩登山城,石阶上是底层人们深一脚浅一脚的汗迹,江水边流淌的只有饥肠辘辘和艰辛沉重。
儿时的六六和一大家人挤在一起,空间和情感上都过于逼仄。她对家庭关系内外的任何一种感情都没有粉饰之意,辛劳粗鲁的母亲,病怏怏又寡言的父亲,自私又不幸的兄弟姐妹,外加少有善意的街坊,十八岁之前的她就这样,在一片没有爱意的环境中无助又野蛮地生长。
隐约间,她发现家里有个秘密,关于自己的身世。因为自己和其他手足比起来似乎总有一些不同,父亲待她如一个寄养在家的亲戚家孩子,爱意表达得很谨慎。而母亲则常常对她肆意挥洒着怨气,从不为她的降临和成长感到一丝幸运。
最后的结局在漫长的叙事中缓缓揭开,母亲在困难艰辛的中年时期遇到了一位相爱的年轻人,一时激情导致了意外。她有千万个不该来到人世的理由,却在生父和养父的坚持下呱呱坠地。痛苦的生父信守诺言,在她十八岁前再没出现过,只悄悄地支付抚养费;而善良的养父则隐忍一生,舍不得治病也给她留了一份学费。父爱的缺位让她渴求温暖,却经历了一段和历史老师的无果之爱,甚至体验了一次与幼小生命告别的刮宫之痛。
十八岁后,六六终于报复性出走,在劣质烟和廉价白酒中追求文学、艺术和远方。她看似侥幸地逃离了家乡,凉薄地讲述着往事,实则却花费了小半生时间,消化自己支离破碎的成长经历。
写下这本书,是六六的回忆,是黑暗时代的一块个体碎片,也是她与原生家庭缓慢和解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