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常识》:一本指导航行书海的指南

一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接触“文学史”之类的书也不是一本两本了,在“文学史”中,除了选择某一历史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还有一点就是对作家和作品的评述。因此,有一种文学史它像是“个人阅读史”。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类,因为这一类文学史少有教材的习气,是作者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读起来很是真诚。《世界文学常识》就是属于这一类。

二
《世界文学常识》原名《世界文学的故事》,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和“19世纪和当代文学”。需要注明的是,作者撰写的年代是20世纪初期,因此书中的“现代”指20世纪初,可以知道,20世纪中期及之后的文学著作是没有提及的,但那也足够了,因为它们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经典。
大体上,书本循着我所熟悉的时间线和重要作家、作品走,当然也有些我并未熟悉的作家和作品,这是意外之喜。不同于其他文学史,本书从“书籍的制作”和“文字的起源”讲起,真是“追根溯源”属于是。
当然,即作为“个人阅读史”,其个人阅读的精力必然是有限的,因此许多有价值的书并不会被提到,同时,因为是“个人”,其必然伴随着作者的喜好去选择、去评述。另外,其书中对于东方诸国家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是没有提及的,在本书中,对东方作品的提及仅仅是“古代文学”一部分的“神秘的东方文学”。不过作者自己说明这本书是写给英语读者,因此会更加侧重于英国和美国文学。

三
书海浩瀚,一本有益的文学史犹如一本指导航行其中的指南,在列出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时(书单),其介绍和评述也让你获取着关于作家、作品的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对文学、对阅读的看法:
“卓越的作品总有一天将突破国家和语言的限制,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真正怀有世间智慧精髓的佳作,只有数千册罢了。”
“读书太多并非明智之举。”
“人与人之间心理沟通的媒介有许多,文学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这绝不是那种教学教材能说出的话。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
“史诗的价值在于记录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传说,不一定要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但必须拥有世界级的水平,才能够既在自己的国家成为经典,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谈到诗歌的翻译,会说“诗歌如同奇异的液体,在不同形状和质地的盛具之间传递时,必定会有泼洒。”
在说到柏拉图撰写苏格拉底,他的话扯不清楚是作者还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时,他说:“其实这对于人类智慧来说没什么区别。”
……
阅读此书时,不得不被这一些看法所折服。唯有这些妙语,这些自己思考所提炼出来的话语,才能与我们对文学的观念进行碰撞、磨合、融汇,点缀着这些语言的“文学史”或“文学常识”,才是既有知识又富有启发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