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看一个人的回忆录可以写成什么样。我以前所熟悉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学家,其学术成果虽然受国际所认可与高度评价,但主要作战的领域是在国内,而《读史阅世六十年》的作者何炳棣则是海外知名的中国历史学家。
何是史学家写回忆录,从现在的史学研究的资料来说属于口述实录。
其一,整体回忆录是编年体与纪传记相结合,从时段分这六十年分国内与海外,而国内的各门老师采用专忆的方式,还有留学考试英文水平,美国人文社科博士外语考试述要等专题。
其二,还要感慨,做历史的确实第一记性好,第二勤于查阅,里面的时间,分数,人物,无不以附录作为注解,事后查阅了很多当年的资料,连某一年级的课表与授课老师等都查得事无巨细。
有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断与感慨,在此一并总结下。
一、国外中文研究资料并不如我想的贫乏,而且在古代典籍方面,可能还超过我们。
何在研究西方经济问题的时候,即深感自家不能再夸口中国史籍“浩如烟海”了。何利用了很多宣传小册子,不要说中文资料丰富到什么程度,但英文资料确实也知道可以草根到什么程度.在进行博士课程口试( ),何引用thomas Mun的<英国与东印度贸易的研讨>讨论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情况.因为长期的贸易逆差,英国极其想把自己的东西出口到中国,Thomas提出英国应尽量输出价值高的加工成品如毛织物等。但中国当时通商口岸只有广州的十三行,南方炎热的天气无法使用英国的毛织品。1850年在上海英商创办了North China Herald,即《字林西报》,坚持将上海作为中国的华北即是有这种北上经商的潜意识作祟。
二、读书要下死功夫
何在1953-1956年三个夏天翻遍国会和哥大所有的方志,大量官书包括奏议等资料,于是可以在后来香港举办的学术会议论文中,列举玉米俗名65个之多。
传统学人以顾炎武参阅方志最多,一生曾阅读过千种以上的各省方志。美国国会、哥大、哈佛燕京图书馆及各高校图书馆,三个夏天遍翻三千种方志和三四百种善本方志胶片。
何炳棣利用夏天假期,在国会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书库里遍翻3000多种中国方志,搜集明清两代进士登科录、进士三代履历、同年齿录等原始史料,后者规模包括1.5万名明清进士和2.4万名晚清举人与特种贡生家世背景,从这样的史料中进行有关明清人口及明清社会阶层间流动的研究,出版迄今仍被公认为标准著作。这种成就之取得着实不易,“每当闭馆后吸进第一口清新夜气,仰望着白玉般晶莹雄瑰的国会建筑群的分秒之间,内心不禁在狮吼:”看谁的著作真配藏之名山。
何的这种精神来自于清华时期扎硬寨,打死战。
何恐怕是当年背诵过吉朋《罗马帝国衰亡史》,西洋史门中真正精读过吉朋巨著最初十几章的唯一考生。
能把全书中最令举世史家称道的一句,一字不错全部默写出来。
the various modes of worship, which prevailed in the Roman world, were all considered by the people, as equally true,by the philosopher, as equally false, and by the magistrate, as equally useful.
多年后芝大有一个神学院主办的演讲及讨论,再次随兴背诵此名言,并指出吉朋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永恒至高理性之句,正是因为18世纪西欧顶尖哲学人士深受古代中国人本主义哲人的影响,因此此句以英文表达的,其精神却可认为是中国的,非西方基督教的。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谈到学术史,说到很多古代文人在年轻时都要死记硬背一些东西,其中就遇到一位前辈在散步的时候不禁背出《明儒学案》的很多东西。
三、向往民国时候的高校,尤其是清华
有一些向往清华,非常可惜在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时候,把清华的文科给划分出去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北大和人大才得以加强。
清华的学生自有他的豪气。
何在文章中回忆,应用数学大量林家翘来芝大做学术演讲,获美国气象学会最高奖的郭晓岚与他在家中见面,握手并说:“咱们又有几年没见啦,要紧的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
费正清在见何的时候说: 第一等大课题如果能做到八分成功,总比第二等课题做到九分成功要好。我总劝我的学生求知应该广博,论文选题却不妨专狭。可是我劝你不宜急于求功,研究课题越大越好。
四、学术生涯规划
何考取清华之后,由于清华公费的年限短,两年之后也仅延长半年,而人文历史两年半基本不可能完成博士学位。哥大在纽约,找工作的机会比一般大学城为易。
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哈佛、哥伦比亚、芝加哥和UCLA四所可选,最先否UCLA,因为虽然发展快,但底子薄,建校时间短。芝大由洛克菲勒捐款,资金充足,HARPER校长礼贤下士。但从整体根基来说还要算哈佛和哥大。
最后变成了哈佛和哥大之间二选一的题目。
在选学校的时候也要考虑今后国内和世界的大格局。二战之后,中国以五强之一的地位,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在中国的校友关系比别的国家更厉害。历数哥大的校友,没有比哥大毕业的更显赫了。外交界有顾维钧、蒋廷黻,教育界有蒋梦麟、张伯苓、张彭春,哲学界的三巨头是胡适、冯友兰、金岳霖,政治学方面有张奚若和陈之迈,经济和商界则有马寅初,地质方面是中瑞新疆考察团中方领队袁复礼,化工界则是侯氏制碱法为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口气的侯德榜,真是一时多少才俊。
启发是:不管在企业做还是在高校做,人脉圈都很重要。
五、读书要细,要用心,用眼,用心眼。——要知道一件事,一个人的来龙去脉
一个外国学生提出《史记》对战国时期大规模的叙事大都简单平实,何以独独对秦、赵两强间的长平之役的人物、背景、战略、运用间谍以及杀俘会描绘得如此详细,是否司马迁在此有意大做文章?太史公自叙,太史公司马谈的先世,五世祖司马靳在长平一役后第三年,以主帅白起一起“赐死杜邮”,因此《史记》中有关长平战役精彩多维的叙事是累世家传的、应该大体是信史。
我十分佩服此外国学生看他国文献能看到如此细的地步。
六、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找到一个领军人都很重要。
试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哥大创校及其特色 P326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钱,未满19岁即获得耶鲁哲学博士学位的校长哈波 强调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基本研究,其次才是经常课堂的讲授,所以必须优先建立研究院,重金招一流人才,洛氏名言the best men must be had,年薪中耶鲁的近三倍之多。
第一批有来自wellesley女校的校长和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后者辞职后转至大充任地质系教授。洛捐赠从最早的六十万到1910年的3500万。洛氏回忆,这是我一生最好的投资。创校25年成果显著,芝大物理系Michelson因测出光的速度,为美国赢得第一个诺贝尔奖金。20世纪20年代又连着在物理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金得主。近年来诺贝尔各项奖获得有七百余人,其中芝大占73人之多,整体上仅亚于英国剑桥。经济学奖获奖共49人,其中芝大学人占22位,最近11年内有六位诺贝尔奖金得主是芝大现任教授。
在其中还可以八卦一下大师们的感情生活。
胡适倡导新文化,自由主义,但其婚姻却是父母包办的,胡先生夫人江冬秀利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成功地留住了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才子。但汪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次何与胡吃饭,胡将领带翻转过来,下端有一小拉链,内中藏中有一张五元美钞,汪太太仔细,即使真被人抢,五元钱也可以搭一辆计程车平安返回东城公寓。这个片断让我想起了《憨豆先生的假期》。
http://huangguo.blogbus.com/logs/23317227.html
何是史学家写回忆录,从现在的史学研究的资料来说属于口述实录。
其一,整体回忆录是编年体与纪传记相结合,从时段分这六十年分国内与海外,而国内的各门老师采用专忆的方式,还有留学考试英文水平,美国人文社科博士外语考试述要等专题。
其二,还要感慨,做历史的确实第一记性好,第二勤于查阅,里面的时间,分数,人物,无不以附录作为注解,事后查阅了很多当年的资料,连某一年级的课表与授课老师等都查得事无巨细。
有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断与感慨,在此一并总结下。
一、国外中文研究资料并不如我想的贫乏,而且在古代典籍方面,可能还超过我们。
何在研究西方经济问题的时候,即深感自家不能再夸口中国史籍“浩如烟海”了。何利用了很多宣传小册子,不要说中文资料丰富到什么程度,但英文资料确实也知道可以草根到什么程度.在进行博士课程口试( ),何引用thomas Mun的<英国与东印度贸易的研讨>讨论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情况.因为长期的贸易逆差,英国极其想把自己的东西出口到中国,Thomas提出英国应尽量输出价值高的加工成品如毛织物等。但中国当时通商口岸只有广州的十三行,南方炎热的天气无法使用英国的毛织品。1850年在上海英商创办了North China Herald,即《字林西报》,坚持将上海作为中国的华北即是有这种北上经商的潜意识作祟。
二、读书要下死功夫
何在1953-1956年三个夏天翻遍国会和哥大所有的方志,大量官书包括奏议等资料,于是可以在后来香港举办的学术会议论文中,列举玉米俗名65个之多。
传统学人以顾炎武参阅方志最多,一生曾阅读过千种以上的各省方志。美国国会、哥大、哈佛燕京图书馆及各高校图书馆,三个夏天遍翻三千种方志和三四百种善本方志胶片。
何炳棣利用夏天假期,在国会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书库里遍翻3000多种中国方志,搜集明清两代进士登科录、进士三代履历、同年齿录等原始史料,后者规模包括1.5万名明清进士和2.4万名晚清举人与特种贡生家世背景,从这样的史料中进行有关明清人口及明清社会阶层间流动的研究,出版迄今仍被公认为标准著作。这种成就之取得着实不易,“每当闭馆后吸进第一口清新夜气,仰望着白玉般晶莹雄瑰的国会建筑群的分秒之间,内心不禁在狮吼:”看谁的著作真配藏之名山。
何的这种精神来自于清华时期扎硬寨,打死战。
何恐怕是当年背诵过吉朋《罗马帝国衰亡史》,西洋史门中真正精读过吉朋巨著最初十几章的唯一考生。
能把全书中最令举世史家称道的一句,一字不错全部默写出来。
the various modes of worship, which prevailed in the Roman world, were all considered by the people, as equally true,by the philosopher, as equally false, and by the magistrate, as equally useful.
多年后芝大有一个神学院主办的演讲及讨论,再次随兴背诵此名言,并指出吉朋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永恒至高理性之句,正是因为18世纪西欧顶尖哲学人士深受古代中国人本主义哲人的影响,因此此句以英文表达的,其精神却可认为是中国的,非西方基督教的。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谈到学术史,说到很多古代文人在年轻时都要死记硬背一些东西,其中就遇到一位前辈在散步的时候不禁背出《明儒学案》的很多东西。
三、向往民国时候的高校,尤其是清华
有一些向往清华,非常可惜在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时候,把清华的文科给划分出去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北大和人大才得以加强。
清华的学生自有他的豪气。
何在文章中回忆,应用数学大量林家翘来芝大做学术演讲,获美国气象学会最高奖的郭晓岚与他在家中见面,握手并说:“咱们又有几年没见啦,要紧的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
费正清在见何的时候说: 第一等大课题如果能做到八分成功,总比第二等课题做到九分成功要好。我总劝我的学生求知应该广博,论文选题却不妨专狭。可是我劝你不宜急于求功,研究课题越大越好。
四、学术生涯规划
何考取清华之后,由于清华公费的年限短,两年之后也仅延长半年,而人文历史两年半基本不可能完成博士学位。哥大在纽约,找工作的机会比一般大学城为易。
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哈佛、哥伦比亚、芝加哥和UCLA四所可选,最先否UCLA,因为虽然发展快,但底子薄,建校时间短。芝大由洛克菲勒捐款,资金充足,HARPER校长礼贤下士。但从整体根基来说还要算哈佛和哥大。
最后变成了哈佛和哥大之间二选一的题目。
在选学校的时候也要考虑今后国内和世界的大格局。二战之后,中国以五强之一的地位,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在中国的校友关系比别的国家更厉害。历数哥大的校友,没有比哥大毕业的更显赫了。外交界有顾维钧、蒋廷黻,教育界有蒋梦麟、张伯苓、张彭春,哲学界的三巨头是胡适、冯友兰、金岳霖,政治学方面有张奚若和陈之迈,经济和商界则有马寅初,地质方面是中瑞新疆考察团中方领队袁复礼,化工界则是侯氏制碱法为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口气的侯德榜,真是一时多少才俊。
启发是:不管在企业做还是在高校做,人脉圈都很重要。
五、读书要细,要用心,用眼,用心眼。——要知道一件事,一个人的来龙去脉
一个外国学生提出《史记》对战国时期大规模的叙事大都简单平实,何以独独对秦、赵两强间的长平之役的人物、背景、战略、运用间谍以及杀俘会描绘得如此详细,是否司马迁在此有意大做文章?太史公自叙,太史公司马谈的先世,五世祖司马靳在长平一役后第三年,以主帅白起一起“赐死杜邮”,因此《史记》中有关长平战役精彩多维的叙事是累世家传的、应该大体是信史。
我十分佩服此外国学生看他国文献能看到如此细的地步。
六、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找到一个领军人都很重要。
试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哥大创校及其特色 P326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钱,未满19岁即获得耶鲁哲学博士学位的校长哈波 强调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基本研究,其次才是经常课堂的讲授,所以必须优先建立研究院,重金招一流人才,洛氏名言the best men must be had,年薪中耶鲁的近三倍之多。
第一批有来自wellesley女校的校长和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后者辞职后转至大充任地质系教授。洛捐赠从最早的六十万到1910年的3500万。洛氏回忆,这是我一生最好的投资。创校25年成果显著,芝大物理系Michelson因测出光的速度,为美国赢得第一个诺贝尔奖金。20世纪20年代又连着在物理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金得主。近年来诺贝尔各项奖获得有七百余人,其中芝大占73人之多,整体上仅亚于英国剑桥。经济学奖获奖共49人,其中芝大学人占22位,最近11年内有六位诺贝尔奖金得主是芝大现任教授。
在其中还可以八卦一下大师们的感情生活。
胡适倡导新文化,自由主义,但其婚姻却是父母包办的,胡先生夫人江冬秀利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成功地留住了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才子。但汪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次何与胡吃饭,胡将领带翻转过来,下端有一小拉链,内中藏中有一张五元美钞,汪太太仔细,即使真被人抢,五元钱也可以搭一辆计程车平安返回东城公寓。这个片断让我想起了《憨豆先生的假期》。
http://huangguo.blogbus.com/logs/2331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