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

得到听书:
根据库兹韦尔的预言,到2009年,会出现如下新技术:
1.便携式电脑,有的学校已经使用它授课。很显然,这就是 iPad 以及蓝牙,别说是学校授课,有的餐馆都用 iPad 代替纸质菜单了。
2.连接电缆消失,即时通讯实现,书籍、音乐、电影全部电子化等。这个也实现了,现在无线网已经比有线网络更普及,至于书籍影音电子化,你现在正在使用的得到 App 不就是吗?
3.语音可以转为文字。这项技术也已经很成熟了,手机上很容易就能下载到这类的软件,转文字识别率已达95%,甚至能识别各种方言。顺便爆个料,有很多作者就是用这种方式写稿子的。
4.文字可以转为语音。这个好多年前就实现了。
5.为方便残疾人士的阅读器。这个有些地铁站里就有。
6.可以同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电话。这种技术也已经出现,并且投入应用了,同时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多种语言,自己选择听什么语言就好。
7.自动驾驶汽车。虽然因为价格以及路况等问题,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普及,但是这项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特斯拉、奔驰等公司都推出了自动驾驶汽车。
8.电子化战争的出现。黑客和各国网络安全部门的斗法,这个不用多说。
9.远程医疗的普及。据说三四十年前就有,我国近几年也已经出现。
10.国家将民众的情况保密,并加以合适的电子化办法封存。虽然今天纸质档案还未完全消失,但已经开始向电子化发展。
可以说,库兹韦尔对1999年到2009年技术发展的预言,十之八九都实现了,有的实际出现的时间比他预言的还要早。我们再继续往下看,到2019年,将会出现:
1.带显示器的眼镜。这个技术又跑在预言前头了, Google 眼镜就是。
2.虚拟现实模拟系统。就是 VR 技术了,今天已经开始向完全民用转变。
3.手提显示器和仿真教师教育。今天大家都在用的智能手机,以及各类教育 App 程序就是。
4.残障人士的自动化阅读与导航、神经和骨骼仿真系统。有些已经出现,但并没有普及。对了,还有附着在身体上可以随时坐下的气缸椅。
5. 3D 投射影像通话和会议。这种东西现在叫全息投影,虽然还没像科幻电影里那么炫酷,但相关的设备已经可以买到了。
6.电子化中间人、家用机器人的普及。已有,但还没有普及。
7.人类和仿真人物建立联系和关系。这个还处于实验阶段。
8.虚拟艺术家出现。这类“艺术家”应该已经不少了,无论是谱曲还是写诗歌、小说,人工智能都能办到——当然,对它们的作品水平,我们人类艺术家有不同看法。
9.人类预期寿命为100岁,基因组密码大部分已被理解。这方面的进展速度,没能达到库兹韦尔的预期,不过,多一半的基因用途已经弄清楚了,再说现在距离2019年不是还有一段时间呢吗?
10.哲学机器人出现。这个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在这个时间段上,库兹韦尔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预言准确率,这就不免让我们有点担心,未来,也会像他预言的那样吗?比如,他说到了2029年:
1.计算机计算能力大大加强,显示器被植入眼部,各种植入神经都已出现。
2.人类学习全部依赖于虚拟教师,机器创造出新的知识,并相互传递。
3.残疾人士的高效导航系统,减少残障人士的不便。
4. 3D 虚拟技术到处可以应用,通信不需要人类干预即可完成。
5.人口达到120亿,许多产业将不再有人类参与。
6.人类与机器的鸿沟逐渐消失,“人们”开始讨论人工智能的合法权利。
7.许多杰出代表作品都是机器的产物。
8.人类预期寿命达到120岁,仿生器官大量植入人体。
9.机器智能开始出现自己的主观体验。
那下面我们再直接跳到库兹韦尔预言的本世纪末,看一看2099年会是什么样子:
1.皮米工程进入可行化阶段(这个可以说是纳米技术的升级版,皮米也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皮米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米,皮米工程就是,在一个氢质子大小的尺寸范围内制造机器人,用来进行超微型工业加工、技术分析、改变人体机能以及治疗病症等的先进技术)。
2.纳米机器人集成工程完成,人类多个身体并存的情况比比皆是。
3.没有神经植入的人将被视为异类。
4.人类定义被颠覆。
5.人工智能权利和力量开始超过人类,在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已经是主流,而我们人类已经是需要特殊保护的“濒危物种”。
6.人脑逆向工程完成,机器与人类合二为一,平均寿命概念不复存在。
7.费米工程开始提出。这就比皮米工程更进一步,一费米等于一千万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在一个氢质子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夸克大小的尺寸范围内制造机器人,以进行超微型工业加工、技术分析、改变人体机能与构成等的先进技术。
8.能源消耗将降到极低水平,包括宇宙在内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模拟。向外拓展宇宙、寻找新定居行星已无实际意义。
在更远的将来,智能体将会思考宇宙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