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为那么一句话。爱上这本书,爱上乙一

——死亡?永生?
我们因什么而推理?因为我们都怀有对未知的恐惧与好奇。
我们因什么而未知?因为我们谁都无法预言未来,因为我们不是别人,因为我们只是我们。
比尔盖茨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人生真的只有两件事似乎是真正公平的,一件是出生,一件是死亡。
但遗憾的是,即使是这样任谁都要经历的两件公平事,我们依然无法完全自己选择全部,从没有人征求你的同意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到也许也没有人征求你的同意,就把你带走,这一生的开头和结尾,原来我们都不曾猜到。
很多时候,你爹的爹的出身已经决定了你的出身,你就是当下的你,不要再去为身世瞻前顾后,不用再去臆想其他的可能。
于是我们努力学着在自可掌握的时空内,找寻所谓的出路与方向,找寻一个提前预知的可能。
推理,推理——为的是解惑,为的是明白,为的是自己让自己明白,没有所谓秘密。恍然间当我们已然从一个懵懂的少年,真正明白了生死,是不是有很多人会和我一样,霎那间懂得人生的艰难,霎那间懂得了珍惜?
开头和结尾。
我们每一个人的开头和结尾……
谈谈几本书和电影吧。
乙一《天帝妖狐》
我畏惧死亡,向往永生——却不知其恐怖之处
这是很久很久以来,第一本让我看到潸然泪下的故事。乙一笔下的夜木,其实就是每一个我们的缩影。乙一特有的玄幻气氛营造感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功力,勾勒出年少时通过笔仙游戏而预知自己不日将死去的夜木。少年对死亡的恐惧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他做出了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做出的决定——和那个神秘力量的交易,出卖灵魂,获得永生。
当我们随着夜木的形迹,追寻着永生的梦想,才发现永生的恐怖。
伊坂幸太郎 《死神的精确度》
“你还记得你出生前的事吗?”、“出生之前,你觉得害怕吗?会痛吗?”
“不会。”
“死亡不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吗,只是回复到你出生前的状态罢了,根本没啥恐怖,也不会感到痛楚。”
喜欢伊坂,大概是因为《沙漠》,这本青春张力十足的小说刻画的是日本大学生初涉社会的故事,比起中国版不知所云的《奋斗》,我当然更青睐伊坂的诙谐而不失深刻。
《死神的精确度》一如既往沿袭伊坂式轻松诙谐,洋洋洒洒而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风格,感染我的依然是他对待死亡的态度。日本人的死亡情结自古以来已有之,而我初中时就一直很喜欢的三岛由纪夫更是近代作家中将这股情结发挥到极致。但是相比起三岛的颓然和深奥,伊坂的态度似乎更能感染现代的我们,在明白了生死界限后,仍然想要追求快乐的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死神“千叶”爱好人间的音乐,甚至可以为音乐而牺牲作为死神的原则的原因吧!
http://www.shinigaminoseido.jp/ 电影网站
死亡笔记
——如果你可以掌控任何人的生死,时间及方式,这感觉简直太爽了。
不得不说,死亡笔记的成功的确让我着实对日本人的YY主义佩服到五体投地。这部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还是真人版都可以说是经典之作的YY巨片,再次表达了人性中最普遍也最可理解的一个生死观,就是我们都试图掌握自己甚至他人的命运,即使我们明知要付出代价。但是那种惟我独尊、“只有我知道”的感觉,依然是那么让人内心充满着焦躁与狂喜。
遗憾的是,现在的我对这本笔记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一部大概只有真正的科幻迷才会坐下来好好欣赏、并且能够欣赏的绝对低成本科幻影片。同样是不死之身的男主人公,因为命运所必须的“迁徙”原则而向他的同事告别,整部影片在看似枯燥冗长的聚谈中开始,发展,并结束。没有悬念,就是悬念,没有推理,就是推理。
因为永生,所以不能接受你的爱。因为我必须离开,所以只能告别。
永生的痛苦就是永远要承受失去的痛苦和折磨,无心,所以无爱。
写到这,我又想起《天帝妖狐》中那句最让我潸然泪下的话:
——谢谢,愿意触摸我的人。
当我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选择永生,我要经过多少失去的痛苦才知道自己多么自私。我以为死亡是最可怕的事情,却不知最深切的恐怖来源于失去与遗憾。
自私,自私!当爱我的人愿意触摸我的丑陋的肌肤,当我可以感受到那种温暖与爱,你又是否能知道,我的内心在幡然悔悟的那一瞬间,经历着多么艰难的磨砺。
惟爱永生!
我们因什么而推理?因为我们都怀有对未知的恐惧与好奇。
我们因什么而未知?因为我们谁都无法预言未来,因为我们不是别人,因为我们只是我们。
比尔盖茨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人生真的只有两件事似乎是真正公平的,一件是出生,一件是死亡。
但遗憾的是,即使是这样任谁都要经历的两件公平事,我们依然无法完全自己选择全部,从没有人征求你的同意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到也许也没有人征求你的同意,就把你带走,这一生的开头和结尾,原来我们都不曾猜到。
很多时候,你爹的爹的出身已经决定了你的出身,你就是当下的你,不要再去为身世瞻前顾后,不用再去臆想其他的可能。
于是我们努力学着在自可掌握的时空内,找寻所谓的出路与方向,找寻一个提前预知的可能。
推理,推理——为的是解惑,为的是明白,为的是自己让自己明白,没有所谓秘密。恍然间当我们已然从一个懵懂的少年,真正明白了生死,是不是有很多人会和我一样,霎那间懂得人生的艰难,霎那间懂得了珍惜?
开头和结尾。
我们每一个人的开头和结尾……
谈谈几本书和电影吧。
乙一《天帝妖狐》
我畏惧死亡,向往永生——却不知其恐怖之处
这是很久很久以来,第一本让我看到潸然泪下的故事。乙一笔下的夜木,其实就是每一个我们的缩影。乙一特有的玄幻气氛营造感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功力,勾勒出年少时通过笔仙游戏而预知自己不日将死去的夜木。少年对死亡的恐惧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他做出了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做出的决定——和那个神秘力量的交易,出卖灵魂,获得永生。
当我们随着夜木的形迹,追寻着永生的梦想,才发现永生的恐怖。
伊坂幸太郎 《死神的精确度》
“你还记得你出生前的事吗?”、“出生之前,你觉得害怕吗?会痛吗?”
“不会。”
“死亡不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吗,只是回复到你出生前的状态罢了,根本没啥恐怖,也不会感到痛楚。”
喜欢伊坂,大概是因为《沙漠》,这本青春张力十足的小说刻画的是日本大学生初涉社会的故事,比起中国版不知所云的《奋斗》,我当然更青睐伊坂的诙谐而不失深刻。
《死神的精确度》一如既往沿袭伊坂式轻松诙谐,洋洋洒洒而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风格,感染我的依然是他对待死亡的态度。日本人的死亡情结自古以来已有之,而我初中时就一直很喜欢的三岛由纪夫更是近代作家中将这股情结发挥到极致。但是相比起三岛的颓然和深奥,伊坂的态度似乎更能感染现代的我们,在明白了生死界限后,仍然想要追求快乐的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死神“千叶”爱好人间的音乐,甚至可以为音乐而牺牲作为死神的原则的原因吧!
http://www.shinigaminoseido.jp/ 电影网站
死亡笔记
——如果你可以掌控任何人的生死,时间及方式,这感觉简直太爽了。
不得不说,死亡笔记的成功的确让我着实对日本人的YY主义佩服到五体投地。这部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还是真人版都可以说是经典之作的YY巨片,再次表达了人性中最普遍也最可理解的一个生死观,就是我们都试图掌握自己甚至他人的命运,即使我们明知要付出代价。但是那种惟我独尊、“只有我知道”的感觉,依然是那么让人内心充满着焦躁与狂喜。
遗憾的是,现在的我对这本笔记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一部大概只有真正的科幻迷才会坐下来好好欣赏、并且能够欣赏的绝对低成本科幻影片。同样是不死之身的男主人公,因为命运所必须的“迁徙”原则而向他的同事告别,整部影片在看似枯燥冗长的聚谈中开始,发展,并结束。没有悬念,就是悬念,没有推理,就是推理。
因为永生,所以不能接受你的爱。因为我必须离开,所以只能告别。
永生的痛苦就是永远要承受失去的痛苦和折磨,无心,所以无爱。
写到这,我又想起《天帝妖狐》中那句最让我潸然泪下的话:
——谢谢,愿意触摸我的人。
当我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选择永生,我要经过多少失去的痛苦才知道自己多么自私。我以为死亡是最可怕的事情,却不知最深切的恐怖来源于失去与遗憾。
自私,自私!当爱我的人愿意触摸我的丑陋的肌肤,当我可以感受到那种温暖与爱,你又是否能知道,我的内心在幡然悔悟的那一瞬间,经历着多么艰难的磨砺。
惟爱永生!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