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好像帮我回顾了一遍青春期的内心历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开始读不进这个故事,因为全书开头的简介已经讲得挺清楚了,这就是一个中产家庭未成年的体面女孩子,随着一点点被迫接受成人世界满是虚伪的残酷真相,逐渐“堕落”的故事。
我想不明白,如果这个故事的走向和底色已经奠定了,我还有必要再去细读体会一遍吗。我甚至怀疑过费兰特这本书是不是不太够格。
转机发生在阅读这本书的后半程,我逐渐开始喜欢这个故事。我和乔瓦娜一起开窍了:从前觉得见证黑暗没有意义,只会把人卷进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个想法真的太粗浅了。
青春期少女总是怀揣着水晶般的美妙理想,这个理想折射出的是令人歆羡嫉妒的同侪or昂头仰视的长辈,还有一无是处极其自卑的自我。但只要多走几年必不可少的弯路,就会明白,众生皆苦,没有谁是命定的上帝宠儿,每个人都有阴暗的,难以启齿的一面。以前觉得漂亮的女生连抒发的忧愁都动人几分,现在觉得,没差啦,没有人身在童话世界,也没有谁是真的“公主”。
再者,从来没有什么“万丈深渊”,成长过程中每一次剧烈的对个人价值观的冲击,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迸发,如果可以历过这一劫,浴火重生,个体就能够带着更为深沉的思考,走向更高更远处。与破碎又黏合起的自我相比,我才不愿意做一个永远被谎言“保护”的精致无暇瓷娃娃。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菜刀斩乱麻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