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弗洛伊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精神分析研究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对此不带任何偏见。在从表面特征追踪到隐藏着的根源的工作中,精神分析唯一的目的,就是揭露联系。”
这句话出自本书第三部分——弗洛伊德分析现代文明社会之下的心理性阳痿部分。想必各位读者早在阅读本书之前,就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有所耳闻。正是他的理论,为后世的心理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他是精神分析研究的创始者。他的理论在如今对我们所有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笔者也必须坦言,在此前笔者并未深入地了解过弗洛伊德及其理论。即便读完本作,笔者也难说对其中内容了解有多深入。因而,就此点而言,确实只是一场浅读浅论罢了。
本作共有四个部分,为艺术、文学、恋爱、死亡,收录了弗洛伊德笔下诸多论文。弗洛伊德在各个方面,诸如神话、艺术、诗歌等,都应用了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各种议题及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就拿开篇引用所在的部分以作论述,弗洛伊德在论述过程之中,将心理性阳痿“简化成了柔情和肉欲两种情欲感觉之间的分裂”。随后又指出这一矛盾在主题成长过程当众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并谈到了当代文明社会中人们所受教育对男女性的不同限制。若以当时的视角而言,不难想象这番理论是如何极富才气且颇具参考性的。即使笔者以当今视角来看,弗洛伊德的论述同样可以说是深入浅出,逻辑鲜明。
又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弗洛伊德的分析多是为了揭露所谓的“联系”。文学作品背后蕴藏着作者何等的情感与意图,艺术作品解析之中又能给欣赏者带来如何的感悟。而令笔者深受其震撼的,亦是最后一段,也就是其对死亡的论述。在这一部分的开篇论文,便是其写于1915年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人类死亡的思考。弗洛伊德对于战争与和平、个体与集体、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甚为精彩的分析。他对个体的沉浮抱持着怜悯的态度,对于“不可避免的战争”做出理性客观的剖析。很多论点在现在看来,仍是无比受用。弗洛伊德的伟大,可见一斑。
诚然,在现在看来,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已然不能适用。如若全盘信之,自是不可。笔者也不过寥寥几句浅谈,算不上什么正式的评价。但其伟大之处及意义同样不可被忽视。若以了解其思想、开阔眼见而言,这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