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不一样的山海经世界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言: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让太史公也不敢断言的山海经在华夏子民的心中从古至今一直是神秘的存在。 成书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它囊括了四海八荒的山川河流、奇人异兽、古怪国度。关于这本书的性质,众人聚讼纷纭。即使是今天,《山海经》的素材仍被用于影视剧、游戏、绘画、动漫等等。 像欧美电影《神奇动物:格林沃德之罪》中出现的驺吾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日本热门动漫火影主角鸣人体内封印的九尾狐也是出自《山海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正是由于它的神怪魔幻,《山海经》一直游离于官方学说之外,不被正统所接纳。也正因此汉人刘歆所编纂的版本再未更改保留至今。今本《山海经》即刘歆编纂版分为《山经》五篇和《海经》十三篇两部分,总共十八篇。 《山经》按照南西北东中顺序根据山川河流的自然走向依次描述动、植物、矿物分布,是“一部以实证性地理实录为主,偶或掺杂神怪内容的地理博物著作,这一点已基本定论。”而让古今学者们众说纷纭的是以海为经,罗列四海方国风俗景观的《海经》。 有人视它为有实用价值的山川地理志,对它的研究,从原有的地理范围,扩大到全中国、全亚洲以及整个世界;有人列它为数术类刑法家之首,与巫术占卜混在一起;有人说它只是古人的奇思异想,虚构的神话故事,被称为“古今语怪之祖”。 而刘宗迪的《失落的天书》以新颖的角度阐释了《海经》实为一副月令古图,是华夏先民岁时观象活动和节日庆典的形象写照,体现了古人原始时间观和空间观。作者从两个方面解释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山海经》的误解: ①地理学误解 “指的是《海外经》和《大荒经》作者将历时的岁序图卷误解为共时的地理画面。”由此“岁月变成山川,天书变成地志。” 《海经》中的地名分为多种。其中一种是真实、固有的,像大荒东经和大荒西经中的七对日月出入之山,壑眀俊疾、明星、合虚、大言、日月山、丰沮玉门、鞠陵于天这些山川地名不是为了标记地理,而是为了标记方位,正是古人据以观测太阳的南来北往来确定季节和月份的天文坐标参照系。 另一种是在古图中并非地名,却被《海经》作者误解为地名的。如《大荒经》中的西王母之山、轩辕之国、昆仑。与大多数名不见经传的地名不同,昆仑即是中国地理学史上著名的大山,也是中国神话史中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对于昆仑的研究一直是《山海经》地理研究经久不衰的中心话题。 而对于昆仑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山?究竟在什么地方?世界上是否真实存在这样一座山?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往今来诸家昆仑说有数十种,而这些昆仑记载都不是真正的昆仑。作为昆仑说起源的《山海经》多处记载了昆仑位于西方,所以探险家们不断向西方寻找,但是并没有找到。 本书认为正是因为他们将《海经》这样一副月令岁时图景误解为方国地理和风俗景观,才越走越远更加找不到。世界上本就没有一座叫做昆仑的大山。它也不在西方,而是在东方,是一座观测日月星辰的人工观象台。昆仑就是古时的明堂,而明堂就是观象授时之所,是先王所有重大神圣活动举行的场所。 ②神话学误解 “指的是《海外经》和《大荒经》作者将古月令图中的人间岁时行事场面误解为远方绝域的神鬼物怪传奇。” 《山海经》中描述的“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出自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是既令人着迷又令人困惑。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古人凭空想象的? 实际上“羽民国”的人“身生羽”是因为其人身上缀有羽毛作为装饰;“二八神”是一行八人共两行联袂作舞的舞者;“毕方鸟”是独足而舞的舞者。“大人国”“小人国”是在画面上人物尺寸大小的区别。交胫国“为人交胫”实为两腿交叉之象……这些稀奇古怪的描述不过是对岁时行事场面的描写。因《海经》作者不解其真意而误解其为“怪力乱神”。 还有像在中国神话乃至中国本土宗教具有重要的地位的西王母真的是来自遥远的西方吗?她是否是真实存在的? 刘宗迪认为西王母“西方说”正是来自《山海经》。由于西王母处于整个岁时画面的西方之位,随被误解为其处于现实世界的西方之地。 岁时图中西方之位又是季秋之时,《海经》真正描写的是秋收庆典活动。秋尝仪式的目的是为了祈求人寿年丰,其中西王母的原型是秋收庆典仪式上扮演始祖母的神尸。始祖母,谓“王母”,“西”是由于人们误解《海经》为地理图,所谓西王母实为东方的王母。 除此之外,还有夸父逐日、日载于乌的神话出处,女娲补天、共工撞不周山神话故事与龙星纪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的泰山封禅仪式,这些都与《海经》这副月令古图有关。 如果你想知道这些中国古老神话和传统仪式的渊源,不如来看看刘宗迪的《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它展现了不一样的山海经世界,颠覆了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