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大师”?如果我爸是梁启超…
今年上半年很火的一本书《荒野上的大师》
民国初年,内忧外患,国土沦丧
在这样的坎坷蹉跎里,
大批耳熟能详闻明后世的“一代宗师”
以自己的学术和实践,守住了民族的最后一丝尊严。
地址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营造学社……
这些乱世里,苦难中,艰难创立又几经流离的四大机构,
串起了一代人的生活,也指引了将来中华民族许多学术研究的方向。
梁思成、梁世勇、李济、赵元培、吴宓、林徽因、傅斯年、陈寅恪……
我们当然都在历史的叙事和从前的课本里看过太多大师们的事迹。
书里以人物、以机构为主线的叙事,
能够跟着作者的记录,鲜活地看到一代人,
有格局,有见识,有尊严,有实力,有毅力,有魅力……
“他们并未将罪责归咎于时代,没有因为外力干扰而忘记本分,他们在荒野之中,于书斋之外,上下求索,努力恪守精神的尊严。”
感动吗?当然感动,经常在半夜阅读到那些曲折艰难,那些遗憾和悲壮,都挺想哭的,糅合着感动和哀伤,澎湃着他们的付出与坚持,哀伤与时代和命运的动荡无常。
确实,没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以自己的名字开创的新纪元。
以上,致敬荒野上的大师。
读完之后,会开始想,为什么是他们,为什么他们是大师,真的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努力,更努力,艰苦,更艰苦,更能定的住,更能迈的出,大家缺少的,真的只是那些努力刻苦坚持与担当吗?
我觉得并不是。当代,许多的人,读书的时候在书桌前枯坐苦读,毕业了之后在写字楼里007,在外卖路上争分夺秒,在大城市你蜗居,在通勤路上奔波,吃的苦从来不少,也不是守不住枯燥。
但是,没有大师,也不太可能凭空靠着努力和刻苦,就产出一个大师。
我们看着那一代人生活的颠沛流离,以生命和时间,以精力和热血去苦守个人和家国的内核,却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是如何构建起那样的内核。绝对不是靠着埋头苦读,不是靠着艰苦朴素。
书香门第出生,这批现代学术的开山祖师们,无不是贵族门阀子弟,早在那个年代里就读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受传统国学诗书礼义的浸润,又有着顶级学府的先进思想引导,他们之所以能在乱世动荡里,稳住脚跟稳住心,靠的不是努力刻苦,靠的是世世代代的教养积淀,靠的是学术指引,靠的是已经修炼而成且在持续进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
而很多人,并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这个运气,去修的这样一颗内核。
仿佛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上,有人被裸身扔进深海里,却连游泳的技巧都没有,在求生的边缘挣扎,幸存者无几。而另外一些人,懂一点水性,可以游,但是没有方向,势单力薄,不过是竭尽全力划水,知道精疲力竭为止。而这些大师们,他们的家室背景是一艘破船,他们的才学见识是一个指南针,纵然在大海上手握这两样东西,仍然扛不住风浪暴雨,仍然不知道边界彼岸,但是有方向,有希望,就有努力的意义。
对,意义、希望和方向,中国的百姓们从来不缺吃苦耐劳的精神,过去不缺,现在也不缺。但却的是那些方向和意义,缺的是见识和格局,教育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资源,而教育内容也未必适应当下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个梁启超一样的父亲,对着在名校读书的孩子说出“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困倦,困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的根源。”
这是一段很简单的话,但确实一段尽显心智优势的话。
他们为什么能专精学术,因为他们知道前方有路,路该怎么走。为什么他们能忍受艰苦,因为他们有苦中作乐的情趣与雅兴,一首琴曲,一首歌,一本书,皆能欢喜,那些从来也不是只有富贵可专享的东西。
“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的,由审美本能所触发锐感。”
梁思成在跋山涉水之后见到唐代木结构的古寺,遂有此感。山里的人天天面对,却未曾有这样的喜悦激荡。不是因为他们过于笨拙木讷,而是没有渠道和机会了解其背后的审美和价值,那种高门槛的享受,自然无法拥有。
我们崇敬着大师们的群星闪耀,崇敬着大师们的格局见识,敬佩着他们的才华与奉献,但更需要的是,想知道普通人如何建立起一套自己安身立命的内核,如果在跌宕你守住内心。虽然教育资源不再那么匮乏,人心却逐渐空洞。当人别人世世代代的积淀素养并非一代人可以有捷径取代,但是无论是孩子和大人,耳濡目染之间,还需要太多滋养浇灌内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