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需求的人的需求
阅毕。一本借着王子拉塞拉斯游历经历表达18世纪社会思潮、观点的哲理小说,很适合中学生阅读,每天磨一两章节,慢慢思索伊木拉克的感悟,不要认为他说的全部正确,要通过思考结出自己的果实。成年后看也合适,只是仓促的阅读进度难以发现隐藏在文字间瑰丽的哲思花朵,蘸满颜色的画布势必模糊了洞察世界的纯净眼眸。
王子出游只是一种形式,约翰生附加在人物对话中的观点才是关键,专业学者阅读呢,可以根据书中这些观点引申到18世纪的欧洲,交代历史现实,普通读者呢,不带脑子阅读,一样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得到大段大段的感想。至于伊木拉克、拉塞拉斯的这些话对不对,见仁见智,觉得有意义就捻取,觉得不对就忽略,像伊木拉克有一段谈到:听人诉苦对双方都是难受,人生不过短暂快乐,谁愿意将阳光淹没入愁云。的确,哪怕是亲密的伙伴,整日分享emo也招架不住,可作为朋友,倾听与接受又是对彼此关系的尊重,朋友委屈你放任不顾,何谈友情?关于此类的矛盾还有很多,婚姻、想象、孤独、灵魂,不要纠结其中,看看就好。
书尾蒲隆的译后记很有意思,文化人骂人不带脏字。信达雅,光顾着卖弄自己的中文墨水,可不想想不同文化语境下谚语是否可以置换?江郎才尽,我看是半吊子译者的搔首弄姿。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清新草木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