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需品”里,才有生活的情致与味道
周末两天,窝在窗边沙发上看故园风雨前的《幸得诸君慰平生》。
书里第一篇叫《金线珍》,4万字,是这个版本新收录的。看篇名看不出是啥意思,打开才知道,金线珍是一个老太太的名字,作者说,如果她还活着,现在应该有97岁了。
我没想到会在这篇文章里看到那一代已消失的上海老人,我外公外婆那一辈人。他们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修建的弄堂房子里,走惯了一步一响、陡峭难行的木头楼梯,在仅容一人通过的昏暗过道里停下脚步为年轻人让路,在公用的厨房里热热闹闹地烧菜,一边烧一边品评着谁家今天买的油带鱼和本地蚕豆更新鲜。虽然房子逼仄老旧,他们却总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净体面。如今的弄堂早就成片成片消失,即使有残存的,也不再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已经消失在往日的烟尘里。
文章里的金线珍和作者的姨奶奶是邻居,两个老太太都住在马当路的老弄堂里,认识二十多年,却谁也看不惯谁。姨奶奶为人清高独立,喜静,家里不留一丝多余的东西;金线珍却爱热闹,爱囤东西,家里堆满了各种箱子和老物件,还总有一群人进进出出,闹哄哄的不知搞什么名堂。金线珍说姨奶奶话不会说、事不会办、人不会做,是个“寿头”;姨奶奶说金线珍“不讲尊严”“虚荣心最强”“冒牌货”,叫作者“伐要睬伊”。两人针锋相对、互不搭理,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遥遥守护着彼此。也许她们虽然看不惯对方的外表,却看懂了、并且尊重着对方真正的人性。而作者也在无意中发现,在金线珍的“冒牌货”这三个字背后,其实藏着一个令人怅惘的故事……
这篇文章后劲很大,看完了让人叹息很久。叹息,是因为故事里“有情”。
“有情”是这本书第一辑文章的目录名,记录了作者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作者的笔触异常生动细腻,看得出一个高超的写作者把玩文字的节奏感和幽默感,但比这更珍贵的是面对生活的纯真热烈和敏锐感受。她说,“虽然人到中年,但生活对我来说依旧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得不战战兢兢尽量地记载下来。”
这样的书其实很难给别人推荐,因为它不是米面油那样的必需品,也不能许诺你什么功能和疗效。文学本就是非必需品,但是,(经历了封控的上海市民应该最知道),生活的情致、生活的味道、“生活”而非“生存”的快乐,不就在那些“非必需品”里吗?
如果要推荐,我想说:这本书的豆瓣评分是惊人的9.7分,我看完了之后也心悦诚服地打了五星。不是非看不可,但打开书你会知道,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