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没有对这边大笔墨的铁原,上甘岭两地的描述,一笔带过,倒是白头山家给了美帝伤心岭(百度一片把上甘岭误为伤心岭)
2、长津湖直至把沃克赶出首尔后,美帝迫于盟友压力给出和平条件,虽然是耍的手段,与2年后谈判给的,实际情况无太大出入。太像股票。一边觉着杀得过瘾,不断补仓,一边部队高层措手不及,认为非扩大为世界全面战争不能逆转,结果是政府派直接钦差到军队基层了解情况,发现并非如此,还可控制为局部战争,于是,又打了2年
3、当时美帝还没现在扯犊子,麦克阿瑟是说撸就撸,讲实效重结果,也迅速破解了志愿军的三板斧。
4、看《黑鹰坠落》《漫漫回家路》,美国大兵仰在载具中,在逼仄的巷道中突突突,那么在半世纪前朝鲜战场,志愿军也是这样被突突突,可以想见,长津湖一战,分别从柳潭里,新兴里撤回下碣隅里,再一路逃到古土里,经水门桥跑到咸兴的美军,一路就是这么冲破志愿军包抄的。同样的情况还将延续到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围而不能吃。
5、水门桥,此书中只是记载名为水库简易桥,在美军大部队撤到之前,被炸3次,最后那道约5米的跨度,被美帝空投2套预制钢架修复,美帝波澜不惊,志愿军却是用尽全力。
6、在边打边谈的后半程,双方的伤亡人数,超过了前半段的运动战,而实际控制线,变动不大。让双方都意识到,再干下去,毫无意义。
7、前不久拍的《跨过鸭绿江》,关于谈判情节与此书对得上,真是如孩童吵架,可干座2小时不说话,胡搅蛮缠不讲正题。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旅行者一觉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