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永远有一堵墙,有人在墙外,难以窥见墙内的真相

《野性的证明》本书是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代表人物——森村诚一的证明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森村诚一,自六十年代脱颖而出,一直致力于推理小说的创作,他不仅继承发展了松本清张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特色,而且还在作品主题、人物塑造、故事构思、语言对话上独树一帜,成为七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推理小说家。他被称为“日本推理文坛五虎将”之一,其扛鼎之作《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在日本掀起了“证明”浪潮,开创了日本推理小说的新纪元。

证明三部曲中最为有名、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人性的证明》, 这部小说在 10个月内再版30多次,半年中销量达300万册。该作品荣获“第三届角川小说奖”,被列入世界侦探小说的十大精品之一,在1977又被改编为电影《人证》走上了大银幕,引发全民轰动,风靡世界各国。
更加让人钦佩的是在八十年代初,森村诚一创作了长篇纪实小说《恶魔的饱食》。这部纪实文学以大量的事实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731部队进行人体细菌试验的罪恶行径。
森村诚一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构思、严密的推理和细腻的心理描写独占鳌头,内容以展露社会现象,探究人性的丑恶为核心。他以无畏的精神表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目的:“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 “当一个作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 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是我生存的意义。”
《野性的证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风道屯,这里仅居住着五户人家,共十三口人。由于人口不断外流,目前剩下的这五户人家,成年的孩子也都跑到城里去了,留在家里的仅仅是些年老力衰的长辈和年幼的儿童。某天,这里成为了一个大屠场。全村男女老少十三口人,不知原由,全都惨遭杀害,尸陈荒野,血流成河。
经过仔细勘察,其中一名死者并非本屯人,是一名外来旅行途径此地的年轻女性。以此推断村中有一名年仅八岁的女孩“长井赖子”幸免遇难。
事件发生的第三天,长井赖子在岩手县岩手郡黑平村的蟹泽屯被发现。但受到过度惊吓的她,已经丧失了过往的全部记忆,除了记得一个“穿绿衣服的人”带她来的以外,什么都忘记了。
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小女孩为什么能够幸免遇难?究竟是谁导演了这一幕惨剧?没有抢劫财物,没有污辱女人,凶手的做案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然而事实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村中当时还发生了一些怪异的现象。一种叫做埃尔维尼亚的病菌污染了圆白菜,圆白菜成片成片地腐烂,发出阵阵的恶臭。但植物的恶臭却掩盖不了另一种恶臭---尸臭。
这本书用推理悬疑的框架讲述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问题。当我们距离真相越近时,我们越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面对现实的无力。不愧是社会派代表人物,作品距今这么多年,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无趣。反而故事情节的展开非常抓人,每一个人物的形象和内心刻画都真实而细腻,好作品果然禁得住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