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日记


《蜻蛉日记》是日本平安时期文学的代表之作,属于王朝女性文学。最著名的王朝文学当属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及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这些作品都出自于贵族女性之手,具有情感细腻,文笔优雅的特点。 本书的作者藤原纲道母是一位王朝官员的妻子。但是在那个一夫多妻制的社会里,她并不能每日都见到自己的丈夫。当时实行的是走婚制度,男性到女性处过夜,住到夫家的才是正妻。这位藤原纲道母并不是正妻,而且“藤原纲道母”这个名字也是在她儿子的名字藤原纲道之后加一个“母”字构成的,并非其实际的名字。 藤原纲道母是一位非常擅长和歌的女性,在《蜻蛉日记》这部作品中共包括了她与丈夫、朋友等人互赠的和歌261首。虽然和歌对标的是中国的宋词,但是其中的韵味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不过和歌的主要特点是风雅委婉,与藤原纲道母独守空房的孤寂与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倒是十分契合。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记录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其他女人的嫉妒;中卷里藤原纲道母开始寄情于山水,经常上山参拜,甚至动了出家的念头;下卷的藤原纲道母坦承自己已经年老色衰,羞于见丈夫,记录了很多儿子和女儿的交友之事。 据说藤原纲道母是平安时代的三大美人之一。但是这并没有让她的日子好过多少。很多时候她的多愁善感都过了头,整日都在怀疑夫君故意疏远她,不来看她,不爱她。但实际上从她的日记来看,几乎每次她刚抱怨完没几天,夫君就来探望了。但是随着她的夫君不断加官进爵,事务越来越繁忙,而且再加上其本身好色。因此藤原纲道母希望夫君能够日日陪在身边的愿望肯定是妄想。其实还是生活太过空虚的缘故。 “海阔难寻鸟之迹,君之情多身难觅,只有空悲戚。” “芒穗随风舞,君可随心各处去,妾不会明语。” “容颜现多思,皆因悲于被君弃,运如露弱言无意。” …… 书中随处可见这样悲悲切切的和歌,是自怜,也是在埋怨。但是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一件事上肯定是不对的,这也是从古至今千千万万女性悲剧的原因所在。和歌写得越动人,越令人心碎,就越是值得读者反思。犹如空中楼阁般空虚的爱情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