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希望卡西的耳朵没有坏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到李娟说有人说她的文章在粉饰苦难,但是我觉得看过她的《深山夏牧场》的读者都会清楚地认识到,李娟并没有在粉饰什么,她只是将自己看到的经历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她作为一个外族人,并不想干涉这些牧民们的生活,有时她惊讶,有时她困惑,有时她悲哀,但是她只是写下来,给大家看。
在这本书里李娟把草原牧民的艰辛更加细腻直观地写了出来。哈萨克牧民们对于疼痛和生死似乎并不敏感,他们因为活计粗重,生活条件艰苦,饮食上维生素的缺乏等而罹患各种慢性病:胃疼、手上长倒刺、脚气……似乎每个人都有疾病,比如卡西的耳朵,比如小孩子玛妮拉的残疾,比如扎克拜妈妈的牙疼。比起李娟的大惊小怪,他们已经习惯忍受,即使李娟给他们买了药,他们也会胡乱保存,然后乱吃一气。
然而他们明明对于生活又是那么得充满着期待,每一次拖依他们都会盛装打扮,每一次待客都尽量得周到。哈萨克人有一句俗语:财产的一半是客人的。看到这句话就不难想象,他们有多重视待客了。在书中李娟也不止一次说过,在转场的路上,每经过一家牧民,都会收到来自主妇端上的酸奶,转场的人也不下马,就在马上轮流喝光数量不多的酸奶,继续上路。
这个民族的原始和质朴令人动容。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草原上守着牛羊骆驼过一生,偶尔去城镇中采购,看看花花绿绿的世界,然后仍然回来,继续不动声色地忙碌着。牲畜们除了供他们吃喝,还可换来为数不多的钱,比如羊毛、干酪素。牧民们把自己的生活就固定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广泛普及的时代,游牧生活近似神话。
李娟,用自己清澈的文字搭建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一头是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另一头是辽阔而又艰辛的阿勒泰草原;这一头是高精尖的技术装备,另一头是牛羊和铺着花毡的毡房。李娟心疼这些牧民,但同时也尊重着他们。我们读者也一样。但是仍旧希望牧民们的生活能够更加方便一些,特别是医疗方面,多希望卡西的耳朵没有坏掉,多希望卡西还在这个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