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书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章节罗列的摘录。【】中是个人思考。
人类、文明、国家和个人如此脆弱;人生而不平等;财富的集中与再分配;所有潜在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发挥的社会,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保守可能比创新更重要;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导致进步。各种观念,给人启发。
==========================
第一章 犹豫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历史编纂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它只能算是一个行业,一门艺术和一种哲学——一个搜集史实的行业,一门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的艺术,一种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的哲学。
“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博弈论?预测造成的干扰使历史无法准确重现。混沌?初始条件的细微变化导致结果的大相径庭。】
第二章 历史与地球
人类历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而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要学会谦逊。【历史受宇宙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等因素的制约,尽管随着技术发展影响变小了】
第三章 生物学与历史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生命即是竞争。【战争与和平】当食物丰盛时竞争是和平的,当食物匮乏时竞争是暴力的。战争即是一个国家的觅食方式,战争是竞争的终极形式。除非我们的各个国家变成一个大而有效的保护性群体,否则国家之间必将继续上演狩猎时期个人和家庭的行为。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二个教训就是:生命即是选择。【自由与平等】在为食物、配偶和权力的竞争中,有的生物成功了,有的生物失败了。不平等不仅是自然的和先天的,而且还随着文明的复杂化而增长。所有的发明或发现都是杰出的个体所为,结果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更有甚于以往。自由和平等是永恒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方取胜,另一方即会死亡。只有经济才能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人,才会渴求平等;只有那些才智高超的人,才会渴望自由;最终结果总是智力更超群的人得偿所愿。乌托邦式的平等已被生物学判了死刑,立场温和的哲学家所能指望的最佳状态,是法律和教育机会的大致平等。只有所有潜在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发挥的社会,才能在群体间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优势。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三个教训是:生命必须繁衍。“自然”极其喜爱数量,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先决条件。低出生率的国家周期性地受到更加孔武有力和生育力强的群体的惩罚。如果人类的繁衍过快使食物变得短缺,大自然有三个办法使其恢复平衡:饥荒、瘟疫和战争。
第四章 种族与历史
埃及、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毫无疑问是地理上的机遇与经济、政治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而不是由于种族的原因。【《全球通史》里有封罗马人的信,信中劝朋友别买英格兰奴隶,理由是英格兰人很笨,啥都教不会。】
“种族的”偏见,有着种族起源上的某些依据,但它们可能主要由于后天文化(如语言、衣着、兴趣、道德和宗教)而产生。除了普及教育,没有别的医治种族偏见的良药。历史知识会告诉我们:文明是合作的产物,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对此有所贡献;这是我们共同的遗产和债务;受过教育的心灵,都会善待每位男女,不论他们的地位多么低下,因为每一个人,都对所属种族的文明作出过创造性的贡献。
第五章 性格与历史 【人性几乎不变,习俗和制度在变;创新与保守的价值】
社会的基础,不在于人的理想,而在于人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性又改变了多少呢?就已知的历史来说,人类的行为却又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
人性元素表。
有史以来,人的演化一直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物性的:其进化程度不是经由物种遗传变异,而主要是因为经济、政治、智力和伦理道德的革新,通过模仿、习俗和教育的力量,个别地或者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群体内的习俗和传统,与物种的类型和遗传因素相一致,也与个人的本能相一致;它们随时会做出调整,以适应那些典型的和不断重复的情况。【meme进化】
历史大体上是由求新的少数人之间的冲突造成的,大多数人只为胜利者鼓掌欢呼,并充当社会实验的人类原材料。
每100种新的思路,其中至少有99种,可能连它们试图去取代的旧传统都不如。因为这些习惯和礼俗,是无数代人在许多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一个荷尔蒙旺盛的年轻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他不能充分享有性欲发泄的自由?假如他不遵守习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在他足够成熟之前,还不明白性是一条充满烈火的欲河,必须处处设防、严加限制、约束自己,那么将会导致个人和团体的大混乱,并毁掉自己的一生。
那些抗拒改变的保守派,与提出改变的激进派具有同等价值——甚至可能更有价值,因为根深比叶茂更重要。 新观念允许进入人类赛场之前必须经过预赛。老年人抵制年轻人,年轻人刺激老年人,都是对的。经过对抗才能产生创造性的力量,才能带来富有活力的发展。
第六章 道德与历史
史识无多者,会强调道德规则是易变的,他们断定不必拿它太当真,因为它因时因地而异,甚或时而相互矛盾。史见丰富者,则会强调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并断定它不可或缺。
道德规范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它们不断调整自身去适应历史和环境的条件。如果我们把经济史分为3个阶段:狩猎期、农业期和工业期,我们会发现一个阶段的道德规范在下个阶段会改变。
好斗、残暴、贪婪和好色,在为生存而战斗的时代,是一大优势。很可能今天的每一种罪恶,在以前都曾被视为品质——一种使个人、家庭或团体得以生存的美德。男人的罪恶可能是他崛起时的遗迹,而不是他堕落时留下的耻辱标记。
历史提醒我们,罪恶在每个时代都曾蓬勃发展,这似乎能给我们一丝安慰。在我们的时代,同性恋的受欢迎程度,甚至难以和它在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相媲美。伏尔泰将历史主要视为“集人类的罪恶、愚蠢与不幸之大成”。
即便是在记载的历史中,我们也能发现许许多多善良的故事,甚至高贵的故事。谁敢说不能写出一部人类善良的历史呢?
第七章 宗教与历史
即使是持怀疑论的历史学家也对宗教保持谦卑的尊重,因为他看到了宗教在每一块土地、每一个时代,都发挥着似乎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不幸的人、受难者、孤儿和老人来说,宗教带给他们超自然的安慰;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把这种安慰看得比任何自然的援助更为珍贵。它帮助家长和教师管教年轻人。宗教让社会最底层的人有了存在的意义和尊严;通过宗教的一些仪式,人间的习俗变成与上帝的神圣关系,从而形成稳定的力量。宗教使穷人不会再去谋害富人。因为人生而不平等,所以注定我们有许多人经受贫穷和失败,对于失意的人而言,某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希望是替代绝望的唯一选择。摧毁了希望,阶级斗争就会愈演愈烈。天堂和乌托邦,就像井中的两个水桶,一个上升,另一个就会下降;当宗教衰退时,共产主义就会兴起。
天主教得到了两种人的皈依,一种人对理性的不确定性感到苦恼,另一种人希望借助教会来压制内部的混乱,以及抵制共产主义的浪潮。
如果有理性主义想要统治世界,而不考虑灵魂对宗教的需求,那么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就告诉我们,这样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历史的一个教训就是,宗教具有多次生命,有复活的传统。只要有贫穷,就会有神灵。
第八章 经济与历史 【经济的重要与局限。财富的集中与强制再分配。】
按照马克思的描绘,历史是运行中的经济——个体、群体、阶级及国家为了食物、能源、材料和经济实力所开展的竞争。政治体制、宗教机构、文化创造,都根植于经济现实之中。毫无疑问,经济的解释能阐释很多历史现象。但马克思没有声称,个人总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他可能低估了群众运动中非经济诱因所起的作用。有时群众的情绪、政治权力、军事力量可能是更明显的原因。【颜色革命,宫廷政变,安史之乱】
小农场无法使用最好的设备来实现盈利,迫使农业活动再次走向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所有权下的规模化生产。农业成为了一个产业,不久农民就必须在成为资本家的雇工亦或是国家的员工之间进行选择。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治钱者治一切。”银行家爬升到经济金字塔的顶端,他们研究价格波动,知道历史总是会通货膨胀,钱是聪明人应当藏入地窖的最后一样东西。
过去的经验毫无疑问地告诉我们,每一个经济体系或早或晚都要依赖于某种形式的利润动机,以此来唤起个人和团体的生产积极性。像奴隶制、警察监督或者是狂热的意识形态,都证明生产率太低,成本太高,或太短暂。
正常情况下,一般来说,人的价值是根据他们的生产能力来判断的——战争情况下是个例外,那时人的排名会根据他们的破坏能力而定。
专制主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延缓财富集中的速度,民主政体因为准许最大限度的自由,会加速集中。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这种集中程度可能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众多穷人数量上的力量与少数富人能力上的力量势均力敌,此时不稳定的平衡便会造成危险局势。历史对此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或者是通过立法,用和平的手段重新分配财富;或者是通过革命,用暴力的手段强行分配贫困。
我们的结论是,财富集中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可以借助暴力的或者是和平的部分再分配而得到周期性的缓解。就此而论,所有的经济史都是这个社会有机体缓慢的心脏跳动,财富的集中和强制再分配,便是它巨大的收缩和扩张运动。
第九章 社会主义与历史
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财富集中与财富分散历史乐章的一部分。 公元前2100年的苏美尔,公元前1750年的巴比伦,埃及托勒密王朝,罗马戴克里先皇帝,汉武帝,王莽,王安石,13世纪秘鲁的印加。。。。 在秩序和安全恢复之前,可以舍弃一切个人的自由。这里的共产主义,也是战时经济。也许因为出于对战争的持续恐惧,共产主义得以存活下来;只消一代人的和平,它便很可能被人的本性所侵蚀。 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东方就是西方,西方就是东方,这一对双胞胎很快就会团聚。
第十章 政府与历史
英国诗人亚历山大 · 蒲柏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对政府的形式提出异议。历史对所有的形式,以及政府这种普遍存在的东西,都会给予赞美。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秩序;有组织地集中使用暴力,是无数私人手中的破坏性暴力之外的唯一的选择。
柏拉图把政治演进归纳为君主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和独裁政治相继出现的过程。
君主制似乎是最自然的政府体制,因为它的权威适用于群体,就像父亲在家族中或首领在战士们中享有的权威一样。如果我们以兴盛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政府的形式,那么我们应该给君主制掌声;相对而言,民主制一直是其中的插曲。 君主制取得了中等的成绩。这个制度因为继承而引起的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和它的连续性和“正统性”带来的好处一样多。当这个制度采取了世袭制时,所带来的愚昧、奢侈、裙带关系、不负责任和奢靡之风,可能要比高贵气质和政治家风范为多。现代国家的复杂性,让任何想控制它的单一头脑都归于失败。
大多数政府是寡头政治——有少数人来统治,这少数人或是因为出身被选中,如贵族政治;或者是被宗教组织选出来,如神权政治;亦或是因为财大气粗被选出来,如民主政治。多数人的统治是不自然的,因为多数人是不能够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参与统一的具体行动的,但是少数人却可以做到。
贵族政体,人类历史上的恶政。现代的贵族中产生了无所用心而又浅薄的享乐主义,他们一生都是假期,将特权地位享受到极致,常常不拿责任当回事。一些贵族政体便是由此没落的。
个人的明智,来自于他记忆的连续性,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链条一断,就会招致疯狂的反应,就像法国大革命时的巴黎大屠杀一样。
由于财富是一种生产和交换的秩序和过程,而不是囤积(大多数都无法长期保存的)货物;是一种个人或机构的信托(“信用制度”),而不是纸币或支票的内在价值。因此,暴力革命对财富所作的再分配,并不会多过对财富的损坏。对土地可以进行再分配,但是人们之间天然的不平等,很快就会形成新的占有和特权的不平等,形成新的少数人的权力,他们的本能从本质上说和过去的少数一样。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唯一真正的革命者,是哲学家和圣人。
古代民主被奴隶制、贿赂和战争所玷污,根本配不上“民主”这个名称。 经济的自由,即使在中产阶级中,也越来越稀少,使政治自由成了安慰人的漂亮话,这并不是因为富人邪恶,而是由于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由于人性。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每一种进步,都是对才能优异者的额外奖赏,从而也会加剧财富、责任和政治权力的集中。 在所有政府形式中民主是最困难的一种,因为它需要最大限度地普及聪明才智。教育是普及了,但是才智却因为头脑简单的人众多而永远受到阻滞。一位犬儒者说过:“你切莫因为无知的数量巨大而崇拜它。”然而,无知也不可能被长期崇拜,因为它会自愿被安歇制造舆论的力量说操纵。林肯说过:“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这或许是对的,但是你可以愚弄足够多的人,以便治理一个大国。历数民主的缺陷之后,它还是要比任何其他形式的政治都要好。它的害处较少而优点较多。它推倒了特权和阶级的城墙,在每一代人中,它从各个阶层和地位的人中选拔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
第十一章 历史与战争
战争是历史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之一,不会随着文明与民主的发展而减少。在过去有历史记录的3421年中,只有268年没有发生过战争。
战争是竞争和人类物种自然选择的最终形式。战争或冲突是万物之父,是各种观念、发明、制度和国家强有力的来源。和平只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只能靠公认的霸权或势力均衡来维持。
国家有像我们一样的本能冲动,却缺少像我们一样的自我约束。
如果国家预见到与某个国家的冲突在所难免时,它就会煽动其人民敌视那个国家,并制造口号,把仇恨推到最高点。与此同时,它又强调自己是多么地爱好和平。
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合作,只有当他们面对外来的共同攻击时才会实现。
【地球和平的四种方式:1、高级外星文明的到来。2、火星建立强大政权。3、科技生产力发展始终快于人口增长。4、节育:新娱乐方式成瘾性超过交媾;计划生育。】
第十二章 增长与衰退
一种挑战是否会引起回应,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是,这取决于是否存在着由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思路清晰,意图强大(这几乎就是天才的定义),能对新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反应(这几乎就是智慧的定义)。
如果成功回应了一种挑战,而且胜利者并未元气大伤,这这个国家的地位和士气就会上升,从而使它有能力去应付更进一步的挑战。
当一个群体或是一种文明衰亡,是由于政治领袖或思想领袖在回应变革的挑战中遭受了失败。
在理性主义战胜了神话之后,是基督教之前一百年里怀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时代,随着基督教时代之后一百年里类似的胜利而出现的,也还是这样一个时代。若是处在旧道德规范已去,新规范尚未形成之间的伦常松懈时期,失去约束的一代人对旧的限制和生活方式,仅有一点残留的依附感,绝望之下便会陷入奢靡腐败,家庭伦理崩坏的混乱中。
【一个伟大的文明不会彻底死亡,文明可能衰败,但它的思想却可能发扬光大,比如不朽的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想。】
第十三章 真有进步吗?
若以国家、道德和宗教兴亡的全貌为背景,“进步”的观念本身就是可疑的。自孔子以来,哲学方面可有过任何进步?或者自埃斯库罗斯以来,文学方面可有过任何进步?
历史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至于只要在事例中加以选择,就可以为任何历史结论找到证据。以较为乐观的偏见选择我们的证据,我们也许能引申出更惬意的思想。
如果进步意味着幸福的增加,那么历史的进步就是子虚乌有的。 有没有更客观的定义呢?我们想把“进步”定义为增加对生活环境的控制。【人均寿命大大延长,人口大大增加】
不应该把教育仅仅当成事实、年代和帝王将相的资料堆积,也不能仅仅当作为了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必要准备,而是应当作对我们精神、道德、技术和美学遗产等尽可能充分地传承,其目的在于扩大人类的理解能力、控制能力、审美能力和享受生命的能力。
进步仍然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生来就有更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首先是这一遗产的创造和记录;进步就是遗产的不断丰富、保存、传播和利用。 如果一个人很幸运,他便能在去世之前尽可能多地收集他的文明遗产,将其传给他的子女。到了弥留之际,他会感激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遗产,因为他知道:这是养育我们的母亲,这是我们永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