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言行从未违背良知
稼轩词中间有这么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其实,醉里不仅能去挑灯看剑,而且能因醉识人。当然这个的前提似乎应该是还没有完全进入醉酒状态,用苏轼的一句诗来讲,就是: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正是在这个半酣的微熏之中,你才能真正地观察到所有和你对酌的人,他们的表情和言谈似乎都在酒精的作用下无法掩盖各自的内心,这样地直指人心,怕是高明的人选择的醉酒方式。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到一切,没有猜到一切。”这是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卷首写下的一段话。前天晚上,这位言行从未违背良知的人走了。在众多地报道中,我特别欣赏这么一篇文字的标题:《但愿索尔仁尼琴已原谅这个蹒跚的世界》。这是《潇湘晨报》的一篇评论,作者是晓宇。整篇文字内在逻辑是发散性的,没有挖空心思地堆砌词句来给索尔仁尼琴定位,只是貌似东拉西扯地言说。但是,这些言说背后其实已经定位了索尔仁尼琴,称他不是先知,而是证明与救赎。因为所谓先知,自古在俄罗斯的历史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包括自诩为先知的托洛茨基。
只是晓宇没有看到,或者说拒绝言说索尔仁尼琴在苏联走红的故事,因为这将严重影响到他的定位和影响。但是历史却有不容许遗忘这些过往的片段,赫鲁晓夫一手捧红索尔仁尼琴。他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在赫鲁晓夫的推荐下才得以出版的。这样一个在斯大林时代倍受压制,到了赫鲁晓夫时代突然串红,再到了后赫鲁晓夫时代又因为与赫的关系而广受非议。所有成为历史人物的人都是要被议论的,尽管所有被议论的人不一定非要写进历史。
《生活新报》给俄罗斯国际文传通讯社的报道配了个名字:《索尔仁尼琴走了,俄罗斯的良心永存》,我不晓得这个标题的意义何在,但是按照高莽的《高贵的苦难》中的描写,在俄罗斯东正教历史的传统中,那么多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都是在颠簸流离、生活困厄之中不断激发自我而走向崇高的。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民族的存在方式了,无论是伯林,还是其他人在研究俄国思想家的时候都是怀着异样的心情的,他们没有英美自由主义浸染的环境,也没有法德令人旋目的哲学成果,有的只是东正教传统下的隐忍,继而推之成为对世界谦卑的博爱。
伏特加很烈,应该是比茅台更烈的酒,只是这样的酒下肚之后能否写出诗来,就是个问题了。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因为唐朝的酒里面实在是含酒精太少了,近似于甜酒酿。所以,那样的斗酒下肚,实在是应该处在半酣状态下,妙笔生花再自然也不过了。烈酒却只能叫人郁郁沉睡或持续痛苦清醒,因之,俄罗斯的土地才会有适合跟国家机器一个脑袋思考的普通人,也存在那些持不合时宜思想或不同政见的人。那么,回到中国来,中国呢?只有能寄情山水的人,真正拷问民族灵魂的那些人,怕是只抽烟不喝酒的吧。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到一切,没有猜到一切。”这是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卷首写下的一段话。前天晚上,这位言行从未违背良知的人走了。在众多地报道中,我特别欣赏这么一篇文字的标题:《但愿索尔仁尼琴已原谅这个蹒跚的世界》。这是《潇湘晨报》的一篇评论,作者是晓宇。整篇文字内在逻辑是发散性的,没有挖空心思地堆砌词句来给索尔仁尼琴定位,只是貌似东拉西扯地言说。但是,这些言说背后其实已经定位了索尔仁尼琴,称他不是先知,而是证明与救赎。因为所谓先知,自古在俄罗斯的历史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包括自诩为先知的托洛茨基。
只是晓宇没有看到,或者说拒绝言说索尔仁尼琴在苏联走红的故事,因为这将严重影响到他的定位和影响。但是历史却有不容许遗忘这些过往的片段,赫鲁晓夫一手捧红索尔仁尼琴。他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在赫鲁晓夫的推荐下才得以出版的。这样一个在斯大林时代倍受压制,到了赫鲁晓夫时代突然串红,再到了后赫鲁晓夫时代又因为与赫的关系而广受非议。所有成为历史人物的人都是要被议论的,尽管所有被议论的人不一定非要写进历史。
《生活新报》给俄罗斯国际文传通讯社的报道配了个名字:《索尔仁尼琴走了,俄罗斯的良心永存》,我不晓得这个标题的意义何在,但是按照高莽的《高贵的苦难》中的描写,在俄罗斯东正教历史的传统中,那么多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都是在颠簸流离、生活困厄之中不断激发自我而走向崇高的。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民族的存在方式了,无论是伯林,还是其他人在研究俄国思想家的时候都是怀着异样的心情的,他们没有英美自由主义浸染的环境,也没有法德令人旋目的哲学成果,有的只是东正教传统下的隐忍,继而推之成为对世界谦卑的博爱。
伏特加很烈,应该是比茅台更烈的酒,只是这样的酒下肚之后能否写出诗来,就是个问题了。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因为唐朝的酒里面实在是含酒精太少了,近似于甜酒酿。所以,那样的斗酒下肚,实在是应该处在半酣状态下,妙笔生花再自然也不过了。烈酒却只能叫人郁郁沉睡或持续痛苦清醒,因之,俄罗斯的土地才会有适合跟国家机器一个脑袋思考的普通人,也存在那些持不合时宜思想或不同政见的人。那么,回到中国来,中国呢?只有能寄情山水的人,真正拷问民族灵魂的那些人,怕是只抽烟不喝酒的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