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组织运行的基本原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理一 官僚组织中的个人 其首要目标是晋升。
由此,形成两个必然:
必然之一
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通常是不相符的。因而,组织的效率首先不是设计正规的结构,而是解决偏离。
必然之二
成功的官僚个人做出的决策通常是利于晋升的。具有理想主义的个人选择退出。“劣币驱逐良币”是必然。
原理二 官僚等级制组织承担的任务是有限量的。
结合原理一,推导出——
为了使权力最大化和组织有效率,官僚个人作为下级应尽可能地作为上级代理人从事,减少种类繁多的“多余”任务。
原理三 提高组织效率会产生(巨大的)协调成本。
结合原理二,形成两种官僚的组织机制——
官僚自由企业:缺乏有效的中央控制;指挥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会对上级的命令进行适度(约25%)的修正与改变。
官僚帝国主义:通过教育(文化)、任命与撤换下属(下级、官僚个人)形成自愿合作的共同的文化传承,自主教化。
两种官僚机制形成光谱;一般地,一个组织会具备多样的特征。
原理四 官僚组织的控制技术主要是沟通和对执行的监督。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张库岑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