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

得感谢微读推送了此书,着实惊艳,尤其读了《鱼肠剑》、《子在川上》等篇后,非常叹服作者阿袁对女性(尤其大龄/高知剩女、中年知识女性)及文化菁英们幽暗、曲折心理的见微知著、洞若观火;更加妙绝的是她能信手拈来唐诗宋词,诗经昆曲、中外经典以做大量活色生香的“喻”来形象贴切地描摹、诠释林林总总微妙、隐晦的心理,可见其古典文学的积淀及将之融会贯通后挥洒的自如和酣畅。只是读多几篇后,稍有华美有余、人物个性雷同、不突出之感。
如下为藏策的点评:
1)“阿袁的小说像极了张爱玲,但细看之下却又分明有几分钱锺书的做派。阿袁也织了华美的袍,但织袍的丝却不像张爱玲那样是从旧小说里抽来的,而是如钱锺书般任才使气,用各种喻连缀在一起的。”
2)“阿袁用喻,讲究的是历时,是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间玩时空穿梭。阿袁的叙述语言就像莲藕,又像拔丝苹果,总能带起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记忆,总能把当下的人和事,与诗经,与唐诗宋词,与京剧昆曲打成一片,从而极具张力。钱锺书式的明喻,在她那里也被用得得心应手,”
3)“这些技法的奥秘无他,其实就是这个喻,这个喻到了阿袁手里后被做出了大文章,成了她打破现代汉语写作瓶颈的看家法宝。阿袁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属于汉语的雅正的叙述语言,看到了已被欧化了的现代汉语与自己的远祖打成一片的可能性。”
4)“阿袁小说里写的,大多是人的欲望,也就是饮食男女,这一点也像极了张爱玲。”
5)“阿袁看透了女人,所以写得精彩,写得入骨;可阿袁毕竟还看不透男人,她对男人的想象貌似还停留在唐伯虎那个时代。”
6)“阿袁的小说是绝佳的心理小说,最善于写女性极为隐秘的内心,表面上不过是家常琐事嘻嘻哈哈,内心里却早已千军万马刀光剑影硝烟弥漫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