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是勇气,畏惧才是对于死亡的常态表现
你经历过濒临死亡的感受吗?
你有经历过,得了重病,医生告诉你,你的生命余额所剩无几吗?
你有思考过关于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吗
关于死亡,中国人对于这个话题向来是避而远之,几乎不会去谈论。
甚至于,我小时候无意中说了死这个字,还被大人骂了一顿,并被教训说以后决不能再说这个字了。以至于,这个字在年幼的我心里成了禁字。
后来,看了很多仙侠小说,它们说,死亡之后,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们会经历六道轮回,有前世今生,不过是过奈何桥时,饮下了孟婆汤,就会忘记前世的一切,重新投胎。
或许是因为受到了这个思维的影响,好像对于沉重的死亡,并没有那么畏惧了。
即便理性告诉我,死亡实际上就如灯灭的过程,死了就什么也留不下,死亡是最恐怖的事情,可是那时的我并不能理解这一切。
可是,在《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中,精神科医生及国际知名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却详细阐释了病人面对死亡时,会经历的五个阶段,即否认与自我封闭,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它启发了我们对于死亡与临终的思考。
假如有一天,小明身上很不舒服,吃药好像并不能缓解身体的痛苦,于是去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表明,他得了不治之症。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心理会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他会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会去质疑,是不是医生拿错诊断报告了,开始自我封闭。
之后,他慢慢接受了他得了重病这个事实。
他会愤怒,会想不明白,为何我会得重病,凭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别人。
再然后,他明白愤怒无法改变,他开使思考,剩余的日子里,我还有哪些未完成的愿望,我能否跟苍天祈求,让我满足心愿再跨入黄泉。
而且在这个阶段,身体上的不适会加重心理的恶性变化,比如,因为化疗,身体瘦弱不堪,头发大把掉落,脸色异常难看等等,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就极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导致抑郁或是情绪狂躁。
直到病人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他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抗争,只是想一个人待着,平静地等待命运的闸门最终落下。
我从不曾知道,在重病之人从得病到生命终止时,会有着如此复杂的变化。
我所有关于死亡和临终的认知,都是从电视剧中人物角色的演绎而知晓的。
当年纪轻轻就得知自己得了重病,从不相信到愤怒,再或许是奔溃大哭。
当老人得知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回顾这一生,好像只是担心后辈成家立业,硬是要看着他们幸福美满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
还有很多。
死亡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大部分人忌讳谈论的。可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在不断地面临分离和送别,这种分离可能是相隔天涯海角,也有可能是阴阳两隔。
相隔距离很远,我们还可能安慰自己,还可以电话或写信联系,然而人间和黄泉的距离,也只剩下单线的思念了吧。
死亡或许很沉重,可是我们却必须去思考它。临终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都是如此。然而,既然事实无可更改,那么,就好好地做一场告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