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核心:理解视域的转变 证明: ①现代自由民主政制陷入了一种理论的危机 ②现代自由民主政制仍然保存了一种前现代思想的资源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将自身与整个前现代的政治传统断裂开 A马基雅维利 B卢梭 C尼采 论证: 现代性危机的存在→现代性的特征 “要理解现代性的危机,首先就必须理解现代性的特征” 现代性危机之表现的事实:“现代西方人再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知道什么是正义的,或者好的或者最好的社会秩序” ×过去(前现代):“人们相信政治哲学史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现代人的一种判断:“一切并非虚有其名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却无法赋予价值判断以效力;它仅局限于事实判断”(事实与价值的分离) ×政治哲学的前提:能够合理地赋予价值判断以效力 “理论智性的范畴以某种方式隐含了评价原则;但哪些评价范畴与知性范畴一样都是历史可变的” 现代性的危机为什么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危机(文化危机为什么是学院危机)? -“政治哲学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学院行当” ①政治哲人大多不是大学教授 ②现代文化(特点:理性主义)→相信理性的权力×不再相信理性具有能力赋予自己的最高目标以效力 现代性的特点:彼岸信仰的此岸化,不再希望天堂生活,而是凭借纯粹人类手段在尘世建立天堂 所谓世俗化,就是在圣经信仰丧失或者萎缩之后,保留具有圣经起源的思想(现代文化保有了前现代的遗产)→否定的表达→借助残留的圣经信仰成分,我们能找到过去的蓝图。 逻辑:如果现代性通过与前现代的思想的断裂而出现,那么,那些成就这一断裂的伟大心灵必定已经意识到他们做了些什么。 第一次浪潮: 第一个把所有先前的政治哲学当作在根本上不充分甚至不健全的东西明确加以拒斥-霍布斯/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的双重说法: A在君主如何对待臣民方面更多关注事实性的、实践性的真理,而非幻想 B我们的政治实践(力量)可以控制我们的政制(命运) 与古典政治哲学的对比: 古典政治哲学追寻的是最好的政治秩序,或者最好的政制(regime)→A 最佳政治秩序的实现依赖于哲学与权力的碰巧协和,依赖这两者之间几乎不太可能的携手并行(Plato the Republic) 最佳政制乃是对德性之实践最具指导性的秩序,而最佳政制的实现则只能看机运(Aristotle)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无法获致合适的质料,也就是说,如果可用的地域与人民的自然本性并不适合于最佳政制,那么便无法建立政制;至于能否获致合适质料,这一点绝不是靠缔造者的技艺便能决定的,而是看机运→B 马基雅维利: ①材料败坏,无法建立让人向往的秩序(同意传统理解) ②可以运用非常手段将糟糕的质料改造成良好质料的(区别于传统) 核心:作为质料的人,人性质料可以得到克服,因为质料是可以改造的 质料可以改造背后的转变:自然的视域与人的视域 传统政治论:目的论式自然,人的自然本性规定了其完善状态 自然→人 秩序→人(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的是秩序中的位置,但他并未创制这个秩序) 善=按照自然本性生活(自然→善)=安于特定的界限(因此德性本身就是节制) 整个前现代,包括古典哲学和宗教(雅典与耶路撒冷)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导向两重逻辑后果: ①要么不认真对待政治事务 ②要么以想象的完善状态来解释这些事务(君主国、共和国or上帝之城) 马基雅维利的改变:从人“实际上”如何生活开始,把目光降下来→重新思考德性 德性→国家 发生颠转 国家→德性 道德性→政治生活 颠转为 政治生活→道德性(在政治社会之外,道德性是不可能的) 实质:自然的视域与人的视域之颠转 政治问题由此不再依赖机运: a目标降低了,和大多数人的欲求相协调 b机运可被驾驶(政治问题→技术问题) 需要的东西:机运、圣恩、道德性、品格× 精密的制度√ 政治问题转变为:人实际能够建立的国家之良好组织 ①实际 ②“人” 马基雅维利的转折引起的两个变革 A现代自然科学(知识是主动的,价值来自人,国家是人工制品) B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政治:自然法、自然正义之目的× 自我保存√ ) 人取代了自然,权利取代了法(正当取代了正义) 霍布斯:畏死→洛克:私有财产权 总结: ①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 ②设想自然必须披上作为单纯人工制品的文明产物之外衣 第二次浪潮: 卢梭(开启)-浪漫派-德国古典哲学 针对第一次浪潮的①,反对绝对君主制和现代共和制(犬儒式重商主义),但无法恢复人的自然目的,接受现代自然状态概念 →重新解释德性概念 德性是一个在“历史”中塑造的过程(自然状态是向亚人性subhuman或前人性prehuman的)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的彻底化,出现了“历史”概念(彻底取消) 卢梭思想的两个方面 A关于普遍意志: 卢梭的自然状态是亚人性的,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好坏? 卢梭的自然人不仅像霍布斯的自然人那样缺乏社会性而且还缺乏理性,人不是什么理性的动物,而是作为自由施动者(agent)的动物→人拥有近乎无限的 可完善性 和 可塑造性 →人的自然本性完全不足以指导我们的自我塑造,仅仅告诉我们: “在某些条件下,也就是在其发展过程的某个阶段中,人只有依靠建立市民社会才能保存自身,然而,如果人未确定市民社会具有特定的结构,一个对其自我保存具有知道意义的结构,那么他便会危及其自我保存;所有社会成员均须同等地、完全地服从法律,而对于制定这些法律,每个人都必须能够有所贡献;这里必定毫无可能从法律(实证法)上诉到高级法(也就是自然法),因为这种上诉会危及法律的统治” 普遍意志→实证法(意志取代了自然法) 实在与应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第一次浪潮的解决方案——降低应在,俯就实在 问题:不彻底性,实在与应在的差别仍然保持 应对:卢梭的普遍意志——通过“历史”,使得实在与应在成为一个逻辑层次的内容,实在发展而实现应在 “理性的,或正义的社会(普遍意志之实存被确知为普遍意志,即被确知为就是理想)必然通过历史过程得到实现,而无须人们对此实现有何意向。” 正义不再外在于社会 特殊的普遍化→普遍→合理性→善(价值源于理性,源于一种作为形式的普遍性) 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 作为自由律令的道德律 取代 自然法 实质:人脱离自然的看护 →理性成为了指导人之未来的唯一可能 理性取代自然,应在的根基无论如何不在实在中 B关于生存感 卢梭一方面强调普遍意志,另一方面却同样对其有限制(“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由社会与专制社会的区别仅仅在枷锁是否合法→自由社会本身也是枷锁→在社会中人找不到自己的自由→只有从社会回归“自然”,才能找到自由(重新激活“自然”概念) 社会基于自我保存的自然正当而诞生,但这种自我保存和自然正当,也仅仅是派生的,并非最基本的事实: 生存情绪(原初的愉悦)→对生存是“善”的判断 | 生存(妨碍了最基本的愉悦,使人变得悲惨)→社会 结论:两种世界 ①德性、理性、道德自由的世界 ②自然、自然自由与善的世界 善与德性的分离:卢梭-浪漫主义 Eg浮士德 总结:自然与市民社会、理性、道德、历史的二律背反 第三次浪潮: 尼采沿着卢梭开启的生存情绪讨论,提出一种对于生存情绪的全新理解:并非和谐平静的体验,而是对恐惧与灼痛的体验(历史性生存情绪) 卢梭开启的历史感问题:黑格尔式历史本质解读-历史过程是一个合理的、理性的过程,存在着历史的顶峰与终结,真正的最终的哲学属于历史中的绝对时刻(历史的顶峰) 实质:终极的洞见是在终极的理想实现后达到的(调和目的论和历史) 终极的理想→终极的洞见 黑格尔之后的改变:历史过程是不可完成的 但上述说法仍残留了黑格尔历史观的特质:历史过程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的无根基信念 尼采的创造:历史的视域→我们总是在特定的视域中展开创造活动,发展自己的理想→一切理想是自由人类筹划的结果,只有在特定的视域中才可以得到理解→人类创造是一切价值的终极根据(价值内在于人的视域,人可以在历史中塑造具体的价值)→一种全新的筹划是可能的,“重估一切价值” 筹划与新洞见的内在一致(具体的筹划行动根植于尼采的历史视域解读) 问题在于,新的洞见本身是一种尼采发现的“真理”还是尼采自己的“筹划与解释” 他选择前者,并将其归结为“权力意志”→“价值重估的根基是最高的权力意志——该意志高于产生一切旧价值的意志” →只有超人而非一如其旧的人,才能够依据 重估一切价值 来生活 终极的洞见→终极的理想(并非黑格尔式的历史哲学的颠倒) 终极洞见为终极理想“开辟了”道路(终极洞见产生/塑造终极理想) 尼采和马克思的区别:无阶级社会的到来是必然的/超人的到来依赖于人的自由抉择 尼采对未来的构想仅仅是“一如其旧”的人的终结→超人or末人 尼采和马克思的一致:标志着机运统治的终结的是,人将首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自我主宰=机运统治的终结) 尼采的困难:人类生活必然伴随等级秩序→未来最高的文化所依据的必须是人的自然等级秩序(以人的品质排序) 问题在于:超人无限的权力如何能有自然等级秩序 尼采承认有缺陷或不完美,但并未将其理解为权威的自然本性,而是过去的遗产(历史发展到今天所留下来的遗产) 本性× 产物√ 为了避免人发展到权力巅峰时寻求一切人的平等,尼采需要权威性的东西,或者至少是某种无可避免的产物去建立秩序→意欲/假定权威→假定/朝向/意欲过去的东西→过去之回归 超人隐含了永恒轮回的自我要求 就“真理”而言:人的自然本性即“权力意志”(will topower)→表现为超克他者的意志(will to overpower)当然这里的他者可以理解为过去的自我,也可以理解为他人→尼采的自然人是残酷的 证明: ①自由民主/共产主义 来自第一/二次浪潮,法西斯来自第三次 ②自由民主制度的问题-尼采对理性的批判 ③自由民主制的支撑是西方前现代传统
浪潮 开启者 核心 道德理论 关于目的论 张力 第一次 马基雅维利 人的视域 内容是可以改造的 目标→基础 自然与人 第二次 卢梭 理性的视域 形式普遍性 历史的维度(理性进程) 目标+基础 生存与生存感 第三次 尼采 历史的视域 人的创造 只有基础 目标是被创造的 贵族与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