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致而百虑
第五章:一致而百虑 思维矛盾运动所体现的规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第一节:问题和意见的矛盾 “思维可以说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疑问”构成一个重要环节。 “审问看作是博学和思辨之间的必要的环节,通过博学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博学:获得丰富的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提出问题→论辩,思辨→辨明是非(正确的结论)→指导行动 疑问的两个方面: ①主观:心理状态→有知与无知的矛盾 a有疑问-对对象的无知 b发现问题-有所知 在主观上“意识到”有知与无知的矛盾 按:“疑问”不是一种状态,而是“意识到”某种状态→主体处在“运动”的“地平”中 ②客观:疑问的内容是问题,问题总有其根据,它是实际生活中矛盾的反映 a认识对象总是包含有矛盾 b认识主体本身以及人们之间都充满矛盾(按:此处是“主观客讲”,不是“主观主讲”) b1人们的文化素质、生活条件、实践经验千差万别 b2个体的智力发展,是由内部矛盾而引起的运动 主客矛盾结合,反映在思维和认识中→认识和思维充满矛盾 思维内容=矛盾运动的过程(→思维=矛盾的运动) 限制:主观、客观的条件 →我们把握的内容(事和理)在“矛盾”中→思维总是包含各种“矛盾” →“矛盾”都是主、客,知、行关系所决定的→主客,知行的矛盾反映到思维中成为“问题” →思维“表现”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a发现问题 b解决问题 两个环节交互运动,则“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前进,问题不断发生,不断获得解决,人类知识领域不断扩大” →人类知识无论怎样扩大,总是不能穷尽客观世界 按:在什么意义上去理解这种“规定”?-世界总会给我们的认识留出可能性,因为世界总有独立于人的一面(“侧显”) 问题:矛盾运动何以有其指向或目的/为什么认识不是以拓扑形或多面性展开? -规范与动力的问题 一种“厚重之思” 二、关于意见的矛盾 对话、讨论的过程中,会产生意见的分歧,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 →慎思明辨:把个人思考与共同讨论结合起来 个人思考可以被还原为共同讨论:在自己头脑里进行讨论、辩论,展开不同意见的论争 意见:由判断组成 判断:以命题为内容 命题:由语句来表达、陈述 真假:命题是否符合事实 正确/错误的判断:判断真命题为真/假 命题-真假,判断-对错(对错是“二阶”的“真假”) 判断真确的过程 ①展开论辩 ②在论辩过程中运用逻辑论证,运用“事实检验”(到达在“一定条件下”正确的结论) ③达到比较正确的结论 ④付诸实践 ⑤检验结果 按:“真假”在上述过程中是预先存在的吗? -冯先生并不承认某种绝对的“符合论”:“人类思维领域,老是有不同意见互相纠缠着,矛盾着,难分难解,这也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基本的事实” →人类既然永远不可能完成对于绝对真理的认识,换言之不可能真正断定“a命题”为真,是由于“a命题”作为“命题”总已是人活动参与,活动渗透的 →作为“命题”的“真”(一阶真)不是“符合”的,没有独立于“人”的认识的“真” 人总是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塑造“命题”,作为“中介”的“命题”总是一方面呈现在人的视野中,一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 →作为“判断”的“真”(二阶真)不是“符合”的,没有独立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的“真” 人总是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对某一命题加以分疏和把握,作为“中介”的“判断”总是一方面符合人的现有认知,一方面具有发展的可能 →一种纤巧之思
三、“一致而百虑”的思维矛盾 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而达到一致,通过不同途径而达到共同目标。 a行动上“同归而殊途” b思想上“一致而百虑” a、b互相联系 b→“一致”和“百虑”不断反复地前进上升的运动 (“而”描述这一运动本身,作为一致和百虑的居间or中介) 反对①独断论 ②相对主义 ①:一个人把自己的意见当作真理,把不同于自己的意见一律视为谬论,把真理和错误的界限说成是截然分明的 孔孟→经学独断论(按:这里涉及冯先生对于经学独断论的界定-把意见当成义理,其实质似是泛化了经学独断论) 经学独断论→理性专制主义(这边的推理是令人困惑的,把意见当成真理,强迫他人接受是专制主义,但为什么是理性专制主义?) 反对经学独断论是中国近代的一个核心任务 ②:无法对意见的分歧做出正确的评判,谁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 墨辩与荀子对庄子做出批评,要求1遵守同一律2把握矛盾运动3要有正确的态度(仁心、虚心、客观无私心) 荀子仍然有独断论倾向→超越专制/相对主义 →《易传》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①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通过意见的争论,达到了一致的结论,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了共同的目标 (百虑→一致) ②而“一致”又产生“百虑”,同时又引起不同的意见分歧,于是又有新的争论 (一致→百虑) ③一致与百虑的循环运动→认识表现为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这一过程是一个“把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的过程,也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按:此处的“分析”与“综合”描述的是思维的两种不同运作方式-二者不是交互,而是交错-“一致”内部正是“百虑”,“百虑”深层正是“一致”,正如“分析”以“综合”为其基础,“综合”又以统一的“分析”为其奠基 问题:一致而百虑的核心是“而”,通过“而”,“一致”和“百虑”这两个过程如何扭在一起,并不断运作? 第二节:观点的斗争 一、观点的涵义 观点:一贯性看法,贯穿在意见之中,统率各种意见 观点是观念的“结构”(成系统的),这种观念结构通常是意念图案与社会意识(对于社会的理解)的结合 观点可分为不同等领域和不同的层次: 观察问题的视角-观点是人们的意识掌握世界的方式(政治、经济、道德、艺术……) 理论思维领域-有个门学科的观点(哲学、数学……)哲学是一般的观点,其中又可分出美学、伦理学等 对于一致而百虑有两种观点 ①主观片面 ②实事求是,全面看问题 二、事实求是和主观盲目性 实事求是:对待有知与无知的矛盾,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 ①承认无知 ②承认错误 →批评与自我批评,否定性的推动力量 主观主义:“过分”强调主观性,不改正错误,编造“理由”(外在于认识过程的)替自己辩护 片面化、夸大化、绝对化、虚构→脱离认识的总过程→脱离认识的基石(实践)和最终来源(客观实在) 三、全面观点和解蔽 实事求是→如实地而且全面地看待问题 a破除片面性→通过批判来解除思想的束缚才能真实把握外物 (庄子《秋水》“一曲之士”受到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束缚在认识上蔽于一曲) 蔽于一曲→“成心”(一种主观片面的观察视角)→形成“是非之争” 1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一切平等) 2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认为自己是真理而他者都是谬误)
3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由外在力量决定) 庄子克服主观片面性,但导向相对主义 按:如何理解三种观的作观主体?从“以俗观之”到“以道观之”的心灵成长技艺 荀子的解蔽说要求“全面地阐述所以然之故的原则” 引起蔽的原因:a客观上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不能对事物的矛盾有全面把握 b主观上对自己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有所偏爱 →“蔽”(片面性),荀子分析各家,指出其“见”导向其“蔽”,以辩证的矛盾分析法指出其“蔽”(荀子也有独断论倾向) 按:所谓矛盾分析法,即“逻辑”,而非“逻辑之系统”,若依后者,则各家皆可“合逻辑”,若依前者,则于思维作用于现实的运动中其蔽则显。 问题:冯先生的“解蔽”是否是某种启蒙叙事(笛卡尔,梁启超……) 心灵的自由思考→意志×理性 四、以道观之 哲学家所谓的“道”即人生观、世界观,其共同目标在于“如实地、全面地”把握现实之道 →要求克服“主观性”和“片面性”走向“客观性”与“全面性” →实现了上述要求仍然是“相对的”,但“相对”中有“绝对” →“一致而百虑”的辩证运动成为了哲学家“以道观之”的实质内容 →“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展开,并表现为前进上升的运动 按:在此,哲学成为了一种合作的事业,爱智慧本身是一场接力(区别于笛卡尔开启的传统)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全面地)唯物(实事求是地) 辩证法在认识论的双重意义:①心物知行-把认识过程理解为“以得自经验之道还治经验”的辩证运动 ②就思维的矛盾运动,从问题是现实的矛盾反映而言,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一致而百虑”的辩证运动 A、分析矛盾,综合得出正确结论(分析与综合统一的矛盾原则) B、归纳和演绎统一的接受总则 A+B唯物辩证法的“道” 人类的认识活动除认知外,还包含评价 ①认知:如实反映自然,了解其事实,把握其规律 ②评价:考察自然物的功能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评判其对人的价值如何 认知与评价虽可分离,但实际上往往结合在一起(eg水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 评价不仅是对人的物质利益的评价,而且还有对与人的精神需要的关系的评价,涉及真、善、美的问题 “真”可以作为价值范畴(具有认识之外的意义,符合人的利益,合乎人性的发展) 人们总是以观点来统率评价标准→贯穿于各种观点的“道”就不仅是认知上区分真假、是非的原则,也是价值领域区分正、负价值的原则 “道”=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道观之→在认识领域如实全面看待问题 →在价值领域如实全面看待问题 评价涉及人的需要和人性发展,评价要求我们对评价主体加以讨论,后者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涉及“心物关系”和“群己关系” 第三节认识论中的群己之辩 一、群己之辩与心物之辩 群己之辩分别展开在“人生观”和“认识论”层面 思维离不开论辩,论辩时认识或思维的主体不仅是我,而且总有对手,我与其他人都在群体之中。由此,群己之辩讨论群体和个人能否达成一致的问题(1)庄子-不能/不必,(2)易传-能(一致而百虑) 群己关系与心物关系联系,也可区分:在对于心物的考察中,这两重关系在中国近代哲学的求索中被明确出来,并与个性解放相联系 梁启超:两我①与众生对待之我-群我;②与七尺对待之我-物我(精神) a考察了作为认识主体的我-有理性有感性 b考察了作为与众生、与他人对立的我-社会心理与个人心理之关联 章太炎提出的“竞以器,竞以礼”,获得某种社会实践的观点:“群”是在“器”的创造和使用中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结合起来,用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来解决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以社会实践为认识的基础,从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出发去观察,认识问题。
二、观点的社会意识性质 观点的斗争不仅有认识论意义,而且有社会学的意义 问题:观点的二重性是否始终结合在一起? 观点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认识关系考察心物问题: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决定”:①所知:认识以客观实在为根据,是客观存在的反(认识对象) ②能知:形质神用,精神是形体的作用,认识活动是一定的物质结构(头脑)的作用的表现(认识主体) 在自然领域,似乎可以离开评价说认识,但在社会领域却不同。 社会领域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包括:①客观的社会物质生活 ②社会的人们本身 社会意识包括:①对客观的物质生活的反映 ②社会的人们作为主体的作用的表现 上述均从“能”和“所”两个层面出发进行考察,在社会领域中,同一社会关系中的人既是“能”又是“所” 无论是艺术、道德还是人文科学,总是具有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向度 →哲学史上的观点需要在认识论与社会意识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在人类认识的辩证运动中,在社会关系的意识中,一个观点有其位置(阶级分析+认识论) 三、群体意识与个别精神 社会意识领域从主体方面说,涉及群体意识和个别精神 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国民精神、阶级意识等(群体意识) 个别精神:有个性特点的精神主体(个人心理) 个体作为一个精神主体,总有其特殊的形体结构、独特的生活经理、为其意识所依存的物质基础→精神主体各有独特性,此外别无精神实体(类似单子) →意识者总是独特的个体,但作为精神主体,它也不能离开群体 →只有通过群体活动,在人们的语言交往中,个体才得到发展(波普尔:世界3的独立问题) 因此:群体意识(民族心理、国民意识)以及各种意识形态都不能离开一个个精神主体 精神主体的意识及其各种观点,也总是群体意识的这样那样的表现 共性离不开个性,个性离不开群体(Max Scheller“世界的开放性”) →个别精神与群体意识不能分割,精神主体具有独特个性又表现群体意识 (精神主体只有同时代精神相一致,才是真正自由的?P195) 第四节理论的体系化 一、百虑一致和理论体系 “一致而百虑”的思维运动,达到的成果是理论体系化(作为思维成果的学说都是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化,即要求理论本身融汇贯通,具有百虑一致的品格,是思维矛盾运动的结果 多样性:多方面考察 贯通性:体系化,有贯穿其中的宗旨、主旨(哲学体系的纲领) 多样性与贯通性也是我们展开哲学考察时的要求(eg 论语) 二、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 观点具有科学理论与社会意识的双重性,理论体系化也具有此两重性(不同学科侧重不同) 人文科学研究社会现象,除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外,人文科学比之自然科学有较多的社会意识性质,一般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 这个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个领域的理论体系就是“社会意识形态” 西方:科学×人文 中国:科学×玄学(可信×可爱) 中国传统:人文与自然原则统一→天人合一(天与人的交互作用中达到统一) 唯物,辩证对应自然和人文原则 三、民族传统中兼容并包的精神 一方面,体系化要求一以贯之,一方面个人,社会集团总有所偏 →整个文化传统就表现为一致而百虑,百虑而一致的反复过程 (兼容与统一共同构成了时代的哲学发展,兼容中总含着矛盾,并进而导向统一) (经学本身展开今文与古文的斗争,是兼容并包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经学独断论的传统为统治者所提倡,其走向反面就是虚无主义(最高价值→最高价值的自我贬黜) 一致而百虑的认识规律要求把一致和百虑,绝对和相对统一起来 独断论和相对主义把认识的绝对与相对割裂开来,违反了客观的规律 四、理论的生命力 一致而百虑 使得理论有生命力,使得理论工作成为有创造性的劳动。 批评创新,一致百虑是理论的要求,也是理论者的要求 ①理论是前人成果的总结,需要对其加以消化和吸收,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 ②理论自身包含否定自身的因素,需要在实践中展开否则就会僵化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