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的冬天》读后感

打卡《烦恼的冬天》 ⭐⭐⭐⭐ “梦中醒来,我拥有两个世界——梦中层层叠叠的天空和清醒头脑时所感知的眼前的真实世界。” 这本书看完的最大感觉是无奈与困惑。 伊森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曾经辉煌富贵过的家族的后人,只不过这个家族没落了,于是伊森没有钱了。他在杂货店里工作,可是周围传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说他不能怎样怎样,他应该怎样怎样。 一个诚实本分的人却被周围的人看不起。妻子希望他不要那么保守要敢于“尝试,老板希望他不要那么老实要懂得“变通”,朋友希望他不要那么安分要接纳“机遇”。尝试是按照占卜说的发财去做梦,变通是要懂得抬高物价和欺骗顾客,机遇是指背着老板收受回扣。魔幻吗?于是被说到烦恼了的伊森,决定他要去抢银行! 其实光看到这些我就觉得挺无奈的,是否我们都要成为别人眼中或口中的那个人才行呢。或许正如书中所说——“ 两人相遇时,每个人都会被对方改变,于是你看到了两个新人。 ” 我们都会改变他人的同时受到他人的影响,但这应该不至于彻底按照别人所说的去塑造自己吧。所以伊森困惑了, 他不能只是做他自己,他还要去做别人所期待的他。 “我总是弄不清楚。一个人能否了解别人的内心,哪怕是一点点?在你的心里,你是什么样的?玛丽——你听到了吗?在那里,你是谁?” 感觉这个就是斯坦贝克给我们抛出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我在伍尔夫的书中也看到过。 “他们只是在楼梯上相遇时,含糊地打个招呼;他们仰望着天空,随口谈谈天气的好坏。她想,然而这就是了解人的唯一途径:只了解轮廓,不了解细节;就像一个人坐在自己的花园里,望着山坡上一片紫色的远景,延伸到远处的石楠丛中。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他的。” 于是伍尔夫说人想要去了解另外一个人,那么他可能需要拥有五十双眼睛才有可能窥到真实的一角。 斯坦贝克这本书还有讨论到梦与现实,诚实与虚伪,金钱与道德等等,写作上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