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互作用中找寻自我协调的可能

没想到这本书年纪这么大了,对我来说却新鲜的好像每个早晨。
什么是家庭治疗?
弗洛伊德认为理性受控于人类另一部分的动物本能,它驱使人设法满足各种基本需求:食物、水、睡眠、性欲和攻击。他觉得这种非理性不仅为大部分人类活动提供动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人类的行为和思想。社会要求人类克制需求,以计划、思考来延迟自身的满足并适应他人的需求。精神必须在本能的欲望和社会的规范之间准确走好每一步。弗洛伊德逐渐将焦点集中在人类生来就有的生物本能欲望,以及人类为了适应这些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而发展出来的自我防御机制。
家庭治疗师关注的则是完全不同的角度:“你这样,别人会怎么做?”这叫外部视角。家庭是一个小型社会,有它的社会秩序、隐秘的规则、微妙的用语、矛盾、互相较量、封闭的生活风格和思考方式。家庭治疗师的首要任务不是帮助家庭做分或合的决定,而是帮助他们先看见更重要的事实:处理自我在婚姻与原生家庭里的微妙牵连。
“让我们协助你们独立,”我们指出,“在你们达到这个目标后,再决定如何安排婚姻。如果你们等一段时间,就可以更从容地做正确的决定。
家庭治疗师使家庭系统及人际关系互动调整,将个人与环境进行更适当的归位,使每个人都在合适的地方,彼此间更自由,也更亲密。这就是我们的基本模式:让受治疗家庭有所行动,然后以促进他们成长的方式来施加影响。
婚姻关系
刚结婚时,一般人往往会幻想另一半是理想的典范——父母、心理治疗师、伴侣、朋友和伙伴,等等,一个能够满足所有我们对婚姻的渴望和需求的人。甚至会期望另一半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成长过程中一些困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有安全感的人,相当独立和强韧,拥有基本的自信和自立,那么他们就不太可能向对方要求过分的帮助。一旦每个人都确信自己可以独立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压力时,‘帮助’对你们而言将有崭新的、不同的意义。它将代表分享生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再因为家人未给予你足够的保护而挫败沮丧,亦不再因为自己未保护家人而感到罪恶愧疚。
当然,某些存在问题的依赖关系可能相当稳定,不健康的牢固。婚姻的存在形式也是多样的。
处理方式的重要性
读越多心理学相关的书,越觉得解决方案、处理方式都不是唯一的。你如何描述、展开、观察、互动等,都可能成为更好的执行方式,而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人的反应)。
语言虽然是我们沟通的主要工具,但也常被用来隐藏或对抗感觉。争吵最宝贵的价值或许在于和解时的亲密感。说来也奇怪,人们常常只有把别人气得痛苦哀号后,才会允许自己表现出关怀。几乎所有的夫妻都必须学习怎样使争吵更具建设性,以及怎样解决彼此间的争议。
治疗的迂回反复
治疗的过程像一场博弈,双方是治疗师和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模式,不总是完美结局。
作者认为除了客观的专业训练之外,必须投入个人的情感,才能更容易引发或引爆一些关键的冲突,进而加以调整与调和。治疗师不能光用理性、仁慈或成熟的态度。他(她)必须拥有像做外科手术般留下锋利切口的力量,来切开家庭的重重抗拒和逃避,揭示他们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痛楚,并激发他们巨大的潜力。
家人会企图以对待彼此的方式来对待我们。也就是说,为了减轻专家对他们生活的侵犯,家庭会不知不觉地将我们拖进他们的系统中。家庭的“拉力”再加上治疗师的“推力”,就会引发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股极危险的张力。
两位治疗师是“父母”,这是家庭中最可能运作成功的人际关系。作为象征性的父母,我们的一举一动完全落入他们眼里,如果我们羞辱或贬低对方,他们一定看得一清二楚。相反,如果我们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并且互相给予扶持,他们也会观察到这些。即使我们意见不合,他们也会仔细观察我们处理争执的方式。他们最能学习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有关人际关系的道理,而是我们活生生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行为。
主观能动的力量
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早在几个月前治疗师就表明过卡罗琳对于依赖的需求,她却到现在才“发现这块新大陆”。当然,卡罗琳并不是没听到治疗师的分析,而是心理还没准备好。
所以,通往快乐自由的门不在对方,而是在“自我”身上。想解决一切看起来的”问题“,法宝就是自我意愿,明白“我是”,“我要”。最强大的力量,一直在我们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