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黑夜避无可避,一如有些光明终年不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黑夜开始的地方》是一个布局宏大,线索繁多的犯罪悬疑小说。
主线故事发生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2014年6月23日到2014年8月4日,两天都是星期一。
但作者若埃尔·迪克很快就将读者带回了20年前,1994年7月30日,一桩四人殒命的灭门案。
这种多线叙事的结构在推理小说中并不罕见,若埃尔在这本《黑夜开始的地方》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将时间线在2014年和1994年之间来回切换,同时还采用了多人称多视角叙事的策略,故事的讲述者在男主人公杰西,女主人公安娜等多位主角之间不断流转,共同为我们呈现了这桩延续二十年的谋杀与罪恶,当吞噬生命的黑暗逐渐揭开之时,我们甚至忽略了,黑夜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
说回故事的主线。
小说刚开始,作者若埃尔就抛出了故事的核心案件:1994年7月30日,平静祥和的小城奥菲雅因为一场戏剧节而陷入狂欢,大众市民都被吸引去戏剧节现场观看。
与此同时,女子梅根被其丈夫发现死于街区,警方到达之后发现距离梅根殒命处不远的市长家,同样发生了一场血腥的犯罪,市长夫妇及其幼子皆被杀害……
交代了这一案件之后,故事线立马跳转到了20年后。梅根案早已告破,当年破案的警察杰西因为某种原因正打算提前退休。
杰西的退休计划因为女记者斯特凡妮的不请自来而被打乱,斯特凡妮开门见山地提出,20年前的梅根案根本没有结束,真相被所有人忽略了。
斯特凡妮对杰克说出了一句神秘的谜语:真相就在你们眼皮底下,你们却没看见。随即离去。
杰西并没有轻率地相信斯特凡妮的话,但很快她发现斯特凡妮消失了,事情逐渐不对劲,当斯特凡妮的尸体出现之后,杰西不得不承认,20年前的那桩犯罪确实还没结束,死去的斯特凡妮就是血淋淋的证据。
调查因此重启,杰西找回了往日的搭档德里克,因为种种原因被排挤的女警安娜也加入了调查,三个人决定追寻当年被掩盖的真相,追寻黑夜开始的地方……
作为一本犯罪悬疑小说,《黑夜开始的地方》在解密线索以及悬疑感的铺贴方面表现得都可圈可点。要刻画一场延续20年的犯罪并不容易,要妥善地沟通过去与现在更是困难,若埃尔在情节框架中并没有露怯,甚至还炫技般地引入了越来越多的角色,勾勒出了一副奥菲雅众生相。
对于犯罪小说来说,犯罪动机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它比逻辑更能打动读者,若埃尔·迪克在完成《黑夜开始的地方》时,对动机的构思采用了一种剑走偏锋的策略,这一策略直接体现在本书的书名上。
黑夜开始的地方。黑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是一个很明显,但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们都能意识到天黑了,但我们都无法准确回答,黑暗是在哪一刻彻底来临的?
恰如小说中的犯罪,看完整个故事,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犯罪是从哪一刻开始的?
女记者斯特凡妮死于2014年6月,但我们从一开始就能意识到,这场罪恶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7月30日的那场灭门案。但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们发现罪恶的源头还要再往前,就在这场灭门案之前不久,一场不起眼的车祸事故发生了;而在车祸事故之前,则是一对被逼上绝路的爱人的挣扎……
在推理小说《绝叫》的评论区,有一条短评这样写道:一天一天形成恶意,一步一步走向地狱。
这一评价用在《黑夜开始的地方》也分外贴切,若埃尔用抽丝剥茧的笔法将罪恶一层层摊开,于是我们有机会看到,恶意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吞噬掉善良与光明的。所谓地狱,亦即罪恶滋生的地方。
很多推理小说作家都知道一个秘诀,比起彻头彻尾的恶人,好人犯罪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许多经典的犯罪小说都采用了这样的策略,《黑夜开始的地方》也不例外,当洋葱剥到尽头,当真相最终显露,黑夜开始的地方,亦即追求光明的地方。那个酿就黑暗的凶手,亦是追求光明的痴人。
20年前那个渴望安稳未来的人,也是20年后将自己推入地狱的人,黑夜开始的地方,也是光明消失的地方。
需要重申的是,虽然故事的真相容易引发读者感慨,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作者是在美化犯罪,洗白犯罪。犯罪无法美化,更无法轻易消弭,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无论是主动或者被迫。
这恰恰也正是犯罪小说的魅力之一。它让读者在纸面上体会犯罪引发的无边苦痛,从而启发读者在现实层面离犯罪远一些,再远一些。
但《黑夜开始的地方》另一个让人心痛的事实在于,有些黑夜注定无法逃避,就像有些光明终年不遇。
当我们复盘整个故事的时候,会发现在一切罪恶的开头,被恶人逼到死角的羔羊,除了铤而走险似乎再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便重来一次,凶手似乎依旧会走进他亲手酿就的黑夜,以舍命燃灯的方式去给另一个人带来光明。
这是现实最残忍也最痛心的地方,我们当然知道要离罪恶远一些,再远一些,但如果罪恶都能避过的话,那世界又怎么会这么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