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中国人一般多是模模糊糊,一模糊绝不会有出息,但有认真的、不模糊的,多半是死心眼儿,沾沾自喜、自命不凡。所以,我们要养成德性,养成认真的习惯、宽大的胸襟。宽大者——采众长,非好好先生。一个人若自是,自满,便如蚕作茧自缚,绝不会有长进。
“三百篇” 只见温柔敦厚,无热烈感情。此确是悲惨、是失败、然非耻辱,是光明的。因“三百篇”所表现乃最富于人性、人味的生活。兽+神=人。(此虽曰神,于佛教等宗教无关。)中国人无兽性、神性,只剩下人性。
人皆以中国为玄,其实中国最重实际,如西洋人之为宗教牺牲者甚少,即衣、食、住三项小节,亦以中国最舒服,故中国人已失掉兽性,同时也失去神性,谓之为爱和平可,谓之为没出息亦可。
中国人不但没热烈精神,甚至连伤感意味都没有。中国人是安分安命,实际生活有缺陷(憾),然后发生不满,而结果趋于安命。此“安”即中国之爱和平、温柔敦厚,有人味,甘为奴隶或为奴隶而不得的原因。
中国的隐士与外国的不同,不是为灵魂的得救,只是不愿做主人,也不愿做奴隶。LOL
人须“群”。最能繁殖的动物是最合群的动物,如蜂、如蚁;最强的一定是最不合群的动物,如狮、如虎。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