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7版)》读书摘抄(更新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历史、理论和研究方法
P4 复原力 (resilience)指有效应对发展中逆境的能力。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者试图找到一些办法,使年轻人免受压力生活环境的伤害。 对于压力生活事件,主要的保护因素有以下四个。 1.个人特征 儿童的遗传特征可以降低危险,或引发可补偿早期压力事件的经验。高智力和被社会看重的天赋,如音乐和体育运动天赋,可以增加儿童在学校和社区获得有益经验的机会,从而抵消家庭压力的影响。气质的作用尤其明显。性格随和、善于交际、善于抑制负面情绪和冲动的儿童,往往能乐观地看待生活,具有适应变化的殊能力,这些品质能引起周国人的积极反应。相形之下,脾气暴躁、易怒和冲动的儿童经常使周围人难以忍受。 2. 温暖的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中至少有一个人与孩子关系来密,给孩子以关爱,适当的高期望。监控孩子的活动,安排好家庭环境,这样的父母就能增强孩子的复原力。 3.家庭外的社会支持 对于有复原力的儿童而言,最稳定的资源是跟一个有能力、有爱心的成人形成紧密的纽带。 4. 社区资源和机会 社区支持包括由社区成人管理的高质量的托幼中 心和公立学校、方便价廉的保健和社会服务、图书馆和游乐中心等,这些对父母与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P15 20世纪中期的理论 1.精神分析观点 (1)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格有三种成分,即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结合起来贯穿于发展的五 个阶段。本我id,是最大的心理成分,是基本生理欲求的源泉;自我ego,是人格中可意识到的理性部分,在婴儿早期出现,它以可接受的方式,把本我冲动释放出来。在孩子3~6岁时,父母坚持让孩子遵守社会价值观,从而形成超我superego或良心。此后,自我面临着日益复杂的任务,即协调本我、外部世界和良心的需求。例如,本我要从玩伴那里抢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玩具,超我则警告说,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木我、自我和超我在幼儿期建立的关系,决定了个体的基本人格。 (2)埃里克森的理论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P22-23 印刻,指一些刚孵出的小鸟即表现出早期跟随行为,通过跟随可以靠近母亲,保证被喂养,且免于危险。印刻出现在发展早期的某一特定时间段 (Lorenz, 1952)。 关键期,指一个限定的时间段,个体在生物学上已经可以习得某种适应行为,但这种道应行为的出现需要合适的刺激环境的支持。 敏感期 (sensitive period),指特定能力出现的最佳时期。在敏感期,个体会对环境影响做出特殊反应。但是,它的界限并不像关键期那样有明确的定义。发展可以在以后发生只不过难度要大一些。
P25 爸爸妈妈在承担父母角色中互相鼓励,他们就能更好地执行做父母的责任。相形之下,大妻冲突往往导致对孩子的管教方法不一致和迁怒于孩子。结果使孩子变得恐惧和焦虑,或者愤怒和富有攻击性,使亲子双方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影响 (Cummings & Davies,2010; Low & Stocker, 2012)。
P30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2岁儿童对他们认为自己造成的伤害的情绪反应,让每个儿童照顾一个特制的娃娃,这个娃娃被孩子捡起来时,它的腿就会掉下来。为了让儿童觉得自己错了,当娃娃的腿脱落时,一个成年人就会“为娃娃说话”,说:“哎哟!”研究者记录了儿童对受伤的娃娃的悲伤和关心的表情、帮助娃娃的努力以及身体的紧张反应,这些反应显示出担心、悔恨和道歉的愿望。此外,还让母亲与孩子进行简短的情感对话(Gamer, 2003)。母亲经常解释情绪的前因后果的幼儿,更有可能表达对受伤的娃娃的担忧。
P31 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个神童的亲属患有自闭症,而自闭症患者通常也会表现出对细节的高度关注。
P35 母亲的语言刺激量与儿童2岁时的词汇量的相关系数为 +0.55(Ho,2003)。这是一个中度的相关,表明母亲对孩子说话多,孩子的语言发展也较快。另外两项研究发现,母亲的敏感性与孩子稳定的合作行为有中度的相关。 第一,母亲的关心和鼓励与孩子2岁时听从母亲收拾玩具的命令行为之间量 +0.34的正相关 (Feldman & Klein, 2003)。 第二,母亲严厉地打断和控制4岁孩子的程度与孩子的顺从之间呈-0.42的负相关 (Smith et al., 2004)。 实验证明,愤怒争吵的解决可以减轻成人冲突给儿童造成的压力。
第二章 生物基础与环境基础
P48 遗传 至于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其大部分基因结构和人类相同。黑猩猩和人类的 DNA 有95%相同。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异更少:世界各地的个体大约99.6%的基因是相同的 (Tishkoff & Kidd, 2004)。 P62 家庭互动对发展的影响 以后你若有机会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情况,请仔细地看。你会看到,亲切、耐心的交流能引发合作、和谐的反应,而苛刻、烦躁则会引来愤怒和反抗行为。这些反应反过来又会造成互动链条上新的一环。在第一种情况下,跟随的将是积极结果;在第二种情况下,跟随的将是消极、回避行为。 对不同族群家庭的研究表明,当家长坚定、温和地提出要求时,孩子们往往会听从要求。孩子配合,父母也会更耐心、温和。如果父母管教孩子过于严厉和不耐烦,孩子很可能会拒绝和反抗。因为孩子的错误行为给家长造成压力,他们可能增加惩罚措施,从而激起孩子更多的错误行为 (Lorber & Egeland, 2011; Shaw et al., 2012)。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两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如兄妹、夫妻、父亲或母亲与成年子女。在每种场合,其中一人的行为都会维持与另一个人的互动方式,并且促进或妨碍心理健康。 长期处于父母矛盾、生气和吵架环境中的孩子,会因情感安全受到破坏而产生严重的行为间题 (Cummings & Miller-Graff, 2015)。他们身上既有内化困难,如焦虑、恐惧以及试图修复父母关系,又有外化困难,如愤怒和攻击 (Cummings,Goeke-Morey, & Papp, 2004; Goeke-Morey, Papp, &Cummings, 2013)。这些孩子的问题会进一步破坏父母之间的关系。 P63 社会经济地位对发展的影响 问他们希望孩子具备哪些个人品质时,社经地位较低的父母强调一些表面特征,比如服从、礼貌、整洁等。社经地位较高的父母强调心理特质,如好奇心、快乐、自律、认知和社会性成熟等 (Duncan &Magnuson, 2003; Hoff, Laursen, & Tardif, 2002)。 P65 富裕对发展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家境好坏,一个简单的日常活动,与父母一起吃晚饭一就能缓解适应方面的困难,即使在控制了父母的其他许多因素之后(见图 2.6)(Luthar & Latendresse, 2005)。 P75 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 这种主动选择适合于自己遗传素质的环境的倾向,称为小环境选择 (niche-picking; Scarr &McCartney,1983)。婴幼儿没有能力做什么小环境选择,因为成人替他们选择了环境。而年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则能越来越多地掌控他们的环境。
第三章 孕期发育、分娩与新生儿
P88 孕期发育 胎动与婴儿的气质有关,一项研究发现,在妊娠晚期更活跃的胎儿,在1岁时能更好地处理挫折,2岁时更活跃、不那么害怕,他们更容易与玩具和实验室中不熟悉的成年人互动 (DiPietro et al.. 2002)。 P92 烟草的影响 吸烟是怎样伤害胎儿的呢?首先,尼古丁这种烟草中的致瘾物质,会使血管收缩,减少流向子宫的血液,导致胎盘发育异常,还会减少营养输送,使胎儿体重不足。其次,吸烟使母亲和胎儿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一氧化碳更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破坏,导致发育缓慢 (Bcbnke & Smith, 2013)。烟草中的其他有毒化学物质,如领化物和锅,加剧了其破坏性影响。 P93 酒精的影响 酒精是怎样造成毁灭性伤害的?首先,它在刚萌生的神经管阶段干扰神经元的产生和移动。脑成像研究发现,酒精造成脑体积减小、许多脑结构受损以及脑机能异常,包括从脑的一部分向另一部分传递信息时伴随的电和化学活动异常 (dela Monte & Kril, 2014; Memo et al., 2013)。其次,动物研究显示,饮酒引起广泛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包括许多基因的甲基化改变,导致大脑机能缺陷Kleiber et al., 2014)。最后,孕妇大量饮酒会消耗胎儿细胞发育必需的氧。 P98 情绪压力的影响 孕期的沉重压力是怎样影响发育中的机体的?为了理解这一问题,请列出以前你承受巨大压力时自己的亲身体会。当我们经历恐惧和焦虑时,应激激素会释放到血液中,比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它们被称为 “战斗或逃跑”激素,使我们“做好行动准备”。大量血液被送到参与防御反应应的身体部位-一大脑、心脏、胳膊、腿和躯干的肌肉。包括子宮在内的其他器官的血流减少因此,胎儿被剥夺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充分供应。 孕妇的应激激素会穿过胎盘,导致胎儿应激激素急剧上升(可反映在羊水中),进而使胎儿的心率、血压、血糖和活动水平升高 (Kinsella &Monk, 2009; Weinstock, 2008)。胎儿过高的应激水平可能会永久性地改变胎儿的神经机能,甚至提高晚年生活中的应激反应。回顾第2章,表观遗传学变化(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部分或大部分原因。孕期经历过严重焦虑的母亲,她们的子女表现出皮质醇水平异常高或异常低,这两种情况都表明控制压力的生理能力减弱。 P112 新生儿能力——反射 反射(reflex)是对菜种特定刺激做出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反应。
P114 睡眠 从出生开始,觉醒模式就对认知发展有影响。花更多时间保持警觉的婴儿,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社会刺激和探素机会,因此在智力发展方面略有优势。和成年人一样,睡眠可以提高婴儿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睡眠至少可以分为两种状态。在不规则睡眠,即快速眼动睡眠 [rapid-eye-movement(REM,sleep]期间,脑电波活动与清醒状态下非常类似。眼球在眼脸下面快速运动,心律、血压和呼吸 都不规则,并出现轻微的身体运动。相反,在规则睡眠,即非快速眼动睡眠 [non-rapid-eye-movement (NREM), sleep]期间,身体几乎是静止的,心律、呼吸和脑电波活动缓慢而有规律。 与儿童和成人一样,新生儿会在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之间转换。但他们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的时间,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多得多。快速眼动睡眠占新生儿睡眠时间的 50%,在3~5年内会下降到成年人的20%水平 Louis et al., 1997)。 为什么小婴儿要花这么长时间在快速眼动睡眠上?在年长儿童和成人中,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与梦有关。婴儿也许并不做梦,至少做梦的方式与成人不同。但研究者相信,快速眼动睡眠的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很重要 (Tarullo, Balsam, &Fifer, 2011)。小婴儿似乎对快速眼动睡眠的刺激有特别的需要,因为他们处于清醒状态的时间极少,而只有在清醒状态下,他们才能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人。 P118 触觉 母乳对止痛很有效,即使是婴儿母亲的乳汁气味,也比其他母亲的乳汁气味能或配方奶粉的气味能更有效地减轻抽血给婴儿带来的疼痛 (Badice, Asghari, &Mohammadizadeh, 2013; Nishitani et al., 2009)。将甜水与父母温柔的怀抱相结合,也能减轻痛苦。 让婴儿忍受严重的疼痛,会让神经系统承受过多的应激激素(Walker, 2013),导致疼痛敏感性升高、睡眠奈乱、进食问题,以及在烦躁时更难安抚。 P119 味觉 面部表情说明婴儿已能区分几种基本的味道像成人一样,他们对甜味的反应是面部肌肉放松,尝到酸味时噘起嘴唇,苦味则使婴儿把嘴张成拱形。 P121 适应新家庭 围绕着婴儿出生,父亲身上出现的激素变化。与母亲的变化是相匹配的,尤其是父亲体内催乳素(刺激女性分泌乳汁的激素)和雌激素(女性体内大量分泌的性激素)的轻微增加,以及雄激素(男性体内大量分泌的性激素)的减少 (Delahunty etal. 2007; Wynne-Edwards,2001)。这些变化因父亲与母亲和婴儿的接触而引发,它们可以预测父亲对婴儿的积极情绪反应和敏感性 (Feldman et al., 2010;Leuner, Glasper, & Gould, 2010) 。 研究表明,当奇养母亲抱起她们的非亲生婴儿并与之互动时,她们通常会分泌催产素 (Bicket al., 2013; Galbally et al., 2011)。催产素分泌得越多,她们对婴儿表达的爱意和快乐就越多。
第四章 婴儿期和学步期身体发育
P144经典条件作用
第五章 婴儿期和学步期认知发展
P168 图式 相反,8~12个月的婴儿能做出有意或指向目标的行为 (intentionalor goal-directed behavior),能够有意地协调图式来解决简单问题。皮亚杰著名的 “藏东西任务”是最明显的例子。在这个任务中,他给婴儿一个好玩的玩具,然后把它藏到手的后面或把它盖住处手这个亚阶段的婴儿能够“移”开障碍物并“抓”佳玩具,用这两种图式找到东西。皮亚杰认为,这种手段一目的动作系列是解火所有间題的基础。 找到藏起米的东西,显示婴儿已经开始擎握客体永存性 (objeet permanence),懂得物体即健看不见也仍然奔在。
P169 人的最主要的心理表征有两种:一是映像,或者物体、人及空间的心理图像;二是概念,或把相似容体和事件归为一组的分类。人能用心理映像回想把一个东西放错地方的细节,或者长时间观察某人的行为之后把它模仿出来。人可以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并对物体进行描述(例如,“球”是圆的、用来游戏的可滚动物体),因此人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思维,把五花八门的经验组成有意义、可操作和可记忆的单元。
P175 婴儿和学步期认知发展
P178 信息加工一般模型
P182 婴儿失忆症 既然婴儿与学步儿能记住他们日常生活的很多东西,那么我们怎样解释婴儿期失忆症 (infantile annesia),即大多数人记不起2~3岁以前的事情呢?原因不能仅归结于时间太长,因为我们能记得许多当前和遙远过去发生的对个人有意义的一次性事件,如兄弟姐妹出生一次生日聚会或搬新家等,这种记忆称为自传式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对婴儿期失忆症有几种解释。一种理论认为,脑发育,即皮层颗叶下方海马体的发育,对新材料的记忆起着重要作用。海马体的整体结构虽然在孕期已完全形成,但出生后它会继续增加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被整合到原有神经回路中,会破坏已经储存的早期记忆 (Josselyn &Frankland,2012)。支持这一观点的事实是,无论是猴子、老鼠还是人类,海马体早期产生的神经元数量较少,与形成对独特经历的稳定长期记忆能力呈正相关。 另一种假设是,年长儿童和成人往往用言语手段来存储信息,但是,婴儿和学步儿的记忆加工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言语的,这种不相容可能阻碍了他们对经验的长期保持。
P184 早期认知发展 维果茨基的一个特有的概念能够解释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最近(或潜能)发展区 (zone ofproximal development)指儿童不能独自完成,但能在更老练的同伴帮助下完成的任务的范国。 P189 早期环境和心理发展 一个有条理、刺激丰富的物理环境以及父母的鼓励、参与和情感投人,都能顸测学步期和幼儿期较好的语言和智商分数。 那些智力较高的父母可能会提供更好的环境,所生的孩子可能先天聪慧,这些天生聪明的孩子又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刺激。这种假设称为基因_环境相关性(见第2章边页68-69),它得到了研究的支持 (Saudino & Plomin, 1997)。
P192 语言发展 在7~12个月,婴儿能够区分母语的基本发音,把连续的语音流分割成单词或短语。他们也开始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12个月左右会说第一个词。 1岁半到2岁,学步儿会说双词句 (MacWhinney,2015)。6岁时,儿童的词汇量大约为 14 000个他们说的句子比较准确,而且擅长交谈。
P195 成为交流者 3~4个月时,婴儿开始把眼光朝向成人所看的同一个方向,这种技能在10~11个月时变得更准确,婴儿知道了,别人的关注点会提供有关他们的沟通意图的信息(谈论一个东西),或其他目的(得到一个东西)(Brooks & Meltzoff,2005; Senju, Csibra, & Johnson, 2008)。这种共同注意 Goint attention),即儿童和养育者关注同样的客体和事件养育者往往会说这些客体和事件的名称对早期语言发展有很大帮助。经常经历这种共同注意的婴儿和学生儿能保持更长时间的注意,听懂更至的语言,更早地做出;有意义的手勢,说出词语的时间重早,词汇发展也更快。
P196 双语句时期 当学步儿能说出;200~250 个词时,他们就开始会说两个词,如“妈妈鞋”汽车走”多饼干”。这些双词模式被称作电报句 (telegraphie speecD),因为它像电报一样,聚焦于内容会量高的词,省略了细节和不重要的词(如“可能”“那个”等)。
P197 凯特琳与格瑞丝跟大多数学步儿一样,采用的是指代型方式 (referential style),即所来用的词汇主要由指代物体的词语组成:小部分儿童使用表达型方式 (expressive style),与指代型方式相比,表达型方式会生成许多社交規则和代词(如“谢谢”“做完了”“我想要这个”)这两种方式反映了年幼儿童有关语言机能的想法。 例如,凯特琳和格瑞丝认为词就是用来命名东西的。相比之下,使用表达型方式的儿童认为,词语是用来谈论人们的情感和需要的 (Bates et al.,1994)。使用指代型方式的学步儿,其词汇增长的速度更快,因为在所有语言中,表示客体名称的词都多于社交词。 如何解释学步儿的语言方式呢?迅速形成指代型方式的儿童,往往对探素物体有内在兴趣。他们还经常模仿父母,给各种东西命名 (MasurRodemaker, 1999)。使用表达型方式的儿童往往更喜欢社会交往,他们的父母也更多地使用常用的鼓励社交关系的语汇(如“你好”“没关系”)(Goldfield, 1987)。
P198 促进早期语言发展的方法 许多文化中的成人都以一种指向婴儿的言语(infant-directed speech,IDS) 与婴儿讲话,这是一种句子简短、发音清晰、音调高亢、语气夸张的交流方式,在句子之间有明显停顿,在各种情境下反复使用新单词(如“看球”“球弹起来了!”)(Fernald et al., 1989; ONeill et al., 2005)。聋哑父母在用手语与他们的聋儿进行交流时,也会使用相似的交流风格 (Masataka,1996)。从出生开始,婴儿就更喜欢“指向婴儿的言语”,而不是其他成年人的谈话,5个月大时。他们对“指向婴儿的言语”的情感反应更强烈 (Aslin, Jusczyk, & Pisoni, 1998)。
第六章 婴儿期和学步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P204 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埃里克森认为,婴儿心理的健康成长不取决于食物的数量或口唇刺激的多少,而取决于养育质量:及时、敏感地减轻婴儿的不适,温柔地抱着孩子,耐心地喂奶,当婴儿对奶头或奶嘴不感头趣时及时断奶。 埃里克森认为,没有哪一个父母能完全满足和符合婴儿的需要。父母的反应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个人幸福感、家庭生活状况(例如又生了孩子、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和本文化看重的教育方法等。只要父母和谐的养育是富有同情心,充满爱的,出生第一年的心理冲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basic trust versus mistrust)就能从积极方面得到解决。 具有基本信任感的婴儿期望世界是美好和令人安心的,因而能自信地探素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的婴儿不相信别人是友好和富有同情心的,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对人对事都会表现得退缩。
2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基本信任感和自主性来自温和、敏感的父母养育行为和对婴儿期第2年出现的冲动控制行为的合理期望。如果儿童在最初几年对养育者没有足够的信任,没有形成健康的个体感,就埋下了心理失调的种子。在婴儿期和学步期没有完成信任与自主任务的儿童,成年后将很难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他们要么对自己所爱的人过分依赖,要么在遇到困难时怀疑自己的能力。
P206 微笑情绪 6~10周时,父母和婴儿的交流会引起咧嘴大笑,这被称为社交微笑 (social smile) CLavelli & Fogel, 2005)。这些变化与婴儿知觉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尤其是对人的面孔这样的视觉模式的敏感性的发展(见第4 章)。随着婴儿学会用它来引发和维持与养育者面对面的愉快互动,社交微笑变得更有组织,更稳定。
P209理解他人情绪并反应 4-5个月时,婴儿能从声音中分辦出积极和消极情绪。不久,他们能从面部表情中分辨出的更多的情绪。对情绪表达做出整体反应,表明这些信号对婴儿来说变得有意义了。婴儿懂得了,情绪表达不仅有意义,而且是对特定物体或事件的有意义的反应 (Thompson, 2015)。 懂得了这些之后,8~10个月时,婴儿就可以进行社交参照 (social referencing),即面对不确定情境时主动地从可信赖的人那里寻求情绪信息。 社交参照使学步儿不再只是对别人的情绪信号做出反应,他们还能应用这些信号来瑞摩别人的内心状态和偏好,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些经验,加上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可能会加深他们对情绪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快乐与惊讶、愤怒与恐惧(Gender, Witherington, & Edwards, 2008) 。
P209自我意识的情感 除了基本情绪之外,人还有第二种更高层次的的情感,如内疚、羞愧、尴尬、嫉妒和自豪,称为自我意识的情感 (self-conscious emotions),这些情感可能会伤害或增强人的自我感。 白我意识的情感在1岁半以后出现,18~24个月的儿童越来越把自己看作一个唯一、独特的个体。
P210情绪自我调节的萌芽 情绪自我调节需要自发、努力的情绪调适。在最初几年里,它得到迅速改善,这是动态系统影响的结果,它包括前额皮层的发育、它和参与情绪反应及控制的脑区的连接网络,以及来自养育者的支持,养育者会帮助孩子控制过激的情绪,并随着认知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教他们独立做好这些事情的方法 (Rothbart, Posner, & Kieras, 2006;Thompson, 2015)。 如果父母善于“阅读”孩子的情绪线索并做出疼爱反应,他们的孩子就较少感受到烦恼和恐惧,显得更愉快,探索环境的兴趣更强,更容易抚 慰 (Braungart-Rieker, Hill-Soderlund, & Karrass,2010;Crockenberg & Leerkes, 2004)。相形之下,如果父母不耐烦或用生气来回应,或者等到孩子大发脾气才去抚慰,则会加剧孩子的痛苦,使痛苦更为强烈。如果养育者不善于调节婴儿的压力体验,那么,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的脑结构就不能正常发育,导致儿童容易焦虑、冲动,调节情绪的能力减弱 (Blair & Raver, 2012: Frankel et al.,2013)。
P211气质 当我们说一个人愉快、乐观,另一个人主动、有活力,还有的人平静、谨慎,或容易愤怒时,我们就是在谈论一个人的气质 (temperament),即早期出现的在反应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稳定特征。 构成气质的心理特质是成人人格的基石。
P211气质的结构 1易照养儿童 (casy child)(约占样本的 40%):在婴儿期能很快地形成日常生活习惯,通常比较乐观,容易适应新经验。 2难照养儿童(difficult child)(约占样本的 10%):生活习惯不规律,接受新经验较慢,有消极和强烈的反应倾向。 3 慢热儿童 (slow-to-warm-up child)(约占样本的15%):不活跃,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温和而抑制。心态消极,对新经验适应慢。
P212 努力控制 (effortful control),即主动抑制一种占优势的活跃反应、计划并做出更具适应性的行为的能力(Rothbart, 2003; Rothbart &Bates, 2006)。努力控制的差异表现在儿童能否有效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抑制冲动和管理消极情绪方面。
P213 害羞与交际性的发展 杏仁核是大脑内部一个负责处理新异事物和情感信息的结构,其兴奋程度的个体差异导致了这些截然不同的气质。 对于害益、抑制的孩子来说,新刺激很容易激活杏仁核及其与前额皮层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连接,使身体做好应对威胁的准备。对善交际、非抑制的儿童相同水平的刺激会引起较低的神经兴奋 (Schwartz et al,2012)。
P215 遗传和环境 气质和人格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力:平均来看,一半的个体差异源于遗传结构。 遗传对气质的影响显而易见,但环境影响也是强有力的。
P218 依恋的发展 依恋 (attachment) 是人与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跟这个人交往会带来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处得到安慰。6个月以后,婴儿依恋于那些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熟人,特别是父母。 弗洛伊德最先指出,婴儿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是以后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最近的研究则发现,亲子联结的质量固然重要,但后期发展不仅受到早期依恋经历的影响,也受到长期的亲子关系质量的影响。
P219 鲍尔比的习性学理论 目前,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依恋的习性学理论 (ethological theory of attachment) 认为,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结是可以促进生存的进化反应。约翰 •鲍尔比 (Bowlby,1969)首先把这一观点应用到婴儿与养育者的情感联结上,并保留了精神分析的观点,即对养育者依恋的质量对儿童安全感及形成信任关系的能力具有深刻意义。 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 1、前依恋期(0-6周):本能信号,如抓、微笑、哭、看着成人的眼睛,帮助新生儿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让成人来安慰他们。 2、开始形成依恋期(6周到6~8个月):开始对熟悉的养育者做出与对陌生人不同的反应。当婴儿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周围人的时候,他们开始形成信任感,期待养育者对他们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但是,养育者离开时他们仍不会抗议。 3、明确的依恋期(6~8个月到18个月~2岁):对熟悉养育者的依恋已经明显,婴儿变现出分离焦虑,在他们信任的养育者离开时会变得烦躁不安。当然这也取决于婴儿气质和当前情境。 4、双向关系形成期(18个月~2岁以后):到2岁末,表征和语言能力的迅速发展使学步儿开始理解父母的离开和返回,并能预测她的返回,奋力抗议减少。
P220 内部心理作用模型 鲍尔比认为 (Bowlby,1980),通过这四个时期的经历,婴儿与养育者建立起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并且当养育者在场时婴儿会把他们当作安全基地。这个映像作为一个内部心理作用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发挥作用,它指的是对依恋对象的存在和遇到压力时他们能提供支持的预期。内部心理作用模型是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指导着未来的所有亲密关系(Bretherton &Munholland, 2008) 。
P220 依恋安全性的测量 利用陌生情境法,研究者划分出三种依恋: 1、安全型依恋:婴儿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分离时哭或者不哭,哭是因为他们更愿意与妈妈而不是陌生人在一起。当妈妈返回,他们积极地寻求接近,哭泣立即停止。 2、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妈妈在时似乎漠不关心,妈妈离开也不伤心,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和对妈妈的反应大体相同。重聚时他们回避妈妈,或者缓慢地走近妈妈,当被抱起常常并不愿意靠近。 3、拒绝型不安全依恋:分离时寻求和妈妈的亲近,常常停止探索。妈妈离开时会大哭。返回时他们又表现出生气拒绝行为,有时会打、推妈妈。被抱起许多婴儿继续哭,不容易被安抚。 4、混乱型依恋:反映出最大的不安全感。分离重聚时表现出许多困惑、矛盾的行为。比如被抱起时目光移开,表现出费解的抑郁情绪,茫然的表情,被安慰时意外地哭起来或者表现出奇怪的冰冷态度。
P221-225 依恋的稳定性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长期追踪发现,从安全型到不安全型的转变往往与单亲家庭、儿童虐待、母亲抑郁以及家庭功能和养育质量低下有关。
P222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1、早期是否有一个固定的养育者 孤儿院的孩子的第一次依恋可以在4~6岁时形成 (Hodges & Tizard, 1989; Tizard & Rees, 1975)。 但这些孩子到童年期和青少年期表现出依恋困难:过度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关注,对陌生的成年 人和同伴 “过于友好”,在焦虑情况下不向父母反应,很少有朋友。 2、养育质量 敏感的养育 (sensitive caregiving)——对婴儿做出迅速、一致、怡当的反应,温柔地抱着他们且照顾周到——与依恋安全性有中度相关 (Belsky & Fearon, 2008; van IJzendoorn et al.,2004)。 同步互动(interactional synchrony)的交往形式是安全型依恋婴儿有别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的一种经验。它好像是敏感、协调的“情感舞蹈”,养育者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做出及时、有节奏、恰当的反应。此外,双方能够匹配情绪状态,尤其是积极情绪(Bigelow et al., 2010; Isabella & Belsky, 1991)。前面讲过,敏感的、同步互动的面对面游戏能够增强婴儿对别人情绪信息的反应性,也能帮助儿童调节情绪。 3、婴儿的气质 4、家庭状况 例如孩子整天看到父母吵架,或打乱熟悉的日常生活,将会直接影响婴儿的安全感。 5、父母的内部心理作用模型 人的早期经验并不能決定一个人会成为敏感的还是迟钝的父母 (Bretherton & Munholl-and, 2008)。人们看待自己童年的方式——承认过去消极经历的能力,把新观念融入自己的心理作用模型,回过头来,理解、宽容地看待自己的父母,这些对人们养育自己子女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她们小时候受到养育的实际经历的影响。
P227 多重依恋-父亲 母亲和父亲跟婴儿游戏的方式也不同。母亲主要是提供玩具,跟孩子谈话,玩拍蛋糕和藏猫儿之类的传统游戏。父亲则与婴儿,特别是和儿子一起玩更具刺激性和兴奋性的身体游戏,而且越玩强度越大 (Feldman,2003)。只要父亲也是敏感的,这种高刺激性、令人吃惊的游戏方式便有助于婴儿在强烈唤起的情况下调节情绪,并可能使他们有准备地、自信地冒险进入活跃、不可预测的环境,包括新的物理环境和与同伴玩耍(Cabrera et al., 2007; Hazen et al., 2010)。
P229 依恋与后期发展 根据精神分析和习性学理论,内心的爱和安全感源自健康的依恋关系,它有助于心理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与这种观点一致,一项扩展的追踪研究发现,与具有不安全依恋的儿童相比,婴儿期形成了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幼儿期往往被教师评定为,具有更高的自尊,社会交往能力和共情能力更强。
P231 外显的自我觉知 2岁左右,儿童能够自我辨认 (selfrecogrition),如道自己的身体是与众不同的唯一存在。儿童会指 着照片中的自己,用名宇或第一人称 “我”来指代自己 CLewis & Ramsay, 2004)。但是,学步儿会犯比例尺错误 (scale errors),试图做以他们的体型无法做到的事情。比例尺误差在2~3岁逐渐下降。 此外,经常与养育者共同注意周围事物的18个月的婴儿在外显的自我觉知方面领先,他们比预期年龄更早地辨认出镜子中的自己 (Nichols,Fox, & Mundy, 2005)。 共同注意给学步儿提供了很多机会,来比较自己和他人对物体和事件的反应,这可能会增强他们对自己身体独特性的觉知。
P232 自我觉知于早期情绪的社会性发展 经历过敏感养育的较大学步儿运用自己较强的分辦能力,分辦出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和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不同,从而释放出最初的共情 (empathy)信号,共情即理解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这个人共同感受,或以相似方式做出情绪反应。
P232 自我分类 2岁末,语言开始成为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它使儿童能够更清楚地表征自己,于是他们的自我觉知大大增强了。18~30个月,儿童开始根据年龄(“宝宝”“男孩”“男人”)、性别(“男孩,“女孩”)身体特征(“很大”“很壮”)甚至好坏(“我是一个好女孩”’“托米很小气”)把自己和别人进行分类,开始形成分类自我 (categoricalself) (Stipek, Gralinski, & Kopp, 1990),
P232 自我控制 自我此知还影响着努力控制,这是儿童抑制冲动、克服消极情绪、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表现的能力。 这些能力出现在 12~18个月,这时,学步儿开始能够顺从 (compliance)。他们表现出对养育者的希望和期待的明确自我觉知,并能遵从简单的要求和命令。 听话很快使学步儿出现了最初的类似良心的语言,例如,在够一块点心或跳上沙发之前对自己说 “不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