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有低处

2008-05-21 15:18:29 SUE∮
我始终认为沈从文爱的张兆和,是他心里幻想的神,他的黑天使,他的缪斯,而并非张兆和!
里面提及他们结婚的时候,沈从文非但没有给戒指给兆和,而且还把兆和姑妈给的玉戒指给当掉了;还提及,沈从文甚至想一人去北京,而把兆和和孩子丢下,是友人一定要求他带妻儿一起去;又提及,沈从文爱上了另外一女子,写了一篇文章,而他后来所受的苦难和这文章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而作为张兆和,由于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的缘故,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对一个家庭的付出,我认为是足已见证她对沈从文的爱了。
看得最难过的还是,沈爱上了另外的女子,可是最终对他不离不弃的还是张兆和。即使他曾经多么的爱张兆和,写了那么多的炽热的情书,而后来的背叛,觉得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都是不过如此而已。
不得不提的是,朱干干对张兆和的影响还是深远的:不可贪婪,不要自怜,自强,质朴,节俭,有骨气等等。
里面有太多的细节提到了他们的婚姻其实是不和谐的。沈从文觉得张兆和给了他压力,在某些方面,例如她“没法子不动手改”他的稿子,纠正他“其”的用法等等;而张却在信里提及“不许你在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 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经是造化了。。。。。”;里面又提及当沈看到妻子的目光,他总是显得慌张而满心戒备,同样的目光,在他们的儿子看来,却是充满爱意和温暖的 等等。
兆和过于务实,但同时,他又很佩服张兆和这一点,因为他自己的生命是非常飘忽的。我的直觉认为张兆和是土象星座的。
2008-05-21 15:20:47 SUE∮
2008-05-21 14:54:46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个人角度来说,一个人表达他很爱你,和他是否真的爱你,是两回事。不论这种表达是小学生水平的,还是沈从文水平的。
=============================================================
很赞同这一种说法!
2008-05-21 15:24:28 viviennespring
不是务实吧,跟着沈从文对于她来说,能带来的坏处比好处应该多许多。
应该是一种责任,她身上一直背着的。
我选了你,就要跟定你。
2008-05-21 15:30:29 SUE∮
务实和责任并不矛盾。她的务实是受朱干干的影响。
2008-05-21 15:31:10 读书@河童
我想那个女孩子,未必就是张兆和。楼主不过是被自己的感情打动了。而那女孩子,不过是他的道具。
珍惜生命远离文青勿为药渣。
------------------
谢谢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的善意提醒。
是一种责任,她身上一直背着的。我选了你,就要跟定你。
----------------------
viviennespring 我觉得也是这样,维系婚姻的,到最后是责任,而不是激情,这或许是张沈二人结合乃至能够相伴的理由吧。
2008-05-21 15:34:29 SUE∮
2008-05-21 14:26:39 读书@魂兮归来
二哥是比较任性的吧。少年天才总是这样任性吧,如同徐志摩,总是跟随自己的心境的。
=============================================================
徐先生是性情中人!如果爱,就是真的爱;不爱,就真的不爱了!
2008-05-21 15:54:01 SUE∮
看完此书,觉得和我在《百年婚恋》里所看的张和沈的婚姻有出入。
呼呼,早知如此,我还真不想看到这本书呢,一笑。
2008-05-21 15:56:56 wind
用不着这么美化张兆和吧?
她也就一俗人,她嫁给沈是因为沈喜欢她,顶不住他的追求而答应了,况沈其时也是个才子,这里面不能说没有虚荣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建国后,沈被靠边受打击时时,三三对沈其时很冷漠,鄙夷也有一点。
他们俩不曾有过你们所想的那种感情,那种感情只存在于沈的笔下和想象中,沈还真是个痴情人!
2008-05-21 16:08:33 wind
沈当年给三三递小纸条时“我爱你的灵魂,更爱你的肉体”,三三当即拿给当年的胡校长,亏得胡适先生爱才,乐得成就一段姻缘。
这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三三并不喜欢沈,还想“借刀杀人”,要没胡适作保,三三可不一定会嫁给“没有北大校长做媒”的沈才子。
2008-05-21 16:10:15 SUE∮
没有美化,而是沈把张给美化而已。
你,我,TA都是俗人。你提到张嫁给沈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虚荣,认为不妥。
冷漠,书中倒是提了几次,但张对于爱的表达就是如此理智到人们认为是“冷漠”的。如果这般冷漠的爱是不离不弃的爱,那又何许给予指责。
在当时那个历史背景下,或者贯穿他们的婚姻都始终认为张这一辈子不容易!!
2008-05-21 16:18:25 wind
回SUE:
三三可不是你说的不离不弃,建国后的非常时期,她可是顶想和沈划清界限的,沈那时很痛苦,受到双重压迫。
三三最后在回忆录提到,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
2008-05-21 16:24:19 wind 这也不是沈也不是美化不美化张的问题
张拒沈越多,沈就越爱笔下的三三些。
再回不离不弃这个话题,要是当年毛公作主离婚,肯定张其人又是一个章含之!
冷笑一番
2008-05-21 16:32:29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有啥好冷笑。沈从文移情在先,你怎么不说?
追得再热烈,追到了就三心二意的,难道不是沈从文么?
2008-05-21 16:34:31 SUE∮ To: wind
“她可是顶想”,这是否是事实,不知。也不知你是从何而知。但她是不离不弃,这是事实。
非常时期里,一些人的一些做法,会彻底颠覆掉对一些人的心中固有的看法,很伤,如章女士。而张绝不是!
不想说了,就引用张兆和的一句话:“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2008-05-21 16:51:58 wind 难道三三和沈这些事又成了罗生门了哈?
回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沈移情并不见史料,没有确证,只是“张”在怀疑,张说她有在“怀疑”!
是的,的确不能说真没这件事,但是,与其说沈移情的可能性大的话,同样可能的是她在掩饰自己什么,以获得心理平衡......
总之一句话:孤例不为证
回SUE:
那个我说的“顶想”,有史料可查的,他们那个时期的关系,谁对谁是个什么态度,一查便知。
你所引用的那句话:“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恰恰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的“三三最后在回忆录提到,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
2008-05-21 16:53:12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晕,你说的不见史料,怕是你看得史料不够多吧。
2008-05-21 17:12:09 SUE∮ 你所引用的那句话:“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恰恰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的“三三最后在回忆录提到,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
===============================================================
你说“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不是“痴情”吧,应该是“爱”。因为他写了三年的情书,足见以他的“痴情”,呵呵。
而你现在所说的印证,我觉得并没有印证。
2008-05-21 17:23:25 wind
我可没晕头:) 嗯,自己确实不关心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我的确不能说自己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此外,沈的风评也不是尽然那么好
但是,就事论事来说,这段文字不太可信,出于个人目的而作伪史料太常见了!两个重点:“张”“怀疑”沈移情 ,对照他们前后一生所为应该不难看出。所以,沈移情这事,可信度不高。(当然,这种劈腿在今天太常见了,所以今天都倾向于沈有这个可能去劈腿)
比照个例子:戊戌变法 里面说了真话的恰恰是袁大头,反而康一直在说假话
2008-05-21 17:33:31 SUE∮ 2008-05-21 16:51:58 wind
沈移情并不见史料,没有确证,只是“张”在怀疑,张说她有在“怀疑”!
===========================================================
你说并不见史料,那就请你再多看一点吧。
或者看看《看虹录》,还有很多,例如沈从文和林徽因的书信等等。
倒是有一点,在一九三七年,沈多次让张与他同行,可是张不情愿,信里有很多推脱之辞,宁愿留在北京。他直接在信里说:“即或是因为北平有个关心你, 你也同情他的人,只因为这种事不来,故意留在北京,我也不嫉妒,不生气,”因为“一个好端端的人也会发疟疾,害伤寒病,何况被人爱或爱人?”他在信里提到自己:一是遗传上或许有疯狂的因子;二是年纪小时就过度生活在幻想里;三是看书太杂,生活变动太大;四是鼻破血出,失血过多,用脑太过。
但是十分理性或者“冷漠”的张兆和只回:“来信说那种废话,什么自由不自由,我不爱听,以后不许你讲。你又不同得余,脑筋里想那些,完全由于太优裕的缘故,以后再写那样话我不回你信了。”
书中分析:兆和并不想去爱别人或别别人爱上, 她希望的是丈夫对他的终身倾慕。这是她仅有的虚荣心。
我想这才是虚荣,也是每个女子最大的虚荣心。
2008-05-21 17:50:13 wind 回SUE:
两个人在恋爱感情中说的话,往往是非常微妙,堪比禅宗公案了!
有些意思的传达往往不是表面的含义:)
唉,你引得长文让我非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我看到的则是他们是情人吵架!吵吵更甜蜜:)并没看出沈要出轨?
2008-05-21 17:54:50 SUE∮
想必你误会了,呵呵!
我写那大段话,没有说沈要爱上别人(实在不想用“出轨”二字), 而是让你看看张在面对沈怀疑她有爱上别人的嫌疑时,她是如何面对以及回击的。
2008-05-21 18:01:06 amelie's dream
婚姻是现实的,婚姻中的爱情也是现实的,这和恋爱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们之所以性格中有诸多如此大的矛盾还是在一起,我想他们是有感情维系的。或许张当时都不自觉。
2008-05-21 11:54:47 辰.凌
世上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女子,她们不是不爱,不是冷漠,不是无视。只是她们爱的更深,而太过骄傲了些,怕轻易付出真心会某年某日被随意扔进覆满厚尘的角落。这样的女子,理解的人不多。
我始终认为沈从文爱的张兆和,是他心里幻想的神,他的黑天使,他的缪斯,而并非张兆和!
里面提及他们结婚的时候,沈从文非但没有给戒指给兆和,而且还把兆和姑妈给的玉戒指给当掉了;还提及,沈从文甚至想一人去北京,而把兆和和孩子丢下,是友人一定要求他带妻儿一起去;又提及,沈从文爱上了另外一女子,写了一篇文章,而他后来所受的苦难和这文章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而作为张兆和,由于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的缘故,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对一个家庭的付出,我认为是足已见证她对沈从文的爱了。
看得最难过的还是,沈爱上了另外的女子,可是最终对他不离不弃的还是张兆和。即使他曾经多么的爱张兆和,写了那么多的炽热的情书,而后来的背叛,觉得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都是不过如此而已。
不得不提的是,朱干干对张兆和的影响还是深远的:不可贪婪,不要自怜,自强,质朴,节俭,有骨气等等。
里面有太多的细节提到了他们的婚姻其实是不和谐的。沈从文觉得张兆和给了他压力,在某些方面,例如她“没法子不动手改”他的稿子,纠正他“其”的用法等等;而张却在信里提及“不许你在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 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经是造化了。。。。。”;里面又提及当沈看到妻子的目光,他总是显得慌张而满心戒备,同样的目光,在他们的儿子看来,却是充满爱意和温暖的 等等。
兆和过于务实,但同时,他又很佩服张兆和这一点,因为他自己的生命是非常飘忽的。我的直觉认为张兆和是土象星座的。
2008-05-21 15:20:47 SUE∮
2008-05-21 14:54:46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个人角度来说,一个人表达他很爱你,和他是否真的爱你,是两回事。不论这种表达是小学生水平的,还是沈从文水平的。
=============================================================
很赞同这一种说法!
2008-05-21 15:24:28 viviennespring
不是务实吧,跟着沈从文对于她来说,能带来的坏处比好处应该多许多。
应该是一种责任,她身上一直背着的。
我选了你,就要跟定你。
2008-05-21 15:30:29 SUE∮
务实和责任并不矛盾。她的务实是受朱干干的影响。
2008-05-21 15:31:10 读书@河童
我想那个女孩子,未必就是张兆和。楼主不过是被自己的感情打动了。而那女孩子,不过是他的道具。
珍惜生命远离文青勿为药渣。
------------------
谢谢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的善意提醒。
是一种责任,她身上一直背着的。我选了你,就要跟定你。
----------------------
viviennespring 我觉得也是这样,维系婚姻的,到最后是责任,而不是激情,这或许是张沈二人结合乃至能够相伴的理由吧。
2008-05-21 15:34:29 SUE∮
2008-05-21 14:26:39 读书@魂兮归来
二哥是比较任性的吧。少年天才总是这样任性吧,如同徐志摩,总是跟随自己的心境的。
=============================================================
徐先生是性情中人!如果爱,就是真的爱;不爱,就真的不爱了!
2008-05-21 15:54:01 SUE∮
看完此书,觉得和我在《百年婚恋》里所看的张和沈的婚姻有出入。
呼呼,早知如此,我还真不想看到这本书呢,一笑。
2008-05-21 15:56:56 wind
用不着这么美化张兆和吧?
她也就一俗人,她嫁给沈是因为沈喜欢她,顶不住他的追求而答应了,况沈其时也是个才子,这里面不能说没有虚荣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建国后,沈被靠边受打击时时,三三对沈其时很冷漠,鄙夷也有一点。
他们俩不曾有过你们所想的那种感情,那种感情只存在于沈的笔下和想象中,沈还真是个痴情人!
2008-05-21 16:08:33 wind
沈当年给三三递小纸条时“我爱你的灵魂,更爱你的肉体”,三三当即拿给当年的胡校长,亏得胡适先生爱才,乐得成就一段姻缘。
这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三三并不喜欢沈,还想“借刀杀人”,要没胡适作保,三三可不一定会嫁给“没有北大校长做媒”的沈才子。
2008-05-21 16:10:15 SUE∮
没有美化,而是沈把张给美化而已。
你,我,TA都是俗人。你提到张嫁给沈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虚荣,认为不妥。
冷漠,书中倒是提了几次,但张对于爱的表达就是如此理智到人们认为是“冷漠”的。如果这般冷漠的爱是不离不弃的爱,那又何许给予指责。
在当时那个历史背景下,或者贯穿他们的婚姻都始终认为张这一辈子不容易!!
2008-05-21 16:18:25 wind
回SUE:
三三可不是你说的不离不弃,建国后的非常时期,她可是顶想和沈划清界限的,沈那时很痛苦,受到双重压迫。
三三最后在回忆录提到,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
2008-05-21 16:24:19 wind 这也不是沈也不是美化不美化张的问题
张拒沈越多,沈就越爱笔下的三三些。
再回不离不弃这个话题,要是当年毛公作主离婚,肯定张其人又是一个章含之!
冷笑一番
2008-05-21 16:32:29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有啥好冷笑。沈从文移情在先,你怎么不说?
追得再热烈,追到了就三心二意的,难道不是沈从文么?
2008-05-21 16:34:31 SUE∮ To: wind
“她可是顶想”,这是否是事实,不知。也不知你是从何而知。但她是不离不弃,这是事实。
非常时期里,一些人的一些做法,会彻底颠覆掉对一些人的心中固有的看法,很伤,如章女士。而张绝不是!
不想说了,就引用张兆和的一句话:“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2008-05-21 16:51:58 wind 难道三三和沈这些事又成了罗生门了哈?
回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沈移情并不见史料,没有确证,只是“张”在怀疑,张说她有在“怀疑”!
是的,的确不能说真没这件事,但是,与其说沈移情的可能性大的话,同样可能的是她在掩饰自己什么,以获得心理平衡......
总之一句话:孤例不为证
回SUE:
那个我说的“顶想”,有史料可查的,他们那个时期的关系,谁对谁是个什么态度,一查便知。
你所引用的那句话:“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恰恰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的“三三最后在回忆录提到,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
2008-05-21 16:53:12 狗尾巴花尾巴狗-大爷 晕,你说的不见史料,怕是你看得史料不够多吧。
2008-05-21 17:12:09 SUE∮ 你所引用的那句话:“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恰恰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的“三三最后在回忆录提到,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
===============================================================
你说“她是在沈死后,才体会到沈对她的痴情”,不是“痴情”吧,应该是“爱”。因为他写了三年的情书,足见以他的“痴情”,呵呵。
而你现在所说的印证,我觉得并没有印证。
2008-05-21 17:23:25 wind
我可没晕头:) 嗯,自己确实不关心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我的确不能说自己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此外,沈的风评也不是尽然那么好
但是,就事论事来说,这段文字不太可信,出于个人目的而作伪史料太常见了!两个重点:“张”“怀疑”沈移情 ,对照他们前后一生所为应该不难看出。所以,沈移情这事,可信度不高。(当然,这种劈腿在今天太常见了,所以今天都倾向于沈有这个可能去劈腿)
比照个例子:戊戌变法 里面说了真话的恰恰是袁大头,反而康一直在说假话
2008-05-21 17:33:31 SUE∮ 2008-05-21 16:51:58 wind
沈移情并不见史料,没有确证,只是“张”在怀疑,张说她有在“怀疑”!
===========================================================
你说并不见史料,那就请你再多看一点吧。
或者看看《看虹录》,还有很多,例如沈从文和林徽因的书信等等。
倒是有一点,在一九三七年,沈多次让张与他同行,可是张不情愿,信里有很多推脱之辞,宁愿留在北京。他直接在信里说:“即或是因为北平有个关心你, 你也同情他的人,只因为这种事不来,故意留在北京,我也不嫉妒,不生气,”因为“一个好端端的人也会发疟疾,害伤寒病,何况被人爱或爱人?”他在信里提到自己:一是遗传上或许有疯狂的因子;二是年纪小时就过度生活在幻想里;三是看书太杂,生活变动太大;四是鼻破血出,失血过多,用脑太过。
但是十分理性或者“冷漠”的张兆和只回:“来信说那种废话,什么自由不自由,我不爱听,以后不许你讲。你又不同得余,脑筋里想那些,完全由于太优裕的缘故,以后再写那样话我不回你信了。”
书中分析:兆和并不想去爱别人或别别人爱上, 她希望的是丈夫对他的终身倾慕。这是她仅有的虚荣心。
我想这才是虚荣,也是每个女子最大的虚荣心。
2008-05-21 17:50:13 wind 回SUE:
两个人在恋爱感情中说的话,往往是非常微妙,堪比禅宗公案了!
有些意思的传达往往不是表面的含义:)
唉,你引得长文让我非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我看到的则是他们是情人吵架!吵吵更甜蜜:)并没看出沈要出轨?
2008-05-21 17:54:50 SUE∮
想必你误会了,呵呵!
我写那大段话,没有说沈要爱上别人(实在不想用“出轨”二字), 而是让你看看张在面对沈怀疑她有爱上别人的嫌疑时,她是如何面对以及回击的。
2008-05-21 18:01:06 amelie's dream
婚姻是现实的,婚姻中的爱情也是现实的,这和恋爱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们之所以性格中有诸多如此大的矛盾还是在一起,我想他们是有感情维系的。或许张当时都不自觉。
2008-05-21 11:54:47 辰.凌
世上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女子,她们不是不爱,不是冷漠,不是无视。只是她们爱的更深,而太过骄傲了些,怕轻易付出真心会某年某日被随意扔进覆满厚尘的角落。这样的女子,理解的人不多。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