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装设计师的角度看这本书

借用序里的一段话“以画入史,以图说史”是我初阅这本图册的印象,作者通过小图拆解对不同人群不同的服饰进行精细的介绍,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讲宋朝的服饰展示在我们眼前,其不单单是平铺直述的科普,穿插着一些历史故事和古画的解析,其详细程度甚至包揽人物神态动作与发生的场景,形象资料来源有据考究,但并不是纯粹的整合收集,更具趣味性。但阅读起来也明显感到有些不足点,例如插入的宋画彩图都太小,画法以白描贯穿始终,插画颇有小人连环画的感觉,虽谈不上如何精细,但好在形制明确人物比例生动表情有神,作者自己依照史料文物提炼而成的各种手绘速写图都很清楚很到位,注重穿着系结方式和组合结构这点尤其好。
书中的很多细节,都是看书时才注意到,之前都只是在电视剧中一晃而过没啥印象的。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作为服装设计师用来了解宋人服饰的一个比较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如果之后要从事影视服装行业,应该会再回来翻阅这本书。总体感觉其侧重点和专长都在于图说,但也因此而简洁实用,初印象的“以画入史,以图说史”的评价感觉还是较为准确的。
其目录安排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个点的,服饰是时代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最主流价值观最直观的体现,所以目录在基本的释名后首先介绍的是帝后之服,其次为官员文人之后才到庶民,权贵阶层以审美为主,注重体现地位和权势,故华贵;平民百姓则以实用为主,百业百服,各具特色;文人士大夫之流的服饰,魏晋遗风在国潮崛起的今天好像又掀起了一阵波澜,在历史延续上好像最为当代年轻人所追捧,在所谓的汉服圈中颇为流行。现代人了解宋代风流仿若是从衣袂翩跹开始。
讲些题外话,不论是电视剧还是一些科普教育,好像普遍默认帝王之家的关注度应该排在首位,而普罗大众的衣行住食的研究讨论远不及权贵之士来的多,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前一段有关“小镇做题家”的热议,一些傲慢的俯视,颇有“何不食肉糜”的感觉,当然这与此书的关系并不大,硬要说有联系也有点上纲上线了。
再从历史角度聊聊吧,以我来看来宋朝是极有韵味的,服饰也展现出的闲适淡雅,宁静飘逸,绵软细腻的感觉。国家绵延三百余年,虽然战乱不断,家国沉浮,经常受到外来力量的打击,所以对服饰文化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体感觉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呈上而不相同,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最富裕的朝代,使得其服装文化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更加清雅。
近年来随着国潮风越演越烈,“汉服”也作为一种流行文化重回大众视野。以未来要从事服装行业的我来说,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想,那时候的衣服形式有哪些可以用在当下人们的日常服装当中,有哪繁琐的形式些经过简化之后能够契合当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哪些东西融合现代元素会展现出不一样的光彩。也会思考一些服装的配饰在当时是象征什么,是什么意义,把它们放到现在又能表现出什么显示出人们的个性。这种“复古”风潮是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开始重视,是国家富强民族自信的体现。
对比国潮风和街头文化的服饰,近些年嘻哈文化在年轻人当中也是十分的流行。年轻人喜欢嘻哈文化是因为嘻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年轻人兴起的文化,在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中代表了一种反讽精神,能体现他们特立独行的态度,所以大家自发的开始穿这样的服装,推崇这样的文化。如何把“宋韵”融入当下流行文化,形成当下年轻能够自发推崇热爱的服饰形式,甚至形成一系列大家所引以为豪的文化。潮流文化的本土化重构,顺应国情不同而做的改变,发展成为更受中国青年青睐的不同于其他国潮流文化的新文化。不同的服装形式是随着消费者年龄层次年轻化和不同审美观的小众群体的出现的必然趋势,是表达真我突出个性的形式。前边提到年轻人所推崇的“魏晋遗风”,想必和喜欢美国黑人嘻哈文化有相似的原因——年轻人提倡要个性的同时又想要实际,并且积极地把这个模式变成个文化,或者变成个趋势,就只是青年人喜欢的生活态度的表达而已。
身在杭州也切实体会到了宋韵这个美学符号,有幸在大运河旁逛到一家老式的裁缝店,和店铺的阿姨交谈过后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一切时间好像都在这家小店里静止了,故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总会不自主想到此。宋历代君王大多崇尚文治,成熟的哲学思想,故赋予宋代美学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展现至纯至雅的独特风貌,这些在宋人服饰上也颇有体现,不过分追求华丽,服饰风格整体沉稳清雅,书中以白描形式呈现将其独特的气质呈现出来,虽无颜色但胜过颜色。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也带动了纺织业的更迭与精进。宋人的浪漫感性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风花雪月自此也有了实体。宋代女性服饰在穿搭层次丰富上堪称历史之最,几十上百种的款式形制能搭配出多种多样的服装款式效果。
再联想到当今几年的影视剧中千篇一律的服化道,脸谱化的角色服装也是颇为网友所诟病,明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我们的文化,有那么丰富的内涵,那么多精妙绝伦的设计,为什么在影视剧中实体化运作的时候会变得如此如出一辙呢?偶尔出现一些在服装上有考究的作品,都能被当作一个营销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