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在作者渊博的杂学世界里畅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在2021年看了一部纪录片《A Symphony of Noise – Matthew Herbert’s Revolution》,译名“噪音交响曲——Matthew Herbert的音乐革命”。Noise在英语中的意思非常多、宽,但“噪音”在中文中的意思相对窄,所以,我初接触这部纪录片时即感到一些思想的冲击,可惜一部电影的时长远远来不及消化吸收。
早在2015年我曾在书店翻到过一本很厚的《噪音书》,当时我正饱受邻居家空调噪声的折磨,所以印象深刻。后来却搁置了,一直无缘拜读,直到最近。
这本书的原名是“The Unwanted Sound of Everything We Want: A Book about Noise”,就像前面提到的纪录片,我认为最接近电影核心的主题词是“Revolution”,而这本书则是“Everything”。作者Garret Keizer是美国一位自由撰稿人,多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同时已出版有9部书。拜读他的这本书,使我感慨:自由撰稿人实在很博学,杂学家!接下来就来聊聊这本书《The Unwanted Sound of Everything We Want: A Book about Noise》。
全书共分为9章,第8章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提到“噪音”的环保问题,第9章是整本书的总结,那么,第1-7章在讲什么?内容之丰盛,我只能例举出个别段落,整本书中提到的各种故事、风俗、现象等等包括文学、戏剧、音乐、战争、旅行、社会调研、机械技术、科学轶事,知识和经历从作者渊博的头脑风暴而出,介绍了噪音以及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在和未来。
第1章噪音对你兴趣正浓,“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对你兴趣甚浓。”——列夫·托洛茨基。噪音问题容易被忽视,作者讲了一个北欧神话来阐述观点:“它看上去轻微,甚至乍看之下很虚弱,一旦你想动一动它,你会发现自己正在举起整个世界。”——开启作者对噪音的介绍——它是很“弱”的问题,因为它影响“弱者”,现实问题以及历史问题等等,甚至于还有思想,比如:“我看到那些后现代历史文化学家把限制噪音的努力看作中产阶级的一种‘特权’,并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糟乱的、具有破坏性的生活习惯。”此外还有贴近生活的,从正反角度说明“噪音”对一些人是,但对制造“噪音”的另一些人可能不是……再换一个角度——政治,等等。总之,他说的我都频频点头,太全面了。
第2章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不想要的声音,“这是一个应该由你自己承受的声音。”——伊恩·麦克尤恩《赎罪》。首先讲述了我们现代生活中幕后的那些噪音,比如伐木机器、造纸设备,这些震耳欲聋的声音几乎是不可消灭的。“噪音驱使我们去思考些伤脑筋的问题,关于我们想要什么,我们不想要什么,我们怎么协调两者?它迫使我们思考这种两难选择怎么作用于自己和他人。”这个问题横亘于此,哲学问题本质上不存在标准答案,但是思考的过程本就美妙,作者带我们从头开始——什么是噪音?有文学描写、有医学症状、有物理定义、有客观讨论、有主观影响,还有反面比对说明——“安静”就是好的吗?通过试图去定义“噪音”,使读者更了解“噪音”,这一切都基于作者广袤知识创造的丰富世界!以下引述一段:
尽管我们这本书主要从社会方面(有时也称作“软的方面”)探讨噪音,但写书的过程中我也对从事技术方面工作的人充满敬意。换言之,他们明白到底谁给他们付工资。但大多数社区的官员,他们可以被称为没有得到承认的外交官,就像雪莱把诗人称为“世上没有得到承认的立法者”。尤其是在设计联栋住房和公共空间时,声学技巧掩盖了很多存在的问题。很明显,为了寻求安静的环境而盖房子,总是与为利润而盖房子相冲突。
第3章政治动物的噪音,“人类无法降服噪音的地方,总会发现权利干预的存在。”——莫瑞·谢弗《声音风景》。从“城邦”历史讲起,包括历史的纵线和国家的横线将噪音代表权利、叛乱、不平等、无产阶级,与人权、补救制度相关,涉及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共同性、我们想要什么,以及政治的局限和痛苦……貌似杂乱无章,又因“噪音”关联在一起的,这个世界。
第4-6章为噪音简史,从史前阶段到工业时代前夕、工业时代直到现在、今日的噪音。
史前阶段有:最早听到火山爆发的人们,民间故事里动物们之间的抱怨,传说中海妖等诡异的故事,文学作品中最早的记录、圣经、战争,罗马法令,18世纪的街景……
工业时代:“工业革命最终将会给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地和生物多样性带来改变,这些改变以声音风景的变化为前兆。”其中,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工业世界造成听力损失,而早期工人阶级“热衷于享受噪音”的探讨;19世纪被欧洲文豪们抱怨的城市街头的噪音问题(街头艺人、来往马车发出的放屁似的声音……);战争,枪支炮弹的战争,“要说那是一场夏日风暴,雷声轰鸣、闪电耀眼、风声呼啸、冰雹急促落下,这样的形容都显得不够”;以及“沉默的闪光”原子弹:
约翰•赫西所著的《广岛》中,藤井正一医生正穿着内裤坐在走廊里看报纸,突然“他看到那闪光。当时他正在看报纸,侧着脸用眼角余光看到,那是一片明亮的黄色。他惊恐万分,站起来逃跑。就在那一刻,医院在他身后倾斜,随着恐怖的崩裂声,大楼整个倒在河里。”另一位幸存者,佐佐木辉文医生回忆,就在大爆炸摧毁他工作的医院之前,像是“巨大的照相机闪光灯”发出的亮光照耀着大楼走廊。
这个时代出现了对隔音技术、反噪音法律的渴求,促进了发明家之间的竞赛,这里作者给出的小故事很多,而且很注意讲述方式、方法,其中成功案例的经验,不妨我们在生活中借鉴。还有,战后“大热潮”——“毫无疑问,摇滚乐彻底地、出色地改变了音乐。摇滚乐让很多人快乐,让一些人耳聋,也让一大群人富裕起来。没有摇滚乐,我会觉得缺少些什么。”这个时代,当然还有“耳朵虫”——耳鸣的时代。
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到了9.11恐怖袭击,“‘我听到了金属的咆哮声’、‘那轰隆隆的声音我永远不会忘记’、‘嘎吱作响的挤压声和令人难以忍受的摩擦声’、‘我觉得是有炸弹爆炸了’、‘爆破似的声音……天上地下到处都是,包围了整个建筑’、‘该死的噪音’、‘就好像趴在一个管道里,一辆火车正开过来’、‘我喊破了喉咙,我离她也就10英尺,但她听不见我的声音,楼倒塌时的动静太大了’。”这本书给我读到了别人人生中那些印象深刻的声音的描述,千姿百态。
今日的噪音,这也是他们的世界,这个章节属于“世界真奇妙”。处于洼地的国家“荷兰”,它的地理特殊性、水道纵横、(欧洲)人口密度最高,以及文化特质等。日本1997年发起的“日本的100个声音风景: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项目,保住了很多声音宝藏,比如“山口县铁路上强劲又优雅的老式蒸汽火车的声音(排名第78)”;但是“日本社会中存在着对比鲜明的两种声音”,“想要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噪音的西方人,不妨到日本转转”。西班牙、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噪音让我们从一个新的、窄的角度再次审视世界,管中窥豹,也是有趣。
2009年全球猪流感爆发期间,墨西哥城2000万居民尴尬地发现,流行病带来了令人欣喜的意外结果。天空变得更蓝(空气质量从“难以忍受的差”变成了“差”),犯罪率下降(抢劫案在一周内下降了37%),这座受疾病困扰的城市也变得更安静了。勇敢的行人和遛狗者戴着口罩离开家,发现街上“没有了平时围堵行人、排着废气、鸣着喇叭的悍马车、SUV车或者大篷卡车”。其他的声音开始得以显山露水。美联社的报道开头以这样的句子开头:“树叶在风中窸窣作响。”
虽然这本书出版于2014年,但是上面这段风景简直就是我们刚刚经历过的2020-2022三年新冠疫情时光。噪音的世界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样子。
第7张吵闹的美国,“……在几乎无法阻挡的,令人感到绝望的噪音之下,其他诸多声音,都争着占据支配地位”——詹姆斯·鲍德温《我的名字被遗忘》。美国故事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国家公园的章节,毕竟美国是第一个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遇到问题、建立政策、解决尝试都是走在世界前列。
这本书里关于音乐的话题分散在各个章节主题之下,虽然篇幅不多,但是作者讲的很细腻,都是从心出发,读来有温度、有喜好。“像嘻哈爱好者耳中的混搭乐或爱尔兰城镇中清真寺宣礼员的号召声一样,噪音有时只是作为一种我们从没听过的声音出现。把声音定义为噪音部分地也是因为这种新奇性。在1977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Nois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中,法国文化历史学家Jacques Attali强调,新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声音会被老一代人视为噪音,直到新势力取代旧势力。‘我们的音乐预告着我们的未来。’”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鲍勃·迪伦(Bob Dylan)的音乐革命,失败与成功,对身边音乐、音乐人的影响都是长远的。“音乐和噪音最本质的不同,不是在声学或者美学层面,而是在伦理层面。”
我读书的年代老师教我们要把书读薄,这样一本内容纷杂、丰富多彩的有趣读物,我就想尽量整理一篇大纲、精华,推荐给更多人有兴趣品读。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我只是注意到在我们制造的似是而非的世界中,噪音的复杂和让人迷醉。”最后,我感到有趣、大开眼界的同时,非常感谢译者赵卓的认真工作,以及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