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通识课》:政府有哪些手段调控一国经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书名,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之父”是凯恩斯,“微观经济学之父”则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说,经济不需要调控,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发调节市场; 凯恩斯却说,“看不见的手”会有失灵的时候,所以仍然需要“看得见的手”去调控。
《宏观经济通识课》主要讲的,就是这只“看得见的手”,即:当一国经济发展过快或过慢时,国家是如何进行调控的。
理想的经济发展状态是怎样的呢?我想,应该就像巴菲特对伯克希尔的股价期待一样:平稳,而不是“节节高升”。因为股价的反映与内在价值差不多,才是健康正常的状态。
所以,一国经济最理想的状态,大概便是:均衡发展,均速增长,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
如果任由“看不见的手”去调控经济,那肯定会出现“兴衰交替”的大起大落,所以仍然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去调控,让国家经济平稳发展,让人民生活保持长久的富足安康,如此才能国泰民安。
而如何调控,太考验国家能力了!很多国家都曾出现过恶性通货膨胀、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那都是因为国家一时的骚操作所致。
所以,要当好一国领导实属不易,因为经济动荡约等于政治动荡!
那国家有哪些手段调控经济?
政府调控经济有三大政策: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对外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会用税收和支出来刺激或收缩经济,用赤字和债务来拉动经济。
货币政策有三招: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对外经济政策:即调整外贸经济,如用出口退税来鼓励把东西卖到国外等。
那应该在什么时候调控经济呢? 这要先从调控原理讲起。
一 宏观经济平衡原理:总供给=总需求
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储蓄等于投资。 什么意思?就是企业的投资等于家庭的储蓄,宏观经济就能正常运转。 什么又叫企业的投资等于家庭的储蓄呢?
意思就是家庭有了钱,通常会一部分花掉,一部分存起来,存到银行的钱就叫储蓄,而这个储蓄如果一直放着就会贬值,要动起来才能增值,所以会借给企业去投资搞生产,增加就业啥的,这样国家整个经济就转起来了。如果储蓄和投资相等,就是最理想的经济发展状态了。 但中国却是储蓄大于投资。 当储蓄大于投资时,会出现通货紧缩,因为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只能降价卖、便宜卖、保本卖,最后赔本也得卖。 而当投资大于储蓄时,大家都想赚钱,这时需求就多了,但东西少,物以稀为贵,商品就能卖高价,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钱越来越值钱;通货膨胀,东西越来越值钱。 但是,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并不只有家庭和企业,还有政府和国外。 如果政府财政收入不等于财政支出,就会出现财政赤字或财政赢余。 如果一国出口多,进口少,赚的钱多了,外汇就会流进来,表现为贸易顺差,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如果一国进口大于出口,则表现为贸易逆差,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 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的平衡公式应该是: 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 公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右边代表总需求,两边一定要相等。如果不等,宏观经济就不能平衡发展。 政府调控经济,要做的就是通过宏观调控,让总供给等于总需求,设法求得经济的平衡,让经济得以发展。 动总需求,政府只要出台政策就能马上刺激消费,刺激投资,增加出口;但是动总供给却不那么容易。 比如,想增加钢材产量,先要找到原材料,再买设备,然后培训工人,再进行生产,最快也得一年半载才能投产。 所以,政府动总供给很难,动总需求相对容易。
一国政府在短期内调整的是总需求,在长期内才能调整的是总供给。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总供给和总需求都调整不好,那就通过价格找平。 当价格指数上升时,经济开始回暖,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发生;当价格指数下降时,经济开始变冷,总供给超过总需求,通货紧缩出现。
二、财政有哪些收入和支出?
对于经济的过热或过冷,政府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就是“踩油门”,加税和减少政府支出就是“踩刹车”。 我国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渠道。 第一,税收收入。 第二,债务收入。当政府的钱不够花时,它可以借债。 第三,企业收入,也叫国有资产收益。 第四,其他收入。例如,使用国有森林、地下资源等国家资源必须向政府缴纳一定费用。
财政支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常性支出,一部分是建设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每个月都要支出的钱。例如,这月发给公务员的工资,下月还得发,需要一直发下去。
经常性支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维持国家机器运行的需要;第二,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第三,建立和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
建设性支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投资大中型企业的建设。 发行国债的用途十分重要。发行国债一定不能用于经常性支出,而要用于建设性支出上。 有些国家发行国债去给公务人员发工资,这样借的债就永远还不上了。
因为经常性支出是给公务人员发工资,它不产生收益,也回不到政府手里,持续下去就会产生债务危机。只有拿来做建设性支出,才能产生效益。
三、为什么很多国家都是财政赤字?
世界各国中,财政盈余的很少,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出现的都是财政赤字。 为啥呢?因为国家如果没钱想要发展,只能借钱,即发行国债。 财政赤字其实并不可怕,重点在于: 借来的钱,有没有产生真正的效益,到期后能不能按时还款!
有些国家还不起钱,会赖账,这意味着破产;有些国家还不起钱,会悄悄加印钞票或透支,这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 因此,国家发行国债,一定要把钱用来做建设性支出! 并且,财政赤字不能超过警戒线! 国际上衡量财政赤字有两条警戒线标准: 第一条: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能超过3%;第二条:财政赤字不能超出财政总支出的15%。 Ps:美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而因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这个国家的债务可能却要让其他国家共同来埋单。 这里面的逻辑大概是: 美国的利率杠杆一动,全世界都会跟着联动。如果美元加息,那么其他国家央行也面临加息的压力。因为,别国如果不加息,就会有人把本国货币换成美元。 例如,美元加息了,英镑不加息,那英国人就会把英镑换成美元,导致英镑流出英国。 没办法,美元的货币信用度太高了,高到很多国家的人都不相信本国货币的价值,所以本国货币一出现动荡,就要换成美元握着才心安。
四、政府解决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
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经济中的外部性: 即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他对这件事的后果不负任何责任,他做了坏事不受惩罚,做了好事也得不到补偿,这就是经济中的外在性。 当存在外在性时,市场解决不了它,价格也影响不了它,只能由政府制定机制来解决。 2.公共物品的缺失: 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是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不排他性。 公共物品又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非竞争性、不排他性。如国防和义务教育等。 准公共物品只具有一个特征:或者不竞争,或者不排他。如收费的公厕和高速公路。 政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多提供公共物品,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多提供准公共物品。 那些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为什么他们愿意把资金投到东部,而不愿意投到西部呢?为什么他们愿意把钱投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海发达城市的公共物品多,那里的道路修好了,桥梁建成了,他们到那里投资不需要再修一条路,再建一座桥,就可以解决货品的运输问题。节省了生产成本,有了规模经济,效率就高,利润就大。 3.收入分配不公平: 市场只能解决效率问题,让经济快速发展,但不能解决公平问题。 收入分配不公平只能由政府解决,向高收入人群多征税,给低收入的人发放生活救济金,给予补助,让穷人也能过上温饱的日子。 只有政府才能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条件,让有才能的人去创造社会财富,让适合做企业的人成为企业家,让适合当官的人去做政府官员,让适合讲课的人站在讲台上。 综上,政府在经济生活中要发挥的作用有四个:第一,稳定经济;第二,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第四,进行收入再分配。
与此相对的是,政府也有不该做的事情,即最不该进入竞争性行业去经商办企业。如果政府要做企业,那么别人还做不做?该怎么做?如果政府进入竞争性行业,还有谁能跟他竞争,因为政府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五、银行在一国济中起什么作用?
大家都以为货币是印钞厂印的,却不知道货币供给是由银行创造的。 各国中央银行都规定了一个法定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不能把储户的存款都贷出去,必须留下一部分钱作为准备金,强制性地存到中央银行,如果储户来提款,银行要有钱支付给他们。 于是,人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把钱按照法定准备金率,上存中央银行一部分,剩余的贷给他人,他人再放进银行,银行再接着上存一部分,剩余的继续贷出去。 就这样,一笔钱一直存贷下去,货币供给量就会成倍增加,可以产生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也会成倍放大,这就是乘数效应。 这个大概意思就是,你存进100元,可能产生1000元的效应——货币供给量就增加了,而这种增加,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加印钞票,而是通过价值的创造。 所以,银行创造的货币与法定准备金率成反比。银行创造货币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准备金率的高与低。 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准备金率越低,货币的乘数就越大。 这就像货币的水龙头,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水就会流出来;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资金之水就会被抽走。 所以,央行也可以通过法定准备金率来调控经济,经济过冷了,就降低放水;经济过热了,就提高少放水。
这是央行的第一种调控方式,第二种是通过贴现率。 贴现率是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 央行只能决定贴现率,在中国它叫再贷款利率,在美国它叫联邦基准利率。央行可以用贴现率来给市场降温或给市场加油。
央行的第三种调控方式是国债。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央行和百姓之间买卖国债,它是现金和债券的互换。央行通过债券的买卖控制货币供给的多与少。 收购国债就是把钱放出去,刺激消费,让经济回暖;卖出国债就是把钱收回来,制约消费,给过热的经济降温。 由此可以看出央行的作用:第一,保护储户的利益;第二,保持健康的融资渠道。 所以,央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直接经营商业银行的业务,而是代表政府管理整个银行系统。它的责任是制定货币政策,保证币值稳定。 在货币政策出台之前,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货币政策会失效。
六、关于通货膨胀
如果你有100元存款,通货膨胀率是5%的话,你的购买力就少了5元;如果你有1万元存款,你的钱就少买了500元的东西,这就是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的不负责任,没有创造财富,不断印钞票造成的。 如果人们预测到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10%,那么工资收入也要提高10%,这就是指数化。由于指数化的出现,整个经济中通胀造成的损失减缓了。
其他读书笔记
>>凯恩斯讲过一个著名的“挖坑理论”:雇200人挖坑,再雇200人把坑填上,这叫创造就业机会。雇200人挖坑时,需要发200把铁锹和200份干粮,这样钢材、木材和粮食需求就被拉动了。再雇200人把坑填上时,还需要发200把铁锹和200份干粮,钢材、木材和粮食的需求又被拉动了。凯恩斯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当一国经济萧条时,政府不是没办法,政府应该出来做点事儿。用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赤字和发行国债的方式把经济从大萧条中拉出来。 >>近年来,日本银行的利率近乎为零,可是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借钱,反而还去存钱呢?因为无论谁借钱搞实业、炒股票,都很难赚到钱。因此,当经济一直疲软时,不要轻举妄动,你动的时候经济有可能继续下降。有经济学家给日本政府出招,让政府给日本国民10%的通货膨胀预期。言外之意,存钱每年贬值10%,试图刺激国民消费。但日本政府对此一直非常慎重,因为当真正的通货膨胀来临时,无论对政府还是对国民都是一种灾难。 >>拉动一国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分税制是我国现行的税制。所谓分税制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开征税,一个是中央税,一个是地方税,还有一个是共享税。 >>在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时,中央政府以为土地出让金是一笔小数目,就把它划归地方政府。没想到土地出让金变得越来越大,由于商品房的出现,卖地成了地方政府的大收入,这造成了我国现在是土地财政,越穷的地方盖的楼越多。试问,如果地方政府没地可卖时,那财政支出怎么办?因此我国一定会推出房地产税。
>>关于遗产税,西方各国政府都有征收,中国眼下还没有开始征收,但未来也一定会征收遗产税。为的是不让贫富在下一代转移,让每个人不因为出生在富裕家庭就不去奋斗。遗产税可以打破阶层的固化,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但遗产税推出需要时间,就像房地产税推出也需要时间一样。 >>一般把货币供给分为三类,也就是三种官方的货币计算标准,M1、M2、M3。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所以M3是更广义的货币供给;M0=现金(通货)。 >>贴现率是由央行定的,那商业银行的利率是由谁来决定的?在市场经济国家,利率既不是政府定的也不是央行定的,利率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什么叫货币的流通速度呢?就是1元货币一年周转多少次。货币周转次数越多,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少,货币周转次数越少,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 >>经营短期信用叫货币市场,经营长期信用叫资本市场。或者简单地说,把钱当货币来使用叫货币市场,把钱当资本来使用就叫资本市场。 >>经济学有个原理叫生产可能性边界。一国有多少自然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都是有一定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经济就不再增长,只有价格的增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生产可能性边界也会向外扩展。 >>我国目前正在落实“三去一补”计划:“三去”,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一补”,即补基础设施的短板。去产能,指的是去过剩行业钢铁和煤炭的产能;去库存,指的是去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去杠杆,指的是去国企和央企的杠杆,负债率太高。 >>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分散银行储蓄过多的压力,也分担银行贷款的负担。建立和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这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Ps:作者说,失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放缓、赤字、债务、金融风险、股市泡沫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之道依然在探索中。因此,宏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五星推荐此书,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