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汇编
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忠实的历史爱好者,但却也是一个不折扣的历史知识匮乏者——此前不久还对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与五代十国都傻傻分不清。以致于我非常迫切地想要补上这块短板,这是我二度拿起吴晗先生这本《中国历史常识》来读的原因。而再读之后,抛开厘清的一些历史常识之外,竟有一些感受不吐不快。
第一,这本书的内容足够权威。书的主编吴晗,本身就是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而编写者和审阅者更是汇集了像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戴逸、阴法鲁等一大批著名历史学家,保证了本书的质量。与此同时,书中所写到的中国历史,从人种的最早起源一直到现代的北伐战争,不管是重大事件,还是重要人物,抑或是典章制度,均为已有确切佐证、学术界形成定论的最基础内容。当然,也因为其目的在于普及历史知识,以致读起来真像极了中学历史课本,寡淡如水。
第二,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吴晗。我当初之所以入手这本书,既有书名的原因,也有很大原因是冲着吴晗的名头而来的。但实际上,这本书只是由吴晗牵头主编的,而他除了前面的序言之外,好像并没有写其中的任何一编或者任何一个章节。书里面共八编,大概300个小的类目中,都是由专治某一朝代历史的专家来负责,涉及到20多个单位,由80多人分题撰写而成。正如吴晗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
第三,这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这本书编写于上世纪60年代,彼时的中国在经济领域早已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已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实现了重构,居于绝对的指导地位,正处于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所以,我们读这本书时,不论是编写的内容,还是行文的风格,都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时代风味、鲜明的时代印记。而且,其史学观点也是标准的唯物史观,以 “帮助广大青年学习中国历史知识,并且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本书用近三百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故事,普及了最为基础的知识。正如章立凡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普及历史常识,而其本身,以及编写背景也与它一起成为新的历史的一部分,在无声的反映着那个年代的历史——足以让我们在了解历史常识的同时能够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