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就无法思考”
读这本书本意是想寻找一种高效的记笔记的方法。读下来以后的确获益良多,最重要的是理解了通过写作来输出思想的重要性,“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相当于没有思考”,这件事在学术上如此,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我在写作上真是困扰已久。从前我以为最大的问题是阅读量不够,当我希望表达一种观点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恰当的言辞、也缺乏让人信服的逻辑。书里有一节说“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这是恰如其分的。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本书提供了一种记录笔记的方法,跟常规的笔记方法区分开来,这种记录方式是从点到面的网状结构,能更加全面地铺开同时增加不同知识点的链接-----从而催生出思想。
我相信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因为这也是人的神经网络的工作逻辑:不同的记忆交织、碰撞从而产生思维。传统的笔记方式是线性的,以时间或具体的目标为逻辑,杂乱或受限,效率低下。现代社会我们摄入的信息、知识和概念量大而芜杂,我们要从中选择性地找到所需的、记录下来并为我们所用,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跟精力,也就格外需要一个合适的记录方式。卡片笔记正好能满足这个需求。
卡片笔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记这类笔记的方法是随时记下自己脑海中的想法,不拘泥于时间、方式。由于大部分一闪而过的想法实际上并没有意义,这类笔记中的大部分都会被扔进垃圾箱,而其中少数有价值的,会被整理进入第二类: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 永久笔记是你对粗糙的原始信息的理解和转化,经过加工以后记录下来的内容包含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或者说,内化成了自己知识架构的一部分。随着永久笔记的增多,笔记之间的链接也会随之增多,网状结构又平面转为立体,自己的思想也随之展露。这里强调了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整理永久笔记,只有在用自己的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才算习得了这一部分的知识,对这一点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第三类叫做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是记录下读书过程中觉得有用的内容,并且记录出处。这部分笔记随着复盘,也会有选择地加入永久笔记。
笔记的记录在于提取信息而非单纯的记录,真正要用好这种笔记方法,也离不开勤奋的阅读,持续的思考和写作。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从庞大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有意义的想法,继而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