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将尽,也有粉色柔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女性→ 一辈子没结婚的独身女性→ 正在步入老年的独身女性,仿佛是一张Venn图上层层缩小的子集。无儿无女无丈夫,活过百岁的戴安娜阿西尔这辈子过得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精彩多了!她在89岁节点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回顾,坦诚,自由,豁达优雅,对所有忧虑“我不结婚不生娃老了真的不会后悔吗?”的人,是珍贵的样本参考。
这本书解答了我三大问题:
1. 为什么会想要“独身”?在年轻时经历了两次浪漫爱情之后,戴安娜发现“我对男人没有期待。唯有独处时,我才真正感到完整”。 她把自我感受放在首位,依然不断谈恋爱,直到了老年也不例外。但这些关系一直都不“exclusive”,并且维系在自己不被伤害的程度。
2. 在漫长的一生对于“独身”的想法有过动摇吗?独身女性有什么样的遗憾?如果说动摇,唯一改变过的就是她四十多岁突然很想要孩子,并且怀孕了。但四个月后,她就流产了。当她自己捡回一条命苏醒的时候,竟没有失去孩子的悲伤,更多的是庆幸自己还活着的欣喜。她坦诚到,“自私”和“懒惰”是她人生的两大憾事,但她并不自责,毕竟人无完人,她只是想活在当下。
3. 这是本人物自传,我们怎么知道她没有隐藏什么故事而足够坦诚?阅读“人物自传”最容易掉下的陷阱,其实在这里是个伪命题。或许是写作的时候快90岁了,她很放得开,真性情看几章就很明白了。碍于审查制度,这里就不展开了。
反观这一生,你有想过为什么动画片大多以动物为主角且性格明显?为什么小时候我们明知道动物根本不会说话,却依然与它们同悲同喜?其实我们潜意识里就知道我们最需要发现和学习的,是自己的“真实感情”,而不是所谓的“真实生活”。这个从我们孩提时开始的终身课题,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急速缩小,让位于欲望膨胀的真实世界。
读书工作恋爱结婚,我循规蹈矩按着世俗推崇的操作手册生活,但这本手册没有告诉我怎么解决对孤独,衰老的深层恐惧。我没有选择独身,是害怕单独与世界对抗。我逃避谈论年龄,是害怕岁月侵蚀魅力。这本区区200页的小册子,仿佛一剂强心剂。如果我的内心世界足够富庶,不必担心老无所依。毕竟人最终能对话的能依赖的也只有自己。而当衰老一寸寸入侵,其实我们的灵魂也一点点自由。安福路小公主,不就是个极好的例子嘛。
戴安娜在书里说,她希望自己的临终遗言是“没关系,不必担心未知”。
是啊,没关系,不必担心未知。你看暮色将近,也有粉色柔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