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与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评:很有进取心的作品,类型学的划分和对各帝国历史的了解让人刮目相看,就是最终并未产出理论性贡献,分类本身也有较多问题(作者在尾章也有提及)。不过还是有很大的收获,对欧洲历史又多了一层了解。但对民族主义的问题好像还是不甚解的状态。//作为帝国研究,没有地图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二章英帝国总结:意识形态的反帝国主义,以及帝国时期的三次主要运动(围绕白人殖民地),在非白人殖民地(主要印度)施行社会隔离 【20230518补,看秦老爹ZCDZ发现一个深觉古怪的地方,就是第二章完全没有对英国早期王朝历史的介绍,英法的写作策略和奥俄有很大的差别。】 第三章法帝国总结:法帝国海外扩张的历史,同化政策的历史与背后的逻辑、意识形态分析;法帝国治理的效果,特别是同化政策的后果;二战后的解体历史 第四章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总结:非常有意思的历史和政策梳理,不过从比较案例的选择上看起来有一些可疑。特别是从叙述中很难区分究竟是民族主义促成了帝国一系列仓促的政策,还是如作者想要说的帝国的政策为民族主义的高涨添油加火。其次,哈布斯堡帝国的王朝性质使得正式/非正式,隔离/同化的既有理想型划分出现逻辑不严密的地方;宪政/君主专制(英法vs奥匈和俄)显然也构成了一个要素分野,且十分显著。 第五章俄罗斯帝国总结:写的最古怪。首先是对引言和第一章演绎hypothesis的颠覆,按叙述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化的动力,因此可以说帝国中主流民族的民族主义催生了其他族群的民族意识。其次,再次凸显了宪政/专制在帝国比较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Typo: 页236, 1954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
序言: 一战前欧洲国家普遍追求的目标是成为帝国。页3
一战后欧洲的两种战争反思: 1,列宁主义:诸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起源于不公正压迫性的国内秩序,国内革命。 2,威尔逊主义:战争是帝国中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发动,应当坚持民族自决和建设国际联盟。 共同点:对帝国所代表的超民族政治体和等级社会的反对和抨击。 页6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使得民族国家成为一种人们政治想象的前提条件。
研究帝国的兴趣集中于:帝国的崩溃、扩张与维系、遗产 本书关心的问题:近代帝国如何统治其多民族属民?内在困难?如何应对? 基本假设:1,帝国的统治者有整体性的考虑;2,帝国是一项长期投资;3,不同帝国的构建模式不同。
“用心理解帝国的历史,不仅能让我们和极端的暴力与傲慢面对面相遇,也能提醒我们主权是能分享、分解和改变的。” 页10
引言: 一,帝国是什么?不同定义都强调帝国在空间和社会上的延展性。页16 中华帝国是不是帝国?清以前缺乏统治不同民族之政体这一条件;教士对明的帝国称呼是否合适? “朝贡体系是一套虚拟臣服的国际体系……天下观主要是一种正统观念,主要源于士大夫的想象,是政治意识形态覆盖现实的产物,体现更多地是文化秩序而非现实存在的政治秩序”。页17-18 葛兆光的调和,对葛观点的批评 西方帝国主要是本部较小而所辖异己地方和人民较多,构建求同存异的差异化秩序,带有一点政治联盟的意思。 中国的政治实践有一体化政策倾向,与西方的帝国精神矛盾。
帝国的缘起: Empire 源自古罗马“imperium”,本义是罗马官员或统治者依法被赋予的权利,后来引申为罗马人民的统治权。到公元1世纪,一为绝对统治或至上权力;二为统治关系复杂的领土政体。页19 罗马帝国的实践影响了西方人对帝国的理解。古典城邦离散性;罗马则强调普世主义 两个特征: 1,至高无上的统治权,罗马人认为罗马是没有边界的帝国,追求的是所有文明民族的统一,帝国将会给人类带来和平秩序和正义。 13世纪这一含义逐渐收窄,指特定地域中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启了后来人们对主权的想象。 2,主权普遍运用于国家的发展趋势使得帝国另一个含义“多民族治理”得到强调,“多重治理”。页21罗马小邦临大邑,需逆取而顺守,保持了相对包容和多样性的统治。 对比传统中国,权力垄断郡县制。【有点问题,结合人地之间,中国的央地关系也没有那么理想化,中央的政策也会到地方弹性执行】
罗马的包容性体现在:1,公民身份的扩散,2,广泛实施地方自治。页23 罗马扩张中注意拉拢地方上中层人物,授予其公民权,支持他们与地方民主力量对抗。页25 罗马帝国按照阶级划分;但在相当程度上认可各城市的自治权利, 因为1,城邦的政治想象依然鲜活;2,罗马自身的混合政体保留共同体视角 “由众多自治市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控股公司。”页26 罗马的世界主义是在多元之上的统合。
二,帝国的古今之变,现今研究帝国的动力源自民族国家国内族群问题冲突的难以解决,将帝国想象为差异多元化的政治实践 问题是在古代帝国那里,现代意义上的“族群政治”并不存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马和基督教)页28 “现代民族主义之所以如此醒目,是因为民族认同超越其他认同,成为人们的首要效忠对象。”页30族群冲突在古代帝国往往发生在征服早期,人是因为他所在的地方而不是因为他们是谁而被杀死。族群政治之所以在古代帝国不彰,主要是因为1,阶级分裂(class-divided)2,间接统治(indirect rule)页33
间接统治: “只有在民族的边界与治理单元存在分离时,民族主义才会出现。”页34 古代帝国统治者对次级集团(subgroups)要求不多,缴税和别添乱。 这类自治也可以被看作某种主动或被动施加的社会隔离。 各族群的消极共存,是机械堆积的结果,依赖人民的政治冷漠和顺从。页36
近代大众政治兴起:1,被统治者开始对政府提出公共服务/福利的要求,因而各族间出现了对政府资源的争夺;2,统治者自身寻求政治根基,伪装成民族之子便捷有用。
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要问:如何与他者相处?活跃在大众政治背景下的近代帝国更有研究价值。
三,为什么研究近代帝国,帝国与民族不相容?
第一个问题,民族主义究竟是帝国崩溃的原因还是结果?学界仍有争论。 一系列例子证明帝国和民族的兼容 页39-42 现代主权国家单一民族构建历史中的征服殖民与政治操弄 页43-45 帝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构建中”的民族国家:应观察帝国在“帝国进行时”中应对民族挑战的治理策略。
扩展有限度:帝国边界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最大限度。页46 随着民主与民族时代的到来,国家面临收缩化的压力:“组成帝国的多元成分之间如果要继续共存下去,如果帝国还想顺利管理各人群,上下、左右之间就必须建立某种社会契约,约定名分”。页47 以美国在19世纪上半期开始的缓慢扩张为例:需要处理一系列现实和宪政制度问题。 近代欧洲帝国是极端案例,观察他们能使我们看到人类政治想象与政治设计的界限,为多元族群纷争的国家提供历史教训。 页49
第一章 帝国压力与帝国之道 帝国在扩张和维持统治过程中的压力: 1,中心/本部:帝国的扩张对帝国本部原有的统治结构社会和经济的冲击 财富的流入造成腐败;帝国的扩张使得本部人民对帝国的归属产生怀疑并对帝国统治者施压 页59 2,帝国边缘:边缘精英寻求改革,期望尊重和权力分享,最终寻求独立和自治 页60 边缘本部的紧张关系的由来: 帝国统治在名义上对边缘具有绝对统治权力,构建了等级依附的体制。 页61 帝国整合边缘的企图一直存在:国家整合 1)传统国家整合思路:经济性 加大对边缘的经济投资、移民,整合边缘融入本部的市场;发展加融合 问题:internal colonialism 经济发展和融合造成等级制族群关系(劳动的文化分工)爱尔兰问题 交往没有带来融合反而是更深的分裂 页63-67 2)政治整合的方式: 庇护体制——与边缘精英合作,对他们进行人事与行政吸纳 问题:北美殖民地在美国革命前的骚动(地方精英无法获得帝国影响力 页69-71 中央的垂直管理 问题:往往官方化某一个族群的语言或文化,使族群文化矛盾更加凸显 完全吸纳和同化使得边缘对帝国的吸引力消失;边缘人群参与帝国本部政治社会事务构成威胁 帝国边远地区很难在法理层面纳入帝国政治结构 页73
二、帝国的分类 各种类型的已有分类 76-79 关于mann的分类,将mann的非正式帝国和霸权归类到国际关系领域 页76-77【势力范围怎么翻译?影响力与实际权力的分界?】 政治结构上:正式帝国与非正式帝国 页83 如何衡量组织正式程度? 页79-81 1,义务 obligation 国家或其他行为体倍一个或者一系列规则或承诺所束缚的程度 2,精确度 precision 规则的细致程度 3,授权 delegation 组织本身被授予多大的权威以执行或应用、解释这些规则,解决争端或制定新的规则 4,功能分异性(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一个组织中成员担任不同角色和从事不同人物及功能分化的程度 5,基础性权力 Infrastructural power
族群间相处模式:吸纳性与分离性 吸纳:赋权式同化,文化压制,强制同化 页85-86 分离:协和共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种族隔离、歧视,强制迁移、种族灭绝 页86-87 罗马的赋权式同化与中国的“一致化”不同 页86 两个坐标轴构成帝国分类坐标系
三、假说:帝国的应对之道 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这里假设帝国的选择是整体性的而不仅仅是工具性的。 页92 帝国本部人民对属地人民的两种态度:吸纳还是隔离 这里联邦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内部隔离机制。 页93 正式/同化的形态下,帝国像“在建状态”的民族国家 页94 正式/隔离:晚期奥地利帝国 非正式/隔离:英帝国 正式/吸纳:法帝国 非正式/吸纳:晚期俄罗斯帝国
第二章 英帝国 非正式+隔离 一、反帝国主义 早期英国共和派政治思想家继承马基雅维利对古罗马政治经验的思考,认为罗马共和国的对外征服导致了罗马共和与自由的覆灭。 同时,在帝国争霸的时代,不征服他人就可能会被其他人征服。 海洋帝国的基石是海上贸易与自由,而非征服与控制。 思想家排斥整齐划一的官僚帝国形态 19世纪上半期,“帝国负担”成为主流的思想意识 19世纪下半旗,“转向帝国”思潮,开始拥抱帝国的扩大,英国社会保持了帝国的相对隔离(103页) 移民以下层阶级为主,将移民看成不得已的最后选择,且一旦移民往往与帝国本部失去联系。 英国对外贸易与投资中,帝国内部贸易和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人员流动非常少。 含有帝国因素的艺术形式在维多利亚时代处于一个相当边缘的地位。 英帝国拼凑性质特别强。(105页) 政府权力往往落后于海外扩张而不是领导海外扩张,被动的。 “帝国不是一个政治事实,而只是一个短语,一种影响,或一种情感。”
二、美国革命与帝国宪法 自20世纪40年代,历史学家普遍认同的观点:美国革命其实是一场内战,这一内战的起因也不是英国的压迫。 北美在经济上的负担不大;政治上享受相对较高的自治 在《独立宣言》发布之前,北美大陆会议的口号都是“恢复我们作为英国人的自由。” 美国革命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帝国宪法纠纷,即北美人民和不列颠岛上的人对帝国该如何组织有不同的意见。(页111) 北美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隶属关系仅体现在英国有权制定帝国关税及拥有最终的理发审核权。 组织问题与权力合法性问题:最早不构成实践上的问题(默认各殖民地的独立发展) 大英帝国形式上是上下政体之间的区隔与依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共同承认的仲裁者 北美殖民地的发展越来越“不边缘” 英法七年战争后(1763),加征印花税:问题的关键在于英国议会是否拥有向北美殖民地征税的权力。 大多数殖民地居民其实是把主权区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层,承认英国在名义上的主权,但是要求当局尊重在实践中形成的权力边界。(页118) 英国政治结构中缺乏对地方的特殊保护机制(页122) 在一个正式帝国中,英美双方都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却又强求帝国的制度化。(页125) 美国革命展现了英帝国面临的机构性困难,且这种困难无法通过投入资源加以克服。
三、帝国改革运动:1837-1869 可能道路: 1.整饬纲纪,以行政人事来贯彻帝国统一 (加拿大,页127-130) 2,任由某些殖民地独立,选择成为一个“小英格兰” 3,找到中间方式,调和结构上的矛盾(页138-149)
加拿大案例暴露的核心难题:如果地方获得了对自己立法、行政几乎全面的控制权,帝国该怎么保证地方对中央的依附关系,以及该如何安排两个权力中心之间的关系?(页136-137) 英国授予各白人殖民地以责任政府体制,是一个主动的政治动作,“非正式控制”对“正式控制”的取代,一种新的帝国构建策略(页140) 帝国的统治重点从表面的制度之争转向私底下的谈判、妥协与利益交换。
这与一种新的帝国观出现有关:成熟的定居殖民地被视为英国在海外的延伸和英国宪法实践的继承人,政治从属似乎不再必要或适当,帝国的权威可以安全地减少到少量监督权上。用更柔性、更具平等合作精神的方式来处理帝国中心-边缘问题。(页143) 对主要由白人组成的殖民地,只要该殖民地成熟到出现大众政治参与,英国倾向于不从制度上厘清帝国中央与该殖民地之间的关系,而是保持某种模糊姿态,既肯定本地的自治权利,又坚持帝国核心的管制权。不理会由此产生的法理矛盾,代之以交往理性。(页145) 责任制政府和有效性法案确立了各殖民地在法律上的某种独立地位 非正式帝国性质:个地方拥有非常高的自治权;英国也保留了非常的统治权,垄断着帝国事务,但又严格限制其使用。(页148)
四、帝国联邦运动 19世纪70年代以后再英国及自治领兴起的思潮与政治运动,目的在于统合帝国并为帝国提供一个正式的政治框架。 自美国革命之后,英帝国又一次正式化其帝国的努力。 1887年殖民地会议 殖民地:认为方案不够联邦,不利于殖民地利益 英国政治文化:对剧烈变化的谨慎与怀疑,对成文宪法的不信任。(页157) 更现实的问题:爱尔兰问题(页159)
五、社会隔离 印度为例 白人定居殖民地是英国国家的延伸,印度和其他殖民地却只是帝国的财产。 政治隔离 vs. 社会隔离 在整个英国统治时期,主导英国对印度认知的是差异思想。(页163) 1866年英国选举制度改革使每个英国成年男子都有了选举权,但也推高了种族主义思想。 在印期间,英国人更喜欢与原印度上层阶级打交道,对受英式教育的人蔑称为Babu “babu对英国行为方式的模仿,提醒着英国人那种英印之间相似性的存在,而这种相似性是英国人一直力图否认的。”(页166) 英国避免接触/同化殖民地社会,以回避可能由交流产生的内在矛盾。(页168) 英国政治传统在相当程度上推崇政治参与者的默契、私下协调、对传统的尊重与自我克制。
Organic unity vs. mechanic unity 关系性契约vs. 古典契约 古典契约意味着所有的缔约条件在缔约时就得到明确的、详细的界定,并且界定的当事人的各种权利与义务都能准确度量;关系性契约则意味着当事人更关心契约关系的持续,并且认识到契约的不完全性和日后调整的必要。(页169)
一个地方的主权从根本上来看有五个来源:武力、法理、利益、魅力、传统 白人属地:用利益、魅力与传统弥补其在武力、法理层面的缺失 非白人属地:英国人选择避免以进一步的社会融合来促进政治统一 这样一个非正式帝国,使得英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逃避帝国压力,但也有非常大的缺陷,就是依靠英国为帝国提供保护和吸引力,因此极度依赖英国的繁荣。
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规定了英国与自治领内政外交上的平等地位,宣告了英帝国的破产。
第三章 法帝国 正式+吸纳 上海法租界与公共租界(英)的对比
一、法帝国的源流与动力 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法帝国鼎盛时期,领地: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岛屿;北非、西非和赤道非洲上的大片土地;印度支那半岛和马达加斯加 法帝国发展三个阶段: 1,16世纪初到1851年拿破仑战争结束 在拿破仑统治的绝大部分时期,目标都是在欧洲建立一个大陆帝国,而不是一个海外帝国(页177) 2,1830年(征服阿尔及利亚)到1870年(第二帝国灭亡) 由政治因素推动的征服是法兰西帝国的一大特征:法王查理十世通过发动海外战争转移内政矛盾(阿尔及利亚) 七月王朝(1830-1848)目光内敛的政权 波拿巴王朝(拿破仑三世1848-1852)大量的海外冒险:1854 新喀里多尼亚(大洋洲);1854-65 塞内加尔;1858-1870 交趾支那和柬埔寨;巩固对阿尔及利亚的占领与改造(页179) 普法战争(1870) 3,1875年第三共和国时期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去殖民化浪潮的高峰)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国内政治动荡落幕;普法战争失败的刺激(通过殖民恢复国家荣誉(页181),德国出生率高于法国,法国需要外部寻找人力资源,法国军人挽回颜面的需要);经济理由较不成立(页182-183) “殖民就是一个民族的扩张,权力的复制,将一个民族的语言、习俗、思想传播到世界的过程。拥有最多殖民地的民族是高等民族,即便现在不是,有朝一日也会成为。” 帝国面积增加超过十倍 ——1884-87 越南中部、北部,成立法属印度支那(1893 老挝);1895 法属西非(1881 突尼斯,1912摩纳哥,几内亚、达荷美、科特迪瓦、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1910 法属赤道非洲(喀麦隆、刚果、加蓬、乍得、中非等地);1896 马达加斯加
谁热衷于殖民? 热衷于海外扩张的超党派集团,第三共和国政治圈子——政府的高级官员、地理学会的探险家、军事将领、神职人员、学者、商人和金融家。(页184-185) 普通民众对此不感兴趣,殖民地法国人很少 阿尔及利亚的例外:政治犯;普法战争后的难民;1889年一波公民身份的扩大(页185-6) 法国政府是殖民经济背后的发动机。殖民地很少做到自给自足,法国驻军和官僚机构是产品的最大市场,政府的公共工程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活动,政府决策决定着投资盈利与否。(页186) 最有殖民冲劲的是军人和传教士。传教士是最大的民间组织;政府对海外军队控制较弱,军界与政治关系紧张,大量军官在海外自行其是。 真正推动法帝国海外殖民的能量是政治性的,出于威望或短期功利考量(页18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自身是一个被强大意识形态传统所支配的政体,这使得法帝国的管理呈现出某种空前的刻板性。
二、帝国的治理方针 英帝国依赖合约兼并领土;法帝国主要靠军事征服 英帝国依赖间接统治,卢格体制(页189-90) 英国的宗主权主要体现为“统治统治者”。 法帝国以直接统治为目的和手段,印度支那杜美体制(页191-2),法属西非,法属赤道非洲。 法国人更在乎行政效率,不太关心统治是否“合法”。(页193) 原因:1,军事征服带来的军队独断体制为许多殖民地管理奠定基调;2,法国官员对土著酋长的不信任(共和思想影响下对传统权威的敌视和怀疑,现实主义者对传统权威的提防) 整体政制设置上法帝国也有明显的集权特征,殖民地被看作母国在海外的延伸。 法国国民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关,老殖民地向国会派出代表(人数太少) 巴黎的权力是压倒性的: 制定的法律自动适用于全部殖民地,不承认地方的立法机关 1889年专设法国海外学校培训各殖民地行政官员 财政上殖民地预算受巴黎严格控制 “法国人处理殖民地与本土之间宪法关系的方法根源于1789年革命的共和主义原则。共和国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殖民地是共和国固有一部分,应该在每一个特定层面上都被收入其中。”(页197)
法国人在理论上坚持了“赋权换认同,平等换忠诚”: 1,受过法国教育、担任过公知、拥有财产或服兵役期间受过奖励的非洲人提供法国公民权,给与他们选举代表进入国民议会的机会。 公民权的授予从最老的殖民地开始(页200) 2,普及法国文化教育,在非洲建立了一套公立教育体系,主要在初等、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范畴。(与英殖民地相比文盲率较高,但在土著知识精英中培养出了法国文化认同)
三、历史惯性与共和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同化和大一统,法兰西是最典型、最成功的民族构建案例。 大革命之后,法兰西民族构建方略:1,赋权,赋予所有人平等公民权利和个人自由,废除各地封建特权,实现社会阶层流动;2,不承认地方族群的政治地位,否认那些古老文化团体的自治权利;通过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体制,普及义务教育、工业发展、政治参与和普遍义务兵役(页203) 官僚政治传统,国家集权是从旧制度到共和国以来的共同传统 法国从启蒙运动和革命中继承了平均主义和对政治自由原则的关注,从旧制度和第一帝国中继承了行政中央集权和专制。
近代法国人的帝国政策选项:臣服(subjection),自治(autonomy),同化(assimilation)。 法国人一开始就选择了同化,这与启蒙主义思想遗产密切相关。 试图打破身份限制,以社会契约作为政治的基础,并不认为个人必须受到其族群、阶级或宗派的先天约束。(页206) 法国大革命将普世主义与理想主义推向实践的高峰。 法国历史中共和政治与威权政治的反复震荡进一步巩固了共和主义者对理想原则的坚持 “自由、平等、博爱弥漫在空气中,这都建立在拿破仑法典和18世纪理性主义的正统观念上”(页209) 同化政策的问题: 理论上看,这一政策奠基在政治与族群归属分离之上,极大高估了人和人类社会的理性程度;社会中明显存在的异质人群时,“个人一律平等”的原则无法消除人群与人群之间的紧张关系(页210) 实践上看,同化政策的虚置与困难——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的法国移民与本土居民对立严重,法国对殖民地旧有权力结构的打击增加了统治难度;法国经济本身的疲软 1889-1890年针对同化政策的争论(页212-215)
联合(association)政策的提出,具体的殖民地政策应该按照特定地区的地理、种族特征和社会发展状况灵活处理 法国放松管制基本在行政基层,殖民地整体政治构架上法国的统治权没有大的改变。(页216) 法国只负责总体的管理,不寻求以法国文明重组土著社会,与南非的班图斯坦制度内在逻辑一致(某种形式的社会隔离) 法帝国的臣民应当安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政治结构”,共和国和共和制度并不是和他们,这是对普世主义的否定。(页219) 文化同化和政治平等作为目标保留在法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中,但要徐徐图之。
四、帝国治理的后果 集权的影响:尼日利亚(英)与尼日尔(法) 1961-1990年间,前英殖民地的经济表现比前法殖民地好 1,法国试图制造非洲的法国人,而英国试图培养非洲的非洲人 2,普通法体系与鼓励经济增长的政策之间存在强烈的联系。普通法国家对投资人的保护要比大陆法国家更强,腐败程度也更低。(页222) 政治上,英国人统治较松弛,较少压迫;法国人则死板、严厉。 当地经济作物的征收,英国人靠市场而法国人依赖官僚体制;税负法国人更重 教育上,英国的在地教育为本地提供更多人力资本;法国的教育好处在于学校的正规化和精英化 英国教育培养的殖民地新精英较多挫折情绪,统治依赖旧有政治精英和英国人,新精英较少机会 法国培养的本土精英则可以加入公务员体系,地位高于传统权威人士。 因此在经营经营层的认同上,比英国更好。
同化政策的后果:塞内加尔与阿尔及利亚(有意思) 塞内加尔的同化政策最完整,效果容易观察,大体上是成功的。 塞内加尔殖民史(页227-229) 塞内加尔本地人不排斥“法国化”,三个因素:1)塞内加尔内部族群差异较大,法语起到了平衡作用;2)法国对塞内加尔的原有法律习俗较为尊重;3)塞内加尔人成了法国殖民非洲的代理人和合作者,享受比较而言优势的社会身份 第一代塞内加尔黑人精英:用效忠换赋权 第二代黑人政治家在法国留学过程中意识到了自己的黑人性(Negritude) 并不在整体上反对同化政策,而是主张有所扬弃,在政治权利上平等赋权,在文化上相互尊重。(页232) 二战期间,1944年戴高乐的布拉柴维尔会议,法国开始考虑将一个以法国为中心的等级式帝国转型为某种联邦政体“法国联盟”。(页233) 因此,塞内加尔人对于战后的去殖民化浪潮相当抵制。 同化政策在政治上成功,文化上则出现了某种混合文明形态。(页235)
阿尔及利亚:同化的失败案例 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1954-1962):一场内战,特征1)大量死亡事件发生在正规战场外;2)作战对手界限模糊;3)政治震撼严重(页236) l’Algérie, c’est la France. 法国在这里推行同化的对象:欧洲移民,本地犹太人,本地穆斯林 对于成为法国人阿尔及利亚人没有塞内加尔人那样热心,法国也设置了更多障碍 两地最大的社会差别:阿尔及利亚可用于法国化的人手太多而非太少,这里有一个庞大的法国移民群体(页238) 同化的有利条件之一是紧密的社会接触与融合,但假若这种接触是以某种结构化的歧视为前提,反而会造成人群的疏远。(页239) 阿尔及利亚经40年军事征战而来,移民与本地人之间有浓厚的敌意。 本地人遭受了较多结构上的歧视,政治、经济、社会(页239-240) 移民抵制了法国本土改善土著人境遇的多项改革计划 移民较本土法国人更具有种族主义倾向,移民社群对法国本土政治亦有影响 20世纪初期法国同化政策减弱,此时土著知识阶层却对成为法国公民感兴趣,阿尔及利亚青年党。(页241) 欧化精英寻求的主要是文化上的自治与独立,而非其他 20世纪30年代,本地人对法国无视其自身建国原则感到不满,越来越多的使用革命语言,将自己类比于旧制度下被剥削的法国臣民,逐渐出现了民族主义独立运动的苗头。(页243) 法国自身影响力降低,移民社群对改革计划的地址,叛乱开始。法国严厉的镇压,大规模非法监禁与法外滥刑,使得大量不支持独立的改良派导向分离派。(页244)
五、法帝国的终结:帝国改革计划的失败 二战后大量的殖民地领导人(除阿尔及利亚)都表达了留在法国的意图,构想一个政治联合体可以共享分割主权。 1958年法属非洲公投,只有几内亚选择了独立 (页246) 1945-60年间,双方都想要走出旧有殖民帝国,尝试新的政治形式,保留某种形式的集合又能给与前殖民地一定程度的自治。但双方无法就具体的组织方式达成共识。 帝国的不同成分:法国本土,阿尔及利亚,老殖民地,新殖民地,保护国,托管地 多元联邦、平衡立法与执行权、公民身份的安排 非洲领导人:希望各地有相当的自治权利,又希望法国担负经济与社会援助的责任 法国:excuse me? 法国的两难:足够的政策使殖民地仍然愿意留在帝国之中,又不能过分牺牲法国本土的利益,让海外的政治参与压倒本土人群,丧失法国性(Frenchness) 法国联盟面临帝国异质性挑战,使得自治与民主有时相互矛盾(页249) 1946年法国联盟仍然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联盟大会虽是代表机构但仅有协商功能 1946-1958 权力由巴黎向各殖民地和平转移 1958 第四共和国垮台,第五共和国成立。新宪法:法非共同体,非洲领土成为自治共和国。邦联 法国人逐渐感到帝国成为累赘而非资产 1960年开始,非洲国家逐步宣布独立,法国则主动撤退。法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并未消失(页250)
法兰西第二帝国相对来说更加正式,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郡县化帝国管理体制 社会同化政策发生了一些游移,大体是失败的,因素: 1,教化成本太高,殖民地从未给过法国大的经济回报 2,大量欧洲人存在的殖民地上,移民与本地人的关系太差 3,有相当数量的官员与法国人对同化政策态度不一,并不希望在殖民地实现共和原则,希望维持差序格局 文化尊重和政治平权从来不是同化政策的主流,更多是“文化同化与政治歧视”。(页252)
第四章 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 有很强拼凑气质的帝国,政治生活方面有一定模糊性 1867年通过协议成为双元帝国,奥地利称K.K.,匈牙利称K.U.K. 奥匈帝国分割为德意志人治理的内莱塔尼亚地区(Cisleithania)与匈牙利人治理的外莱塔尼亚地区(页254) 不同观点:一派斥之为中世纪残留的帝国古董,另一派肯定奥匈帝国在中欧地区维持稳定和进步的作用(页256-8)
一、帝国的由来与诸次改革 1918年以前,哈布斯堡王朝的德意志人只是奥地利人的一支,持王朝认同 1278 哈布斯堡家族夺取对奥地利地区统治权,联姻扩大领土,选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21 统治地域过大,将奥地利分配给家族内分支,专注于中欧统治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史三阶段: 1,16世纪早期-18世纪晚期约瑟夫二世改革,奠基和成型期 1526年匈牙利国王(身兼波西米亚王国国王)死于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中,受奥斯曼帝国威胁,两国联合。 哈布斯堡的统治依赖地方贵族的配合,较少民族意识 中世纪末宗教冲突:哈布斯堡(天主教)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实现了对波西米亚(新教)的征服。 后果:帝国从三头变为两头 帝国的构成:1,奥地利本部(意大利部分地区),多山,政治中心;2,波西米亚地区(捷克,摩拉维亚和部分西里西亚),经济基地;3,匈牙利(斯洛伐克,部分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军事前线 二元体制(僵局与对抗)不如多元体制(动态平衡)稳定 政体和国体方面:王朝组织较为松散,直到18世纪早期才意识到帝国各部分的联合需要一个法律基础 特蕾莎女王与儿子约瑟夫二世(1741-1790)君主统治:法治,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削弱地方贵族,直接插手社会,普及教育,经济改革;推出“超民族”国家概念。地方贵族反对中央集权过程中逐渐发现地方民族认同可以成为政治工具。(页262)
多元与复杂在帝国的初期和中期并不构成对帝国统一的挑战 首先,帝国的统治者及其内部民族成分的态度(页262-265) 帝国主体民族:德意志人是帝国中最大的单一人群,其文化发挥首要影响力,德语是宫廷、军队高级军官和市镇人民的语言,各地的商人、知识分子和贵族也可以使用。德意志人广泛分布在帝国不同地区,与其他族裔混合居住。相当长时间中,德意志人是由文化定义,将自己与其他人群的差别看作是文明发展问题,帝国具有一定包容性 对帝国来说,挑战最大的永远不是边缘地方的分裂主义,而是主体人群的封闭心态。(页263) 王朝君主:一直以超民族的方式感受与思考——极其复杂的血统混合,天主教信仰与王朝复杂的族群。 帝国第二大人群:匈牙利人。匈牙利贵族发达,对帝国感情复杂,一方面对自己的历史传统自豪对中央集权排斥,另一方面与王朝关系很深(受扶植且在宫廷任职) 帝国其余人口:其他斯拉夫人,彼此的共性与差异一样大。19世纪因中央地方冲突产生各种地方民族主义,但哈布斯堡帝国在这些人心中要远远强过俄罗斯与奥斯曼。 第二,各人群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划不一致,形成了某种平衡(页265) 第三,大量的人群、家庭是双语或多语使用者 第四,主要人群虽然信仰多样,但天主教仍然是帝国境内首要宗教。天主教是帝国统一的最有力支柱之一。 第五,军队、贵族和官僚都各自提供了面向帝国的向心力。军队强调对皇帝的私人忠诚,军官阶层构成了national caste,其私人生活也去民族化;贵族天然的超民族意味;官僚机构的去民族化
2,法国大革命1789-1867 奥匈分治,王朝应对革命挑战时期 保守主义政治目标,保住王朝专制主义,允许文化生活压制政治生活 梅特涅时代(1821-1848)打击革命,阻止了一个超民族、统一、全国范围内的公民政治文化——公民社会的产生。 1848年革命,匈牙利的贵族经营试图获得政治自治以对抗官僚化的帝国(分裂主义);其余试图缔造一个监督官僚的宪政帝国,使之服从于社会意志 19世纪帝国内斯拉夫人的共同信念:没有愿望也没有政治企图来超越奥地利(页273) 大体是一场宪政意义上的革命,希望将哈布斯堡王朝改造成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但在约瑟夫一世的反扑下失败。 与瑞士作对比(页274-5) “他们就是以这么一种中世纪遗留的姿态直接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国内较小的、分散的多元成分还没来得及凝聚成几个较大的以语言、血缘划分的政治团体,而是以地域认同为主进入了公共政治。” 约瑟夫一世的反扑(巴赫体制):撤销宪法、官僚集权主义,依赖士兵、官僚、教士与密探治理国家。政治的全面收缩却伴随了经济和社会上全面的自由化改革。 新专制主义埋下了帝国覆亡的祸根,增强国家力量来驯服不同民族的做法起到了反作用:1,派向地方的帝国官僚主要来自德语人群,传统的官民矛盾现在更容易被视作族群/文化压迫;2,为方便行政管理消灭地方自治重新划分行政区并进行语言识别,促成了地方民族主义的兴起;3,王朝反对派的分裂,1848年跨民族的自由主义革命者同盟逐渐沿着种族分界瓦解;4,王朝统治传统中制造属下民族矛盾的做法被一视同仁的管制下属民族代替,使敌视的民族为反对中央集权而靠拢;5,沉重的财政负担(页277-9) 1860 经济危机与外交失败迫使国王做出让步:1,巴赫辞职;2,联合地方贵族,恢复各地传统自治;3,转向德意志自由派(曾经的反对派) 王朝失去统合多民族国家的能力(页280) 外部危机 (1866年奥地利在对普鲁士的战争中失败)再次推动国内改革:1,立宪政府,皇帝保留行政、外交与军事大权,将部分立法权让给了帝国议会(Reichsrat) 1867年哈布斯堡帝国改造成了双元帝国,以莱塔河为界限,帝国分割
3,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统治(1848-1916)中后期,帝国改革时期 1867年改革后哈布斯堡帝国的共主体制(页283) 匈牙利为维持帝国均势,阻挠帝国立宪改革以及帝国改善民族关系的努力(页284-5) 1871年帝国内阁企图与捷克民族主义者打成协议,给与波西米亚类似于匈牙利的自治权,使捷克语与德育成为平等的行政语言,帝国从两元再造为三元;在匈牙利人以及皇帝本人的反对下流产 1867-1879 德意志自由派 1879-1893 塔弗联合少数民族以及保守派组成联合执政集团,国家政策缺乏一致性,沦为各利益集团交易产物,带来了更多的政治冲突 1907年帝国实现普选,但政党几乎都以某个民族或族群为基本盘,彼此争斗不休 “菜市场政治”:1,议会内缺少稳定的多数,时常停摆;2,为民族主义的动员做了充分舆论和心理准备“议员们可以安全的反对不受欢迎但必须的措施”——不用对后果负责而只考虑讨好选民(页288-9) 德意志作为主体民族对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妥协勾结充满怨念,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维也纳猖獗的反犹主义影响了希特勒。(页290-293) 德意志人从心理上抛弃这一多民族帝国时,哈布斯堡帝国的根基已经消失了。
二、集权-隔离政治 帝国是伟大的多民族共治实验?还是越来越绝望的统治集团进行的一系列尴尬的即兴表演 帝国晚期呈现一个隔离帝国的特征,统治者有意识的在各个族群之间划出政治、社会界限,实施间接统治,分割治理。(页295) 最明显的特征是奥匈双轨制(自特蕾莎女王统治时期开始) 单从奥地利-匈牙利关系上看,奥匈帝国是非正式且隔离的,这一共主体制除了共同的皇帝外,两国并无常在的中央行政和立法当局。
从内莱塔尼亚地区来看,奥地利帝国还是相对正式的帝国 较低限度的宪政体制,有宪法和拥有财权的有限议会,但君主的权力极大 中央集权,动态而复杂的国家构建方式和过程,构造了一个具有相当管治能力/基础性权力的国家(页299) 1870-1910奥地利经济增速高于大多数西欧国家 整个19世纪中晚期,奥地利维系了一个大政府或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公共建设 奥地利政府开支主要花在了对国内交通运输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商
制度隔离 对国内族群的宽容态度,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政治安排(segmented national communities) 语言问题:1867 宪法 所有习惯语言(landesüblich)的平等性 强制将居民归纳到某一个语言范畴中,并建立相应的教育、行政机构来应对,实际上起到了隔离社会、加强族群边界的作用。(页308) 将居民按语言分类,也普及了每个人归属于一个单一的、客观决定的、内补同质的民族群体这一观念……伴随着哈布斯堡现代化分类的努力,实际上是建立、促进和延续民族认同类别的关键……尽管人口普查数据在本意上是描述性的,但事实上在界定民族群体方面具有高度的规范性。(页309) 语言政策的后果:王朝实质上承认了各民族的法律实体地位,并着手为各个民族提供专属的社会服务,分离随即顺理成章的蔓延到政治代表领域(1905年摩拉维亚协议&1909年布科维纳协议) 议会议席按种族份额分配(页312) 一个人的民族归属不能由自己说了算,而是应该由其他人来评估。 Pacification by separation
帝国晚期唯一跨族裔的政党,社会民主党,该党精英做了大量智识与政治努力以设计新的族群政 方案:民族文化自治模式(页315-7) 个体原则 personality principle vs. 领土原则 territorial principle 在多民族国家,族群可以作为自治单位组织起来,而不必考虑居住地域。 无论自治社群在多民族国家中有什么样的居住地,都可以被组织为一个法律/主权集体(页316) 针对族籍设立公共机构或协会,专门处理族群相关问题,实现政族分离:严格分离政府职权,以及建立一个联合司法机构以监督和仲裁,将会消除族群之间的竞争
三、制度隔离的效果 哈布斯堡帝国史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彼得·贾布森:政治的喧闹主要是奥地利在经济、人口和社会的巨大转型以及快速进行的政治自由改革带来的瞬时、大量群众参与造成;哈布斯堡的瓦解是一战的意外后果,主要是统治者失策导致。 奥匈帝国参与一战的原委就是基于族群问题 许多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在一战前就下定决心 帝国本身统治者在一战前就丢帝国未来失去希望 捷克领导人马萨里克在1893年帝国议会中强调族群的国家权利(state right),获得整个波西米亚地区的政治主导权 德意志人在帝国晚期同样支持分治(Zweiteilung),陷入绥靖和对既有利益保护的消极防御心态 一战前大部分政治组织和政党希望争取在一个历经改革的多民族哈布斯堡国家中获得更大权力,而不是独立。但是缺乏共同认可的妥协方案。(页327)
社会隔离为什么失效 绥靖少数群体授予自治等做法可能为少数族群的分裂主义团体提供群众动员和发动分离主义斗争所需的政治资源,从而助长分离主义……少数族群受委屈与否、得到回应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能力发起一场反叛,能不能看到反叛的收益。(页328-9) 对少数民族赋权与少数民族的回应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复杂的,而且对背景高度敏感。 政府对少数民族赋权智识族群合作的众多条件之一,哈布斯堡帝国的缺陷阻碍了其成功:1,皇室控制行政权力,议会空心化,政治精英缺乏相互合作动力;2,语言政策鼓励了单一民族意识;3,哈布斯堡团结的核心是王朝本身,这在大众政治年代失去了吸引力;4,各族群的经济差异较大;5,19世纪末期内莱塔尼亚地区各族群虽然处在实力均衡状态,但都有很强的冲突预期——德意志人作为人数较少但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族群在外有一个德意志帝国,使得哈布斯堡帝国的少数族群处在担忧之中,形成了安全困境(页333);6,俄罗斯帝国的自由化使得其不再成为威胁;7,族群行政区划与族群边界不一致。 文化/非地域自治在这种条件下会出现“隔离但不平等”,劣势族群日益边缘化 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朝国家使文化/非地域自治显得可疑;在大众政治时代,国家越是中央集权,越容易成为各个族群争抢的对象。 帝国在统合国家的路径上一路做出了错误选择,19世纪中后期,王朝的统治心态成为帝国转型的根本障碍。
第五章 俄罗斯帝国
一、没有“帝国民族”的帝国 俄罗斯帝国的特点,并不存在一个“帝国民族”。 帝国民族指的是在一个帝国内部,存在某个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族群团体,帝国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他们。(页337-8) 860-1240 基辅罗斯 13世纪初 蒙古从东入侵,基辅罗斯灭亡 波兰/立陶宛(1568两国正式合并)从西方入侵,吞并绝大部分现白俄罗斯、乌克兰土地 罗斯东西分裂 1380 莫斯科公国作为基辅罗斯东北部小邦击败蒙古金帐汗国 15世纪末16世纪初 莫斯科公国统一东北罗斯 伊凡三世自称全罗斯的君主 1472 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自称继承罗马统绪(自许第三罗马) 16世纪50年代 吞并南方欧亚草原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同时期在北方与瑞典、波兰/立陶宛争霸失败)鞑靼贵族投诚,成为俄罗斯贵族 1598-1613 帝国混乱时期(Trouble time)无政府状态 1613 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帝,重新开始扩张 扩张的尖兵为哥萨克(由鞑靼人、俄罗斯人、立陶宛人和波兰人组成的混合人群),组成若干独立自治的准军事社区,受雇为国家提供军事服务 1581-17世纪中期 哥萨克、商人、逃亡农奴和冒险家横跨整个西伯利亚 1648 哥萨克与波兰冲突,发动叛乱,战败之际向沙皇求援 1654 哥萨克向沙皇称臣(又向奥斯曼土耳其称臣,继任者与波兰亲善 1672-1725 彼得一世是俄帝国事业极大推动者,向北夺得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1700 始21年战争,爱沙尼亚、利沃利亚、部分芬兰 18世纪早期俄罗斯帝国面积及人口组成(页340)
南方: 1762-1796 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俄土战争(1768-1774)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夺得克里米亚汗国(1783正式吞并) 1806-1812 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今摩尔多瓦大部) 高加索方向: 1783 格鲁吉亚(1800兼并)30年间陆续兼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北方: 1808-1809 瑞典割让芬兰 西方: 1772、1793、1795 波兰-立陶宛被普鲁士、哈布斯堡以及俄罗斯瓜分 立陶宛、白俄罗斯与剩余乌克兰、利沃尼亚 1815 拿破仑战争后,波兰王国并入 中亚: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期 哈萨克汗国于1847年灭亡 1865 浩罕汗国灭亡 1866 布哈拉汗国保护国 1873 希瓦汗国被保护 1873-1895 打败土库曼人 一战前夕,俄罗斯帝国面积及人口组成(页341)
19世纪末为止,俄罗斯人主要居住在1646年前的故地范围,18世纪后纳入帝国的领土内,俄罗斯人占比不超过10%。 俄罗斯的扩张主要是政治和战略考虑主导,而非经济因素。俄罗斯帝国对属地管理尊重现状,但俄罗斯帝国统治精英理所当然的认为俄罗斯文化和东正教在帝国内部占主导地位。(页342) 俄罗斯对属下各族态度有内外差别(19世纪60年代以前),对俄罗斯人自己最为强硬。而对外族则较有节制,保留本部意外的自治权,注意拉拢吸纳被征服地区的上层阶级。 对鞑靼汗国除最初的宗教同化、剥夺与镇压,确保统治后基本以清静无为为主 乌克兰地区,尊重哥萨克的自治权利(哥萨克首领盖特曼) 西方和北方政策最为宽松 尊重芬兰人的宗教、传统法律和其他特权,芬兰成为自治权最充分地区 对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格外留情,甚至可以将俄罗斯帝国看作德意志-罗斯的贵族联盟。德意志人在帝国的高级官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页345) 俄罗斯帝国中的外族官僚很多 “一战之前,比起宗教或种族起源,沙皇政府始终更重视忠诚、专业知识和高贵的血统”(页346) 波兰地区,态度反复,先宽后严——波兰式东欧除俄罗斯外最大的一个斯拉夫人共同体,俄罗斯向来重视。 1830年前 对波兰比较宽宏,力争与波兰贵族合作(合作效果不佳是因为波兰贵族极多,占人口20%),进行联合统治 (页346) 1815达到高峰,特别宪法:成立王国,拥有自己民选议会和军队的自治国家,俄国沙皇也是波兰的国王,等同于帝国是一个联邦国家。
虽然帝国最大的一支人群是俄罗斯人,帝国东征西讨的主力也是他们,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俄罗斯人并不“享受”这个帝国。 帝国代价被不均等地分配在俄罗斯人身上 普通俄罗斯人在社会、经济与文化方面并不居于优势地位 1,俄罗斯人享受的政治、社会自由要少于其境内的某些族群 2,同普通俄罗斯人相比,非俄居民要享受到更多的法律/政治优惠 3,非俄居民普遍比俄罗斯人负担的税收更少;税收也主要用于应付行政花销,而非用于投资和提供公共服务,所以俄罗斯人没有获得什么好处 4,经济上看,俄罗斯人和非俄罗斯人的经济交往很难说是剥削性的 5,帝国统治者也没有多少俄罗斯民族认同 俄罗斯沙皇总是强调自己的外族特征;宫廷语言一开始是法语,后又加上英语 尼古拉一世时代的口号“正教、君主和民族(东正教、专制和人民性)”作为教育方针,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俄罗斯民族不是一个种族,而是以对自己政权的无限忠诚联合在一起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一点上俄罗斯民族完全区别于受启蒙主义堕落哲学影响的西方民族。” 直到19世纪中叶,沙皇政体与其说是一个俄罗斯民族政体,不如说是一个王朝式的贵族帝国。俄罗斯的核心人口在某些方面比边缘民族受到更严重的剥削。(页352) 与其俄罗斯是一个殖民国家,倒不如说它更像一块被殖民地。 俄罗斯不公平的负担着帝国的重担,却没有“享受”这个帝国。俄罗斯是一个“自我殖民”的帝国:俄罗斯既是殖民的主体,也是被殖民的对象,同时还是殖民的产物。
二、一个非正式的帝国 从皇权专制角度,沙皇俄国是一个集权国家 从官僚制角度,帝国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帝国组织颇为松散。 帝国征服政策的基本原则:保持现状,与外族精英合作 19世纪30年代以前,俄罗斯的法律既不统一也不成文,且缺乏法律专家和行政官员 特别在芬兰和波兰的治理上 芬兰具有相当的自治权,完全具备一个独立国家的形貌;这一含混不明的从属关系一直维持到帝国崩溃之时。 波兰在19世纪60年代前也是如此;帝国对波兰的控制是通过皇帝本人在波兰政治结构中的个人地位、帝国军事威慑来体现或执行的,这一政治联系非常脆弱。(页357) 帝国虽然能有效垄断暴力,但是始终没有足够的行政人员(人均意义上)有效执行其政策 沙皇官僚体制的特征是其弱小 俄罗斯是一个统治不足的国家,即使实在帝国中心的大俄罗斯地区,也缺乏适当的机构,令人满意的法律和行政秩序;而胜任的和受过训练的官员数量不足,使得政府很难在圣彼得堡和省府之外进行有效统治。(页360) 帝国本就稀少的官僚不成比例的集中在城市里,基础性权力较低
三、波兰综合症 俄罗斯接近于一个贵族阶级联盟国家;对征服地区主要采取政治和社会隔离政策。 在芬兰效果不错,对波兰效果较差。 芬兰贵族势力不强大,被瑞典转让而非军事征服 波兰贵族较多,且自身一直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成为反抗俄罗斯帝国运动的政治动员基地 1830 波兰贵族起义,遭到残酷镇压 1863 再次发动游击暴动 此后帝国对波兰政策转向严酷,遍地脚手架、废国建省、取消立宪体制、改用俄语教学、天主教受到打压(页365) 推行农奴制改革
1863 俄帝国统治者反思和担心过去的政策,认为只有加强行政控制消灭异族文化才是出路(俄罗斯化政策) 俄罗斯化浪潮影响了帝国中其他的族群(页366-9) 1831以后,俄帝国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表现出日益加剧的压迫和标准化趋势,背弃传统模式(尊重现状、与忠诚的精英合作和容忍多元文化),19世纪60年代起,中央行政管理加强,文化的俄罗斯化接踵而至。
总的来说是过激反应。 1897年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农民国家(超过85%)、文盲国家(识字率27.7%,波罗的海诸族较高)、各族群的社会等级地位和职业构成并不完整。 大部分的族群都处于消极状态(页372)
Hroch对民族主义运动的阶段划分: A一群人(通常是贵族和知识分子)展现出对自己族群语言文化社会历史特质等的觉醒和兴趣,并积极进行研究和传播;并无特殊政治目的 B 另一些推动者不再满足于知识层面的探索,转向社会实践,利用媒体和教育体系鼓吹民族意识,动员更多成员支持缔造民族计划 C 大部分的族群成员建立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认同,产生政治层面的诉求,群众性民族主义运动兴起
大部分俄帝国的族群过去主要生活在其他族群精英统治之下,没有自己的国家传统 这些族群相当程度上不反对帝国统治,运动缺少政治意味;帝国西部的族群运动主要发生在当地的族群与优势族群之间,除了波兰并没有想要挑战帝国的其他族群 帝国属于先发制人,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社会内部的变化促成 从19世纪早期开始,俄罗斯地区出现了重新发现俄罗斯的历史过程(页376) 尼古拉斯一世(1825-1855)统治时期——帝国本身开始越来越多利用俄罗斯民族注意作为其合法性的来源和动员的工具,以“拒绝西方”,帝国既需要贵族合作,又寻求大众的认同和支持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1853)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改革,自由独立的俄罗斯社会伴随着俄罗斯民族主义:建立伟大的俄罗斯民族首先是大俄罗斯和小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统一;取消波兰认同;现代化过程总要扫除帝国多元成分; 无论是斯拉夫主义者(slavophile)还是西化派(anglophile)都不抵触兴起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反对帝国内非俄罗斯人享受的特殊传统权利 (页379) 帝国政府对民族话语的矛盾态度:既需要其为镇压政策背书,同时这些话语又突破了王朝忠诚范畴,要求帝国为民族服务。帝国政府不得不选择意识形态光谱的一端来团结大众,获得社会新精英的认可和配合(页380-1)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统治期间,平庸的沙皇选择为帝国寻找民族基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话语正式开始为更多的政治阵营所考虑 四个阵营: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自由主义、右翼民族主义;前三者主张民族宽容与平等但又都在一些方面与俄罗斯化有共鸣
四、俄罗斯化及其后果 俄罗斯化的含义——行政与文化:1,帝国传统上多样化的社会和行政秩序的现代化、体系化与同质化;2,俄罗斯民族对帝国的接管,边境各族必须向俄罗斯民族表示尊敬,在文化和语言上同化于它 (页384) 这是一个长期、起伏、有矛盾、在不同地方不同表现的过程 不应高估帝国民族政策的计划性与完整性 俄罗斯化并不一定都是赋权式同化,帝国对犹太人排斥希望赶走他们; 帝国的自由主义改革:司法改革与设立地方自治局,并未在西部边境地区实行(页385-6) 对赋权式同化持怀疑态度,帝国的俄罗斯化多半以剥夺的方式出现 对波兰的怀疑与敌意(波兰曾经是东欧地区的强势族群) 哥萨克:逃亡的农奴和贫民,大多较为年轻。 对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运动(受波兰打压产生)也持怀疑和敌意 “任何独特的小俄罗斯语都不存在、不曾存在也不能存在”(页389)
Fredrik Barth 1969 族群边界论(页390-1) 族群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 既存在本质上分享共同文化的民族集合体,又存在把每种这样的独立文化与所有其他文化截然分开的相互关联的差异。 族群是一个自我归类过程的结果,归类的客观依据存在,但却是选择的结果 “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分子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它的边界,而非包括语言、文化、血统等在内的‘内涵‘;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主要指’社会边界‘。” 族群并不是自然存在,而是社会存在 族群冲突并非由于族群边界存在而发生,族群边界却可能是在预计冲突可能性时才建立起来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充分说明了族群边界论的合理性 具体形势对彼此认识差异的推动 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最早是为了反对波兰,早期领导人持小俄罗斯主义视自己为帝国忠诚的子民与盟友 帝国针对乌克兰的种种禁令催生了新生一代乌克兰知识分子的激进化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人(优势族群德意志人),帝国原本的俄罗斯化政策包含了去德意志化的内容,获得了当地族群的欢迎;结果却是提高了本地族群的民族认同 文化俄罗斯化的全面展开(19世纪60年代后)开始的太晚 帝国积极干预乡村事务,引发本地族群的不满 帝国帮助德意志人镇压本地族群的罢工和暴力事件,进一步加剧
德意志人和芬兰人(优势族群) 帝国对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的政策较为柔和,德意志人的优势地位没有太大挑战,整体对俄罗斯化没有积极反对 芬兰对俄罗斯化的抵抗猛烈地多 帝国友好态度的芬兰精英寻求的也是尽可能维系民族文化生活和发展 芬兰一贯的不合作态度 “一个绝大多数人忠诚的民族被疏远了,芬兰的民族意识被强化了,一个敌人被不必要地创造出来了” (页403) 帝国对西部的俄罗斯化更加重视,在其他地方则较为松弛。 “在欧洲,我们是跟随者和奴隶,但在亚洲,我们应当成为主人。在欧洲,我们是鞑靼人,但在亚洲,我们可以成为欧洲人。”(页404)
几乎在每一个族群里,文化俄罗斯化都是徒劳无功。 1905年革命发生后,帝国终于开始调整政策。 与当时欧洲发生的文化同化活动相比,俄帝国的内在缺陷: 1,帝国官方意识形态——东正教、专制主义与民族——完全没有吸引力 东正教根本不是普世宗教,缺乏相应感召力:一边是受国家控制供养、活力全无的官方教会;一边是持不同政见、被迫害、四处躲藏的旧礼仪派(页406) 2,俄罗斯文化19世纪黄金期的感召力,因为帝国与知识分子之间的恶劣关系和深刻对立而难以被政治运用 3,俄罗斯人在帝国内的处境没有吸引力,同化是平等的受压迫 4,帝国的正式化程度太浅、基础性权力太小,从根本上缺乏能力去推行一个有效的俄罗斯化政策。只能发布命令禁止一些东西在明面上存在的,但难以有效监督民众。(页407)
五、俄罗斯化与革命 布尔什维克构成中的族群因素:初期的高层领导里有很强的少数族群色彩 革命的口号和内容虽然是阶级革命,目标和动员机制却未必 谁更容易认同布尔什维克主义,投身革命? 帝国的边疆政策创造出一大批失根的人,接受俄化教育却又无法在政经社层面受到帝国排斥 帝国一方面希望能够造就一个同质性的俄罗斯帝国人民,但是在实践上仍然偏爱某些特殊群体,新精英无处容身。(页410) 犹太人被帝国限制进入传统犹太行业(法律、医学等)发展 缺乏民族文化归属,容易被普世主义意识形态吸引的少数族群新精英日益激进化,与在帝国生活中受到最深重压迫的俄罗斯下层阶级练手,采用超民族的阶级斗争话语反抗帝国 边疆因素在布尔什维克主义里起作用 奠基在族群网络和经验之上的普世主义阶级运动 布尔什维克主义代表了更好的帝国——世俗、非民族、普世、地缘稳定的多元国家
俄帝国的特点: 1,普通俄罗斯人的悲惨遭遇,帝国民族一直很难说存在 2,晚期帝国的同化政策在缺乏主体民族时完全没起到想要的统合作用 专制国家中完全可以发生“逆向歧视的隔离”与“异化的同化” 第一,统治者高居各民族之上,不受任何一个民族的支配,完全可以用逆向歧视的方式来平衡民族间关系,稳定局面,将帝国负担压在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上 第二,统治者地位受威胁时,又会选择性的向主体民族的某些需要妥协,以民族代理人自居,实施同化政策;但出于帝国的政治偏好或稳定的追求,导致其一边进行文化同化一边又排斥其他族群中的个体进入政经社领域,造成一种政治上危险的局面。(页416)
结语 帝国比较 帝国都具备有多重特征 理想类型的构建与实际历史实践的距离 指标本身是系谱性质(正式-非正式,隔离-同化)
非正式:俄帝国vs.英帝国 专制vs.立宪的差距 自然的非正式 vs. 自觉的非正式 英帝国的格言:信任在场的人,保持殖民政策原则的模糊性
正式:奥哈 vs. 法国 奥地利在权力分异与集中程度上不如法帝国 法帝国在社会渗透和治理能力上不如奥地利
隔离:英帝国 vs. 奥哈 英的帝国隔离政策带有较强种族歧视色彩 奥的则体现在各族群平行分割公共空间、保持社会隔离
同化:法vs.俄 法:赋权与歧视共存 俄:能力有限,剥夺成分高于解放面向,笨拙的全面出击
两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非正式多半选择隔离:结构松散天然倾向维持原貌;能力有限难以执行社会改造 正式帝国选项较多 非正式-同化/吸纳是异常现象:帝国高估自己的实力也高估了属民的威胁时
帝国选择的逻辑 帝国并不总是“积极主动整体”的做出决策:帝国都受到结构性力量的约束,统治者往往是被迫采取行动,其选择是众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在长时间中被塑造出来。(页432) 君主需要考虑大量结构性因素 帝国属民的反应 帝国的整合措施对该地区或者该地区的某一阶层一定要是某种赋权或解放,而不是剥夺:地区层面制度化的收紧或松弛,个人层面则是同化或隔离 自由主义的族群“非政治化”(页438) 少数族群的集体权利与自己和他人的个体权利之间的关系
同化-压迫 消除既有族群的集体保障后却不能提供个体的充分权利,反而对少数族群造成压迫 隔离-歧视 尊重地方特殊性却造成了社会的等级隔离 自由的伪一体,平等的假多元(页439) 实践上的两全其美很难达到
帝国的失败并非一夕之间,英法帝国还有人怀念,俄提供的多为负面教训 学会突破既有的政制设定,在国家的设置中加入足够的弹性 1,通常的现代政治设定有时候无法解决问题 社会中明显的少数的异质人群在代表民主制里会无法突破少数地位,造成社会分裂 2,接受主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申明权利但放弃行使 尊重自然形成的边界,主政者的克制与智慧 3,中心-边缘划分的存在,认识到彼此间的合作关系,边缘地区在心理和政治上都需要更多的特殊保护 4,建立统一的身份认同非常复杂,不仅仅在教育 要对少数族群投入极大成本,取得中心人群的谅解和支持 中心人群要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创造性和活力,才能有吸引力 5,想象力与危机感 国家的统一与稳定绝非当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