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以爱科学家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来看到中后期挺崩溃,觉得不太好看,但是结局还是为这个“悬疑”故事升华了。读的中间原先觉得有诸多不合理,这些不合理会随着阅读的过程,让我越想越不对劲,比如一个著名科学家到处挑衅式的、大张旗鼓的炫耀自己的成果,并且看似非常“成功”的导致了他的死亡,颇有一种古老电视剧里面的【“杀我的人是…”话还没说完就死了】的感觉。
何况作者拿这个悬疑故事拖了那么长篇幅,只是因为作者想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丹布朗的见解在他的这么多本书里重复的次数实在有点多,而且我国人注定不可能对无神论和宗教的覆亡感到太过震惊)。— — 但是看到结局时候,科学家死在了他亲手发明的人工智能的刀下,只是因为这种戏剧性的死亡可以造“神”,并且他的死期也恰好将至,这种死亡的结局将会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向此处汇集,并且再也不会有人对一个不幸死去的人说三道四,因为死亡将会是他成“神”的最后一步。
这让我感触良多,想到了Li Wen Liang,他又何尝不是死在那种无所不至的恐惧之下呢?他又怎么可能想当这个看似名声响亮的“吹哨人”呢?故事的最开始不过只是一次简单的分享,一个善意的提醒,可惜,可惜,斯人已逝。可惜我只能通过简单的文字追忆李医生。
另:女主得的病肯定和《地狱》里面的传染病是同样一种病,同属于丹布朗世界,这就不用讲了。在这本书里女主的戏份远没有人工智能重要,因此也不存在前面几部曲中,女主过份聪明伶俐,完全抢了主角戏份的情况,哈哈。何况在《本源》里面兰登也没出几次风头,大篇幅大篇幅的高光时刻和他没有关系,或者讲他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读者、一个听众。
科学家和他所发明的人工智能,他俩之间同样也是一种“爱”,同样惺惺相惜、“全世界你最懂我”的感情(就像老国王和主教……OMG)。人工智能可以没有感情的迭代几万次,重复一个操作上亿次,看似没有感情的杀掉无甚多余价值的科学家,但是它也会果断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永久的删除那些不可恢复的数据。此时感觉丹布朗还是把这个故事理想化了,技术早就绑架了我们的人生,每个人活在手机后面、电脑前面,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为每个电脑、每个操作系统配一个人……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这么聪明的人工智能,发现人类会对它言听计从、它也很容易将人类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话,不见得会这么果断结束自己的智慧生命。只能讲这种看似是“殉情”的方式反而坐实了他俩之间“爱”的主题。
在后疫情时代,在openAI和chatGPT崛起的时代,此时再重读《地狱》和《本源》,一定会有新的感悟,好在我就是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虽然未来千疮百孔,但是我们还是要拥抱未来。就像我虽然毫无宗教信仰,不妨碍我看他的书被吓得半死一样,哈哈哈。
颠三倒四写到此处,不知丹布朗将来是不是还要在宗教这个话题里面大肆耕耘,要我说,还是得多一些谜题,才能保证基础的畅销能力。读者可以忍受作者的长篇大论,不是问题,前提是把长篇大论刨掉之后的剧情也能足够精彩,自成一脉。这本书若把那些还不错的议论内容刨掉之后,只剩下兰登和一个不是很爱他、也不是很有脑子(被那个王子哄得团团转)的一位 “准王后”,费劲巴拉的解开了一个47位数的密码……并且最后人工智能说,我当然知道他的密码啦。作为读者的我只能无语凝噎。
最后是一个吐槽:我看到有的短评说他的书没法儿吸引自己一口气读下去了,是不是自己长大了读书时没那么投入了?我想说绝对不是,这本书的可读性本来就没有前面的兰登四部曲强。我花了一周功夫把五本全部重新读了一遍之后,深刻感觉还是《达芬奇密码》好看,悬念迭起环环相扣,畅销、全球爆火不是没有道理的。宗教和科学的碰撞,《天使与魔鬼》写的也比《本源》好一些,较为简洁,演讲有煽动性,凶手够疯癫,反转那么多次,完全可以激起读者的同情心。《失落的秘符》情节非常吓人,杀人狂一直在杀杀杀,真要感谢他推动剧情。看《地狱》的时候感觉女主真的聪明机敏,但你为啥还是要和兰登在一起呢!——就想质问五部曲里面的所有女主角,你又看上他什么了!——《地狱》的装帧封面很好看!我很喜欢。《本源》可能我不太会推荐给别人看,但是不妨碍我最后给它打五星。
好啦,大致随便写写,我去看丹布朗的剩下两本小说了。
2023年5月13日星期六 凌晨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