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丨你会提问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从2018年开始读《单读》,不论小说还是诗歌,随笔抑或访谈,从选题的新颖、大胆,思想的深度,关怀的真切,都令我耳目一新,收益颇丰。我近几年喜欢的几位作家,如赵松、柏琳、张枣、蒯乐昊、简·卡森、陈楸帆、陈以侃等等,最初都是通过《单读》接触到的。
《多谈谈问题》是我这些年读的《单读》中思想性最强、信息量最大的一期。信息密度大得透不过气来。吴琦在序言《活在问题中》抛出了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这些年医学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什么是好的工作?未来还需要工作吗? 如何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生存在算法中? 如何限制权力,并拒绝成为其附庸? 应该建立怎样的历史意识? 下沉年代,保持乐观积极还有什么用? 所谓Z世代,到底是怎样的一代? 人类会被环境危机吞噬吗? 社会对未来还有理想吗?
这些问题直指生活本身,也是我近几年在家庭中、工作中以及阅读过程中不断思索的问题。书中每一位老师的对答,都深入到问题核心,而且拓宽和加深了我平日浅薄的思考维度,让我更快速、更直接地理清问题的脉络。
钟叔河让我们知道真理与时代无关,戴锦华让我们了解网络媒介对生活的影响,景凯旋展示了如何通过文学去成为完整的人,罗新讲了滥用历史的危害,项飙提到了优绩主义的陷阱,吕植让我们知道保护环境过程中不能忽视公平,劳东燕分析了如何通过法律实现良好的社会秩序,崔庆龙从心理学角度告诉我们如何在下沉年代保持乐观,思想史万有引力的对答解答了我初学哲学时经常困惑的问题。
当然,书中收录的文章并不直接给出答案,提问者和对答者也在思索和探索之中。实际上,我更多时候都觉得,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关乎人类命运、关于人生、关于人的存在这类大问题,更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希求在阅读中获得明确的答案。可以说,这些答案都是在行动中,逐渐显露出来的。
因此,有效的发问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准确、直接地戳中问题核心,引发深刻且多元的思考,就成为找到出路的必备工作。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更不用奢望能够找到出路了。我们的问题就是太急于寻求一个能立刻得到满分的答案。
以上。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你好阿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