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种更加“意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食类的书籍,天然就有抢占市场的优势:色、香、味俱全,再加点文化和哲学、人类学甚至政治经济学的料,充分体现了现代提倡的“五感写作法”。
不过,这本书还是稍稍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更准确地说,我预先对“意大利饮食史”完全缺乏想象。哪些食品可归为意大利美食?专业的美食家和国际级大厨除外,普通民众认知中的“意式”餐点,大概首推硬邦邦的意大利面、各种材料加芝士放在面饼上烘烤成的比萨(有人笑称是学中国人做包子然而失败了),此外还有啥?不能怪我等孤陋寡闻,确实,就连“世界美食”类书籍中,也很少单独提到意大利美食呢。奶酪吗?葡萄酒吗?橄榄油吗?也算,但是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如何界定“意大利美食”?
作者首先就(很严肃地)指出,大家对意大利食物的刻板印象很严重。“刻板”不单表现在一提意大利饮食脑海里就浮现出比萨,更主要还是文艺作品(以美食回忆录为代表但不仅限于此)中对意大利食物的浪漫塑造——可以“再造灵魂”,对身体也有诸多好处。传统手工制作食品所传递的“天然、健康”和“慢生活”的理念,使之成为后工业社会许多消费者应对现代“快生活”的完美解药。然而事实上,“要确定怎样才算是地中海饮食,在文化传统、具体菜式甚至是营养等方面均不容易,因为饮食模式一直在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变。”即便传统食品,生产参数和标准也会因为时代的发展、需求和法规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科隆纳塔镇出产的腌猪油(书中有插图,也出现在本书附赠的几张彩色明信片中,确实有令人馋涎欲滴的好姿色),险些因为1996年欧盟颁布的新食品安全法规而停产。
总而言之,没有不变的传统,“饮食问题牵涉到许多全球性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核心,同时使我们与文化的具体的和物质的方面保持着联系。”无论历史上的殖民和移民浪潮,还是现实中的全球化,都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参与到对饮食史的影响塑造中来。
“意大利的美食与其居民一样具备多样性”,问题的复杂性也在于此。要理解意大利饮食起源和意义,我们多少得弄清意大利本身: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数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区域内定居的民族、几个世纪以来市场和经济的变化,以及新的作物和菜肴的引进。从新月沃地和亚平宁半岛的村庄遗址讲起,经过历史上的分裂与战争,直到新统一的意大利王国,沿着饮食这条主线,大致就能串起意大利的整部历史了。 回头来看书中列出的意大利特色食谱,或者据此给自己烹制几份美食,配着书来读,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吃”到肚子里去了,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