いい天気だから、喫茶店に行きましょう‼【天气真好,去咖啡馆吧!】
拿到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本书的名字叫《从咖啡到咖啡》,拿到手才发现,原来第二个词是“珈琲”。原版书名是Coffee Life in Japan,相比较“日本的咖啡生活”,不得不说,简中的这个译名实在是妙不可言。
在日本旅行时,偶尔路过咖啡馆,““珈琲”在店名中常常出现。外来语形式写作“コーヒー”,“珈琲”的日语发音也与之一致,但斜玉旁的点缀总是让咖啡这种琥铂色的液体更多了几分优雅。稍微检索一下,这个名称的来源倒也有趣:
咖啡在日語裡寫作「コーヒー」,用漢字可寫為「珈琲」。這兩個漢字是假借字,據說這一習慣始於江戶時期。18世紀,江戶時期,咖啡由荷蘭人帶入日本。而為「コーヒー」選擇假借字「珈琲」的是當時津山藩(現岡山縣津山市)的藩醫、荷蘭學術研究者宇田川榕庵。宇田川榕庵由咖啡果紅色的果實聯想到了女性使用的發簪,於是選擇了「珈琲」二字。其中「珈」字的意思是“垂著玉的發飾”,「琲」字的意思是“串著玉的飾物”。
日本人爱喝咖啡,其中京都人的人均咖啡消耗全日本第一(顺带一提,面包也是榜一),多少和人们对京都的刻板印象有些微妙的违和感。日本人爱喝的咖啡,又和诸如星巴克等国际连锁品牌的咖啡不是一个意义上的咖啡。钟爱各式各样的独立咖啡馆,层出不穷的咖啡职人,“板前”Master的职人精神是从“自己烘豆子”开始,更不要说日本人钟爱的深烘法兰绒——一种难以直译的“渋い”的味道(注:一直不太晓得渋い这个词该咋翻译,肯定不是“晦涩”,是一种深沉的、深邃的但带着格调的那种感觉)。
所以,当我们谈到独树一帜的“日式咖啡”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生出许多问题来:
为什么咖啡这种饮料会在日本生根发芽而结出完全不同的果实?明明是热衷茶道、抹茶的国度,为何咖啡会一跃成为如此重要的生活饮料?为什么高克数、涩味甘味为主调的手冲法兰绒会在日本广受欢迎,而非人类味觉的尽头“酸味”呢?日本咖啡馆到底在日本社会有怎样的功能,为什么日本人如此钟爱独立咖啡馆?咖啡职人的出现又与日本文化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多少有在尝试解答这些问题。作者是位人类学教授,花了多年时间研究日本咖啡社会。她追溯了日本咖啡馆的起源,包括贸易层面的影响,也尝试划分日本咖啡馆发展的阶段,并解构咖啡馆对于日本这种对个人约束条件较多的“压力”社会的功能与意义。在阐述的过程中,她总是能用个人观察和逸闻趣事贯穿其中。
只可惜的是,尽管我带着许多疑问阅读,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新知也始终有“浅尝辄止”之嫌。整本书的结构并不是特别明朗,比如日本咖啡馆功能的问题,在全书各个章节其实都偶有涉及。许也是观察与轶事稍多了些,甚至经常有喧宾夺主的感觉。现象背后的原因,给出来的分析与阐释也不够深入。翻译读起来也不够顺畅,书名太过亮眼,就更显相形见绌。
总的说起来,其实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书中“为什么要去咖啡馆”的相关段落。东亚的环境,人在每一个场域里存在的“自我”是被归驯的自我,人们需要寻找一个场所去“喘口气”。咖啡流入日本,以及日本咖啡馆的应运而生,更像是为个体自我需求提供了一个恰好的机会。所以咖啡馆承载的意义,远超过一杯咖啡的味道带给人的味觉体验。
话分两头,多少也在想,如果我们反观咖啡潮“如火如荼”的国内市场,连锁咖啡的兴起与竞争是否是我国大都市独占的现象?我国的独立咖啡馆发展是怎样的?与奶茶店相比,连锁咖啡店面向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形式有何区别?中国人爱喝茶,且不是日本类似抹茶茶道的日常,那么茶饮为何不能引发诸如独立咖啡馆的市场变幻?和日本独立咖啡馆相比,是否咖啡馆在国内的社会功能与意义又有所不同?
一时脑洞扯太远,说回这本书。如果对日式咖啡有一定了解,这本书偶然闪过的灵光还是多少有些价值。说着说着想来杯法兰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