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谈谈问题,本身也是一种答案
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真实(或许不那么正确)的问题往往孕育着有力的解决方案,甚至还会顺带解决更多的问题,这也正是苏格拉底所说的,“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单读新书《多谈谈问题》正是这样一部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对谈类著作。这本书可以视为“2.0版的《自己作为方法》”,后者是吴琦与项飚两人在思想和智识上的二手联弹,前者则进一步扩容,通过对戴锦华、罗新、劳东燕、迈克尔·桑德尔等不同专业领域的10位学者的发问,从而在悬浮的世界中进行了9场流动的对话,在剖析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的同时,也直指当下社会的“荒芜与衰败”,充满深刻的思考和犀利的洞见。
毫无疑问,对话是一个社会保持健康肌体必不可少的质素,具体到个体,也是自我实现观念、思想再生产的有效途径。毕竟,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的社会是极度危险且不可持续的,是无法实现那些承诺/期许的良好愿景的。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宝贵之处,它以直面深渊的勇气和不避现实的意识,道出了不同的观点,也发出了这个时代的清音和强音,去启蒙那些被蒙蔽的人,也去挑战那些蒙蔽别人的人。
在这10位学者之外,我们也不可忽略许知远、杨潇、吴琦、晓宇等发问者。有质量的问题,才会得到有分量的答案,发问者与回答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激发出状态良好的共振,也使得对话不仅限于问题与答案这两端,而是扩辟出两者之前广阔的中间地带,这些区域也是思想的重要生发地。
当然,面对这些问题,这些学者的回答或许为一家之言,未必都对;或者有的过于学术,无法与现实状况产生凿枘相应的切合。但这些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多谈谈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答案,也会催生答案的现身。更何况,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那些各种各样的答案统合在一起,让它们在思想市场上自由竞争,或许才会产生真正的答案。
在信息爆炸、喧嚣沸腾的当下,我们更应该读读这样的书,从中汲取智慧和思想,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作一个新民,不迷失方向,保持难得的清醒与定力。多谈谈问题,也是多看看自己!
以下是摘抄的一些“动人”的语句:
1.真理有可能早过时代,但是追求真理与时代限制无关。(锺叔河)
2.任何时候,都不要尝试去测试人性恶的深度。那是深远,深不可测。(戴锦华)
3.他(米兰·昆德拉)认为,幽默往往不能被权力者所容忍,因为幽默体现的是人的差异性和世界的多元性,这正是欧洲文化的精神,也是欧洲小说的精神。(景凯旋)
4.文学知识分子往往用文学思维来思考政治,优点是有文学家的敏锐、感受力强,缺点是从心志伦理出发,充满幻想。所以文学家揭露现实还可以,但要提出社会的解决方案就不太可靠了。(景凯旋)
5.你没有孩子,这不是遗憾,你没有文化创造,这才是最大的遗憾。(罗新)
6.匆匆忙忙地总结历史、概括时代,是很危险的。因为大家的时间尺度、历史尺度不一样。(罗新)
7.我们今天读到的历史,不是过去,而是对过去的认识。(罗新)
8.历史学家作为看门狗,监督的是对历史的叙述,因为太多的人喜欢滥用历史。(罗新)
9.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提“附近”——关注你的周围,了解附近的人,你的父母如何生活,谁是你的邻居,谁在清扫你的街道,垃圾是如何被收集的,然后在附近、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而不是白日做梦。(项飚)
10.在机关工作,你的整个人生、发展怎么样,主要不是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是控制在别人手里。自己无法掌控前途和命运,这让我心生苦闷。(劳东燕)
11.适应应该适应的,改变不该适应的。如果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至少应该保持自己不被外部世界所改变。(劳东燕)
12.每一次苟且的让步,都会使得自身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小。(劳东燕)
13.宏观层面的一点点更改,都有可能让个体抖落很多不必要的沉重。(崔庆龙)